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双十一狂欢背后:商家冰火两重天,高退货率引人深思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204
发表于 2024-11-20 00: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双十一,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天猫宣布,整个双十一周期有589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亿,同比增长46.5%,创下历史新纪录。京东宣布双十一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20%,超过17000个品牌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5倍,超过17000个品牌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5倍。中小商户超过3万户,同比增长两倍多。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找到了好手。很多商家以为双十一期间很受欢迎,但最终却“天塌下来”。

据媒体报道,奢侈品服装品牌Ralph 在双十一期间在淘宝上的总交易额突破了16亿元,这对于商家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成绩。然而,还没等销售开始升温,商家们的心就凉了——退货率达到了惊人的95%。

如此高的退货率其实是不正常的,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消费者的“集体退货”。

什么是“代收订单退货”?例如,您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件价值1000多元的商品,但该平台的消费券要求实际支付5000元才能享受400元的折扣,所以您添加了一件Ralph 的服装满4000元即可购物。跟车一起下单再退回衣服,不用多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全额折扣。

在这次行动中,Ralph 成为了“法宝”,彻底冤枉了。

除了Ralph 所在的服装行业,其他行业的商家也出现了大量的“集体下单、集体退货”。为了弥补全额折扣,很多消费者故意向这些商家额外购买产品,然后在收到折扣后将商品退回给商家。

虽然揽单退货刺激了很多人的消费欲望,但对于一些商家来说却是无比痛苦——增加了他们的经营负担。到底是什么问题呢?未来我们应该如何监管?

拼单退货:买家的法宝,卖家的悲剧

今年双11,有媒体针对“双11期间你会收单、退货吗?”进行了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有11000人表示:“是的,立即退货或者不发货都没关系。”这一比例高达64%。可见,大多数消费者都同意代收订单送货。

雷雷就是热衷于收单退货的消费者之一。她认为,退货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先收单再退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甚至制作了一份excel表,来整理哪些品牌商家值得收单。久而久之,她甚至总结出了一套“收单规则”。

首先,雷雷通常会收集哪些店铺参与满减和品类优惠券活动。这是必要条件,否则无法享受平台优惠。

其次是店内商品的价格区间是否足够大,影响订单收取效率。在一些商店,商品的价格几乎相同,因此很难得到预期的价格。除了服装商户外,文具、食品等商户也成为蕾蕾收集订单和退货的重点,因为这些单价较低的商户非常适合收集低价订单。

接下来就是商家是否提供及时退款的问题。有些商家退款很慢,会占用雷雷的资金,自然不会被选择。

当然,蕾蕾也会有一定的原则。她也知道,一些小商贩做小生意并不容易。为了不给他们带来麻烦,蕾蕾通常都会选择大品牌的专卖店。毕竟她底蕴深厚,能吃苦。在大品牌中,她也会优先考虑那些有负面事件的品牌,比如质量问题曝光的、代言人失去财产的等等,这样她的心理才能更加平衡。

令人惊奇的是,除了雷雷这样的消费者外,还有不少同样热衷于“揽单退货”的商家。因为看到了商机,他们在电商平台上开设了小额代收店,并推出了一些方便退款的产品,专门供消费者用来代收订单,从而赚取利润。



在“集单退货”热潮下,消费者得到折扣,平台赚足流量,提升销量。然而,像拉尔夫·劳伦这样被“收藏”的商家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这种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在直接损失方面,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消费者选择退货但未发货,商家将需要承担2至3元的订单和配送费用;对于已经发货但被召回的商品,可能要承担近5元的费用。快递费;如果用户签收物品后退货,扣除运费保险后,商家还要承担退货费用。

在间接损失方面,一些消费者可能认为拼单后立即退货退款,不会给商家造成损失。但这实际上是在耗费商家的推广和运营成本。而且,如果消费者频繁退款,商家的退款率就会提高,从而影响商家的平台评分和自然流量,从而影响业务增长。此外,拼单还可能引发商家之间的恶意竞争。有网友表示,某商家建议他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来补单。这显然是恶意竞争的表现。

有机构统计了双十一期间各平台的退货率,女装成为退货率最高的品类。一家开了7年、年销售额2000万元的女装店,甚至选择在双十一前夕关门,因为担心自己经常被当作“赚钱的法宝”,遭受巨大损失。命令。”

可以说,很多商家长期以来都在为“收单退货”而苦苦挣扎。追根溯源,“揽单退货”的核心原因在于平台的规则。

“收单退货”背后深藏阴谋

今年双十一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满减门槛高,二是战线很长。

以淘宝和京东为例。基础折扣包括跨店折扣券、88VIP、Plus会员大折扣券等。淘宝、京东最基本的跨店折扣券就是“跨店折扣”。订单满 300 件可享受 50 英寸折扣。

