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回复: 0

工作家庭难两全,中国父母面临拼孩子还是拼事业的两难选择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058
发表于 2024-11-20 01: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我相信孩子们会明白,只有物质基础充足,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对吧?”这是一个父亲的表白,也是很多中国父母的选择。

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上班族认为“平衡工作与家庭”有困难,超过30%的上班族表示目前可以“平衡工作与家庭”,但不会晋升后可以这样做。有保证。

买卖房子、找工作、上学、亲子分离、工作忙碌逐渐失去家庭归属感……很多中国父母都面临着这样的情况。这似乎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两难的选择:“家庭还是事业?” “为孩子或事业而奋斗。”

有人说,不要因为孩子而放弃事业,因为孩子不能算是你的一生;

有人说,为了下一代,必须做出一些牺牲,放弃事业也没有什么错。这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

如何选择?

不知道作为家长的您是否也面临着这样的困惑?

读完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妈妈,等我长大了,我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年轻的母亲开着豪车送女儿去贵族小学读书(住校)。妈妈对孩子说:为了赚更多的钱,妈妈以后会送你去更好的学校读书,但她不会有时间陪你了。你讨厌你妈妈吗?我女儿说不。然后女儿对妈妈说:等我长大了,我会赚很多钱,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妈妈听后,急刹车,停在路边痛哭起来。

这位母亲原本以为,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但当我听到女儿的回答时,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不能说孩子的回答不孝顺,因为按照这位母亲平时带给孩子的价值观,以后送母亲去最好的养老院不就是孩子的最好体现吗?对她母亲的爱?

孩子已经习惯了没有妈妈的生活,认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也告诉你,以后要送你去养老院,你会有什么感受?肯定会不舒服。因为我们成年人清楚地知道,金钱并不能买到一切。

当你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时,你至少损失了一半,因为你也把原本属于你的那份责任转嫁给了学校。

没有一定要去吃的饭菜,只有瞬间长大的孩子

这是一个小故事,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前老板大卫是英国人,娶了一位法国女人。他们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很年轻。

一个周五的晚上,我收到原来公司的一位同事发来的信息,大意是他周六要来上海,想和David一起吃晚饭。大卫、我自己和这位同事都在之前的公司一起工作过。 David的中文不好,我同事的英语也不够好,所以我一直是他们的麦克风。

后来,大卫开始经营自己的公司,我继续担任他的翻译。这位同事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去了北京。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凭借自己的销售能力和多年积累的人脉,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行业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我们仍然处于同一个行业,大卫自己的公司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进展缓慢。

可以说,如果你和这位同事一起吃饭,你立刻就能得到很多行业资源甚至客户信息。连我自己都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吃的一餐。而且他们两个人很少见面,都是对方主动邀请我们的。这是上帝赐予的机会。大卫听后回答道:“明天是周六,我要陪老婆孩子,所以不能出去吃饭。”后来他补充道:“如果周一他还在这儿,他可以吃午饭,而我必须回家吃晚饭。”

后来晚餐没有一起去,大卫也没有表示遗憾。

中西文化发生了非常有趣的碰撞,因为这位同事也有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在大卫的价值理念中,工作时间就是约定的工作时间,哪怕是自己的公司;下班时间,应该花时间陪伴家人。不管对方多么“有用”,他都不会牺牲家庭时间来参加。吃饭,哪怕这顿饭是为了给你们公司赚钱。

在他眼里,钱可以慢慢赚,但孩子却不会慢慢长大。家庭生活在他心中永远占据首要位置,无法动摇。至于我的中国同事,虽然他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经常被看到晒出宝宝的照片,但周末他仍然要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忙碌。

我只是讲故事,不去评判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两人都对家庭负责,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家人需要陪伴,赚钱也很重要。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过上有品质的生活。那么,什么才是孩子的优质生活呢?答案不止一个,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的存在。

这两篇小故事之前都是网络上的热门文章。很多家长读完后都热泪盈眶——因为它们引起了我们的情感共鸣,因为很多人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

孩子和事业似乎成了很多中国父母的“选择题”。对于80后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已经步入了三十多岁。这些年轻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对自己的事业和未来有着更高更远的追求。养育孩子已经成为他们的一大负担。生活的压力、养育孩子的无奈,让“80后”陷入困境,苦不堪言。

很多人内心呐喊,“家庭和事业我该如何选择?”如何平衡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为孩子奋斗VS为事业奋斗,你选哪一个?

