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0

基辅会战:希特勒最大失误之一,不败而败的背后原因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058
发表于 2024-11-18 10: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战乃至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围歼战争无疑是苏德战场上的基辅战役。这场战斗,一举俘虏了66.2万名苏军,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可怕的记录。在这场非常惨烈、令人瞠目结舌的战斗中,德军取得了巨大战果,几乎全歼了苏联西南方面军。但这场战役之后,很多军事科学家和历史学家都认为德国不应该打这场战役。

如此巨大的胜利和如此惨痛的损失为何被批评为希特勒最大的错误之一,被认为是“没有失败的失败”?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上图_阿道夫·希特勒(Adolf ,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纳粹德国国家元首、总理、纳粹党领袖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启动巴巴罗萨计划,随即数百万德国精锐部队进攻苏联。此后苏军损失惨重,但苏军并没有彻底溃败反而愈发凶猛。勇敢的。到了1941年8月,苏军已经逐渐开始出现反攻迹象,特别是苏联西南方面军,牢牢保卫了基辅,控制了乌克兰。这支近70万人的全副武装组成了一个突出部,是德军南线进攻的出发点。最大的障碍。

当时双方的局势非常微妙,德国面前有两条路。

一是无视南线保卫基辅的重兵集团,集中精力直接夺取莫斯科;

二是集中南方集团军群力量,消灭基辅的全副武装集团。

这两个选项只能选其一,因为基辅的兵力太大,德国必须调动中央集团军群,所以进攻莫斯科的目标无法实现。

上图_基辅战役中的德军

这时,德军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

首先是以古德里安为代表的将军们认为应该直取莫斯科,理由如下:莫斯科是苏联的交通枢纽和政治中心。拿下莫斯科就基本上消灭了苏联。因此,应该拿下基辅的敌人莫斯科。军队并不重要。

第二种就是希特勒本人。希特勒认为,如果不拿下基辅,乌克兰就无法获得牵引力,那么进攻苏联产油区就更加困难。俗话说:“我的将军不懂军事经济”。已知。”

在希特勒的决心下,德军对苏军发起了围剿。当时,苏军为了保护第聂伯河不被攻破,而龟缩在基辅周边的防区。一旦第聂伯河防线被突破,乌克兰就彻底完蛋了,苏联粮仓就失去了,吃饭就成了问题。



上图_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18日),苏联著名军事家

此时的苏联也陷入了彻底的混乱,当时出现了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以朱可夫为代表,其核心就是一个字:“撤回”。朱可夫认为,必须尽快将全部部队撤至第聂伯河东岸,放弃基辅。

第二种意见是斯大林的意见:“不撤”。斯大林的理由听起来比朱可夫的更有说服力。首先,基辅是乌克兰的核心。如果放弃基辅,乌克兰就会消失。其次,在之前的乌曼战役中,苏军在布琼尼将军的指挥下选择了撤退,并且惨败。德军俘虏10.3万人,损失极其惨重。斯大林认为,这种“逃避主义”将会给苏军带来前所未有的损失。

然而,斯大林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不逃的损失比逃的损失还要大。在希特勒的直接指挥下,德军入侵基辅核心地区,将苏军70万余兵力分割成六块。苏联瞬间被切断,向东的退路又遭到古德里装甲群的攻击。封锁,于是苏军被西面逼近的德军层层包围,东面铜墙铁壁。南北两翼,一是中央集团军群的天罗地网,二是南方集团军群的压缩控制。无奈之下,经过血战,大部分苏军被俘。整个西南战线几乎全军覆没。

上图_基辅保卫战

对于这场战斗,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虽然德国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但对于德军来说,却推迟了对莫斯科的进攻。时间是德国最大的敌人。毕竟从卡尔十二世到拿破仑,苏联都非常害怕严寒。尽管德军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由于过冬准备不足,很多德军士兵在莫斯科会战的关头根本就没有冬衣。结果,台风行动失败了。莫斯科未能获胜。可以说,失去了击败苏联的理论上的机会。

因此,很多人评价基辅战役是一个错误。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富勒(机械化理论创始人)认为,基辅战役是德军在东线的最大错误。古德里安还认为基辅战役是战术上的胜利,也是战略上的失败。

上图_基辅战役中的苏联坦克

但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不打基辅战役,拿下莫斯科真的能赢吗?

事实上,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首先,如果当时没有打基辅战役,南线的70万苏军对德国侧翼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进攻莫斯科的主力中央集团军群不可能集中全部兵力对莫斯科发动总攻。

其次,即使莫斯科被攻占,苏联也会继续抵抗。苏联拥有乌拉尔工业区大后方和远东军区后备力量,足以与德国长期周旋。而且,如果莫斯科失守,铁路枢纽崩溃,苏联也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一定会誓死抵抗。事实证明,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确实使出了全力。男女老少一起上阵保卫,抗德意志十分坚定。



上图_基辅战役中被俘的苏联军队

第三,德国的人力物力以及对苏联的误判是失败的直接原因。

尽管苏军在战争初期伤亡数百万,但其军队整编速度却很快。苏军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在莫斯科集结了125万大军。此前,驻莫斯科的军队估计不足125万。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 1941年10月底,苏军只剩下225万,但经过一个冬天,很快就恢复到400万以上。苏联庞大的人口赋予其巨大的战争潜力。二战期间,苏联动员了3060万人,占总人口的16%。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士兵。这是德国永远无法实现的。

希特勒的失败是不可能一战就能逆转的。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一点,我们就永远无法理解法西斯主义为何失败。

参考:

【1】,A.“战争:红军和

1941 年”

【2】,路易斯. 《1941 年》

【3】王勇《基辅战役:苏军一次性损失70万大军》

[4]田金星《论二战期间法军战败和苏军初败的原因》

文字由历史大学团队创作,插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秦汉史、唐宋史、明清史等,点击下方查看

喜欢!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23:00 , Processed in 0.0583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