但雷雷发现,今年双十一淘宝针对88VIP会员的大优惠券只有“满3000元至240元”和“满7000元至560元”,而今年618则有“满1200元至100元”。显然,全面减排的门槛至少提高了一倍。

此外,今年双十一于10月14日开始,比去年提前了十天,成为“史上最长的双十一”。

事实上,提高满减门槛和拉长一线的逻辑是一样的:增加用户在平台的停留时间。

全价折扣门槛较高,消费者需要四处奔走取货、退货,需要大量时间。战线拉长,也吸引消费者提早来到平台,增加停留时间。比如,在双十一正式预售之前,平台就开始发放优惠券。为了成功抢到优惠券,消费者必须每天准时到达。如果你慢了,你就无法抓住它们,这是非常耗时和费力的。

可以说,以前“双十一”讲的是“手速”,现在讲的是“耐心”。

那么,电商平台为什么要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间呢?由于用户消费变得更加谨慎,平台销售额正在下降。星图数据显示,2024年618总销售额为7428亿元,相比去年的7987亿元,同比下降7%。平台需要让用户在平台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以增加销售增长的可能性。

要知道,现在很多电商平台都过得很艰难。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平台的月活跃用户数增长趋稳甚至停滞,平台业绩增速也在下滑。

2014年,阿里巴巴和京东的GMV合计占电子商务行业的80%,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真可谓“用望远镜也看不到对手”。然而十年后,占总数80%的企业数量扩大到5家:阿里巴巴32%、拼多多17%、京东15%、抖音11%。阿里巴巴和京东失去了绝对领先优势。优点。



拼多多和抖音表现不错,但今年不再像过去那样高增长。与一季度相比,拼多多今年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出现下滑。拼多多董事长陈雷甚至直言,利润逐渐下滑的大方向是必然的。整个2023年,抖音电商单月GMV整体同比增速保持在50%以上。然而今年3月份,同比增速首次下滑,降至40%以下。二季度后增速回落至30%以下。

为了推动业绩增长,各大电商平台都在尝试各种方法。通过提高全额折扣门槛、增加用户停留时间,已成为电商平台挖掘增长潜力的核心手段之一。

不幸的是,一些商家成为了平台战略调整的受害者。事实上,从过去一段时间多家电商平台所宣传的“只退款”就可以看出,平台已经将天平从商家向消费者倾斜。

然而,尽管电商平台极力讨好消费者,任由“揽单退货”现象蔓延,损失部分商家的利益,但事实却可能导致“三输”局面。

“收单退货”,无拘无束没有赢家

无论优惠规则如何,只有电商平台、商家、消费者实现共赢,整个生态才能实现长期增长。

在“收单退货”这件事上,似乎消费者获得了便利,平台获得了流量,只有部分商家遭受了损失。事实上,从长远来看,利益受损的不只是企业。

早在几年前,就有大量消费者抱怨双十一的折扣规则复杂难懂,堪比高级数学题。消费者需要花费时间和脑力来找到最经济的购买方案。

今年,不少电商平台也在听取公众反馈,简化双十一的优惠规则。不过,规则虽然简化了,种类却增多了:各种平台优惠券、商户优惠券、预售折扣、定金折扣、全额折扣……五花八门的折扣类型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即使消费者成功下单退货,他们也可能对此事不太满意。因为平台通过提高满减门槛,导致消费者揽单退货,实际上是增加了他们的购物成本。

比如,今年为了顺利收集双十一订单,雷雷在工作日熬了几个晚上才完成任务。结果她错过了闹钟,上班迟到了。到了公司她也无精打采,造成了时间成本。在拼单的过程中,蕾蕾随意买了几款化妆品,但由于熬夜发呆,下单后很快就忘记了退货。结果货物直接送到了她家,她还要自己付运费再寄回来,造成资金损失。成本。

此外,买家频繁退款也会影响其信用评级和货运保险的使用权利。恶意退货可能会导致账户被冻结,从而影响其在平台的交易。

事实上,消费者和商家对平台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多一点简单,少一点套路”。有媒体对双十一消费促销进行了调查。绝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双十一仍然有价值,但必须是真诚的、提供实实在在的好处。与依靠一起下单的“满减”相比,消费者和商家其实更喜欢直接发放优惠券或直接折扣的形式,这真正让“利润分享”这件事变得简单。

对于商家来说,长期存在漏洞的规则最终会失去价值,损害自身利益。

一些平台也开始反思大卖退款率过高的问题。天猫服饰总经理米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618后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率先设立了专门的退货计划。目前,退货专项工程主要集中在提高尺寸、质量等方面,降低退货率。

“集单退货”并没有错,但需要在互惠互利的规则下进行。这是对平台的考验,也是对商家和消费者的考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9 03:41 , Processed in 0.0797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