“我选择爱情和厨房”

@“春江月”

孩子第一,事业第二!因为如果你的事业成功了,但是你的孩子却被抛弃了,那么你的事业就没有接班人了。另外,孩子的失败所带来的烦恼、痛苦和折磨,将是你事业成功所无法替代或平衡的感受。而且,由于子女因不屑而无法传承事业,这意味着生命和社会被消灭,历史变得黯淡,发展停滞甚至倒退。这个价格谁能承受?连一个国家都承受不了!生命长达几十年,孩子教育培养的关键期只有十几年。如果你抓住这十年来教育好你的孩子,即使对你的职业生涯产生影响,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弥补。孩子和事业双双获得成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如果在那个阶段为了事业而荒废了孩子,那么事业再旺,也可能会因为孩子的折腾而走向衰落,落得一无所有!

@《轮回》

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一名全职家庭主妇。我一家四口住在一起。老公自己努力工作,买了车、房子。为了保住两个孩子,我怀孕后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心甘情愿地照顾、教育家里的孩子。对于孩子来说,和父母在一起比被家里的长辈照顾要好得多。孩子们肯定愿意在父母身边。不要等到孩子出现问题才发现。到时候后悔就晚了。

我就是放不下大海和星星

@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如此成功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既然家庭不适合你,那么选择职业还是可以满足的。其实,选择家庭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也是关乎个人自由,你可以对自己选择的生活负责。

@“小麦”

我认为事业非常重要。只有事业有成的孩子才能享受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下班后,减少社交活动,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似乎面临着焦虑的“选择题”?

“上有老人,下有年轻人”,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买卖房屋、就业上学、父母与孩子几代人分离、忙碌的工作逐渐失去家庭归属感……如今,大多数城市父母都承受着“上有长辈,下有父母”的高压。下面的孩子们”。这些普遍而残酷的社会现实问题正在逐渐削弱城市父母的“幸福感”。

“我也想和孩子们在一起,但我得先有面包和牛奶。如果我没有任何物质上的东西,我还能说什么?”已经成为很多家长面临的现实。

因此,为事业而努力,成为了一些父母的选择。

你在哪里找到个人价值?更多个性化选择

“今天的父母和老一辈之间仍然有很多差异。”有网友评论道:“现在的父母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很多父母,尤其是女性的观念与过去不同了。 ”

确实,随着父母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父母的个人价值实现不仅仅局限于家庭,事业上的成功也成为他们自我实现的手段。

“生完孩子后,我很困惑是否应该辞职回家照顾孩子。”一位妈妈留下了这样的留言。 “但经过再三权衡后,我决定继续工作。毕竟,你不能为了孩子而放弃一切。给自己留一些自我实现的空间。当然,如果有的家长认为在家、在陪伴、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专心教育孩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孩子的“竞争”也很激烈,没有哪个家长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和缩影,可塑性极强,就像河流的源头一样,活泼、奔放,一旦被引导到某个方向,就可以改变方向。因此,当孩子年轻时,父母的陪伴和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一位网友表示:“也就是说,家庭其实很自然地为孩子搭建了一条‘起跑线’。家长能否为孩子提供合适的陪伴,能否正确引导孩子,能否提高孩子的安全感等等,这些都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发展。”

“在孩子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我们作为父母怎么能放松呢?时代变了,教育方式自然也会改变。父母认为需要赚更多的钱买房、买车、买老婆。”为了孩子,我就不知不觉地远离了孩子……没有事业的成功可以弥补孩子教育上的失败。”

事业和家庭真的无法平衡吗?为什么他们能够拥有成功的事业和优秀的孩子?

很多家长都说现在社会竞争太激烈了。他们一方面工作忙,另一方面还要应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再说了,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孩子。



调查显示,30%的家长回家后最常做的事情是看电视、上网。对他们来说,在家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等娱乐活动更有助于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另外,极少数家长会把作业带回家完成。

“不难看出,父母并不是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这取决于你是否有时间陪伴孩子。如果男同性恋者能够放弃每周两次喝酒的时间,女同性恋每天都能抽出时间化妆和卸妆,如果你出来陪孩子,那你的孩子就是半个天才。”一位家长写道。

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教育孩子和专注事业并不矛盾。

白岩松:注重心态是第一步。为家庭和事业付出同样多的努力

白岩松是宿主世界的常青树。以他的亲身经历,谁能想到,一个曾经成绩垫底的人,三十多岁就已经获得了“中国金话筒奖”。他事业有成,为家庭花了不少钱。他对自己的事业就像对家庭一样奉献。他还有许多独特的教育方法。

白岩松的儿子是一位爱书之人。小学即将毕业时,他迷上了金庸,一口气读完了全集。之后,孩子们对清明历史产生了兴趣,纷纷寻找这方面的书籍。另外,孩子也和白岩松一样喜欢摇滚乐,但白岩松却一点也不紧张。 “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不是盲听,有什么用?然而,在听摇滚乐的过程中,他每天翻译一次。”歌词,我的英语水平进步很快。”

白岩松从不刻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甚至可以说近乎“放纵”。有一次,第二天上课时,他和孩子们约定第一天半夜去看球赛。结果,第二天孩子们放学回家,自豪地告诉他:“我们班没有人敢这么做。”

白岩松并不认为“看足球是盲目的、无用的”,这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请问,生活中哪有这么好的机会让孩子们知道,如果不放弃,结果可能会改变,我在课堂上给不了。”

白岩松相信这样一句话:读书打开了世界,而体育却让人更早地体会到分享的意义、团队精神、胜负。

平衡点:让孩子成为你的“朋友”,让你们更加了解彼此

成就事业肯定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但我认为这会让我们疲惫不堪,因为在一个叫做“家”的地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最好的养育孩子的方式或许就是像白岩松那样。孩子们觉得“我们”就像朋友一样,而你却时刻记得你是你的父母。

雷军:不管多忙,我还是会抽时间陪孩子。

说起雷军,大家可能不是那么熟悉,但是说起小米手机,大家肯定会很熟悉。雷军是小米手机的创始人。

据说他比我们大多数人都忙,但在一次家长会上,他说,再忙,他还是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他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好成绩,这就是中国的现状,我也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有些家长每天看着孩子做作业,有时会不耐烦。”因为没有时间,周末我基本上不看孩子做作业,我就跟她开玩笑,她说她英语很好。 ,我说我数学很好,她说她教我英语,我教她数学,她很高兴,如果她这个词发音不正确,她教我第二次。你的第一堂课我该怎么教你呢?当我请她当小老师时,她很认真。

所以说到这一点,我想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对于每天陪孩子做作业都是非常关心的。现在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些娇气。和他们相处久了,他们很容易变得不耐烦,说话也变得更加严厉。其实我建议你不用每天陪他,检查一下作业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你应该每周花一两个小时,认真地和他坐在一起,认真地对待这件事。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我们每天花一两个小时认真跟他分享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我认为这一点更重要。 ”

平衡点:优质陪伴事半功倍

很多父母都在纠结应该花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花时间陪伴孩子。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就意味着你在陪伴他们吗?其实孩子也需要自己独立的成长空间,所以不妨提高一下自己的陪伴质量!也许你会发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俞敏洪:教育孩子也要有目标,家长自己要有原则

俞敏洪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成长为今天新东方学校的创始人。毫无疑问,他的事业是成功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家庭教育也非常成功。

他在教育孩子时提出了两个原则:第一,不能把孩子当宠物养。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融入社会、有一技之长、能够服务社会。同时,可以用这项服务来换取养活自己的物质基础。这也是教育孩子的基本目标。

如果孩子长大进入社会后发现自己既没有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没有生活的能力,那就是父母最大的失职。因此,他一直有意识地要求孩子学会与人合作,懂得分享,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比如学会自己整理房间、饭后洗碗、学会使用洗衣机等。洗衣服。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精神气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我经常带孩子去旅行,让他们体验世界的广阔和色彩,鼓励他们广交朋友,尝试与优秀的人在一起,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父母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我一直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书本学习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培养他们的好心情更重要。什么是好的心态?这是一种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状态。有多少父母曾在晚上带孩子出去看星星?可能不多。 ”

平衡点:父母要明白教育孩子的方向

其实,很多时候聪明的父母所做的就是把握孩子性格、人格发展的“大方向”。作为父母,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原则和立场,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所以,无论工作多忙,家长一定要把握好这几个方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22:58 , Processed in 0.1202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