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数字艺术学:研究动画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方向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854
发表于 2024-11-20 20: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专业目录及方向介绍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1.【数字艺术】硕士学位

专业:艺术

招生人数:14人(其中推荐、免试学生7人)

方向简介:本方向重点研究动画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等艺术媒体、消费文化和内容产业中的各种学术、物理和化学问题。该方向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经验和学术资源,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数字艺术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一方面,这个方向积极推动了数字艺术史的深入构建;另一方面,关注数字艺术行业的新发展、新趋势,特别是AIGC、虚拟数字人、元宇宙等行业前沿,兼顾智能媒体融合和交互技术的发展。新趋势,对快速变化的工业实践的富有洞察力的学术探索。

主要课程:数字艺术理论与前沿、数字艺术研究方法、数字媒体理论研究等。

2.【动画设计】硕士

专业:设计

招生人数:33人(其中推荐免试学生16人)*此为动画设计、未来媒体与智能设计、游戏创作与电竞策划、人工智能四个方向招生总人数生成艺术。

方向简介:该方向重点探索未来媒体环境下现实与现实相结合的动画内容的设计与开发。包括动画的创作理念、表现手法、技术手段和风格特征、民族潮流、衍生品、展览、虚拟人物和场景等,培养学生掌握动画及延伸领域创作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跨媒体、跨领域的思维能力、较高的艺术素养、较强的造型能力和必要的技术基础,能够承担跨领域的策划、协作、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设计艺术理论、媒体与设计前沿、美学研究、动漫联创衍生品设计与开发、中国文化与国潮设计、项目实训等。

3.【影视动画创作】硕士

专业:戏剧影视

招生人数:17人(其中推荐、免试学生8人)

方向简介:该方向重点探索传统动画、数字动画和智能动画的创作理念、表现手法、技术手段和风格特征。要求研究生掌握传统动画和数字动画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和服务是社会文化需求。

主要课程:动画导演艺术、动画艺术与技术前沿、动画剧本研究、动画创作研究、三维引擎技术研究、虚拟现实影视创作等。

2. 考试大纲

【783话题写作】

(一)考试目的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给定材料进行话题提炼、合理分析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二)考核要点

1、提炼选题能力:有问题意识、真诚的意图、清晰的观点;

2.分析的合理性:围绕主题进行解释,结构完整,能够理清事物的含义;

3、书面表达能力:表达恰当,写作规范。

(三)考试要求

1、根据给定材料完成一篇论文;

2、写作要求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

3、写作具体要求:

(一)标题:不超过30字;

(2)摘要:200字左右;

(3)关键词:3-5个;

(4)正文:2000-3000字,至少设置一级标题。

(四)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间

1、闭卷、笔试。

2、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88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一)考试目的

本科目考验考生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素养。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文学

考察考生对中国文学发展史、文艺思潮、代表人物、文体流派、经典作品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部分:文明史

考察考生对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不同阶段代表性文明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成就以及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基本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部分:哲学

考察考生对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历史学等基本概念、核心命题、主要人物和流派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部分:媒体与社会

本考试考察考生对媒介社会学分析视角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媒介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维度关系互动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三)题型

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四)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间

1、闭卷、笔试。

2、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五)推荐参考书

1.刘跃进主编:《中国文学史简明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2、马耀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3. 张士英:《哲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恩斯:《媒体·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澳大利亚】尼古拉斯·凯拉:《媒体与社会:权力、平台与参与》(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年

3.最新首测真题

专业1:【883人文社科基础考试题回忆版】

1.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礼乐文化氛围中,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密切相关,但《汉书·艺文志》中的吟而不唱主要指( )

A.《诗经》

傅斌

C、乐府诗

D、音乐歌词

2、魏晋南北朝文学进入手写时代,当时的热点事件涉及的作品和作家不包括( )

A、《三都赋》

B·谢灵运

C. 肖子良、肖刚

陶渊明

3、战国时期屈原及其《离骚》创立了一种不同于《诗三百首》的新文学精神。以下唐代诗人中,受屈骚精神影响,在贬谪文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有( )

阿李白

B杜甫

C韩宇

D刘宗元

4、宋代城市瓦市勾栏上有许多与文学密切相关的技艺。其中,元散曲“套”中渊源最深的是( )

A.唱一首小歌

B.讲故事

C.朱公调

D·扎朱

5、下列关于《花与风雅之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花与雅之战》的核心是如何处理文本创作与舞台表演之间的矛盾。

B、花部胜利、雅部衰落的结果,代表了戏曲表演审美观念的重大变化。

C、华亚纠纷的核心区域是苏州。

D、徽班的到来最终促成了京剧的形成。

6、波斯帝国是古代西亚文明的重要帝国之一。下列对波斯帝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波斯帝国是古代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B、为了实现有效统治,波斯帝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明了驿站系统,并修建了全国最长的一条称为皇家大道,全长2400公里。

C、波斯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铁武器的帝国。

D、由于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波斯帝国主要在世界文明交流中发挥消极作用。

7、希腊化文明的个人主义和世界主义倾向在哲学领域十分突出,形成了三大著名学派。以下学校不属于这三所学校:( )

A、斯多葛主义

B. 米利都学派

C.伊壁鸠鲁学派

D、愤世嫉俗者

8. 欧洲文明诞生的标志是( )

A.古希腊城邦的出现。

B.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C.罗马帝国的建立。

D. 公元800年,查理曼加冕为罗马皇帝。

9. 下列有关亚洲价值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洲价值观最早是由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提出的。

B. 亚洲价值观是全亚洲人民共同的价值观。

C.西方人认为,所谓的亚洲价值观具有强烈的反民主倾向,是对东方威权主义的背书。

D、亚洲价值观的提出是基于亚洲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

10下列关于 1898 年维新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推动1898年维新运动的改革派认为,改革的关键是学习西方制度。

B、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后,1898年六君子全部被清政府杀害。

三、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维新派目光向上,只依靠光绪帝,没有自下而上地努力。



D、1898年维新运动的失败,导致一批原本主张君主立宪的维新派走上了革命道路。

11. 下列有关媒体制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专业的沟通者创造共享的生活方式。

B. 构建人类社会共享的意义。

C. 让我自己和他人的身份混合起来,直到它们变得同质。

D. 关于现在或未来更好生活的故事。

12.下列哪种理论与媒体影响力研究无关( )

A. 皮下注射理论

B. 媒体和信息论

C.栽培理论

D. 议程设置理论

13. 在媒体个人与身份的关系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众媒体文化越来越活跃于具有精英群体身份的参与者的表演

B. 媒体产生集体身份并与更广泛的政治和经济进程联系在一起

C. 媒体既可以赋予身份权力,也可以剥夺身份。

D. 媒体为群体发展抵抗和重建身份提供资源和空间。

14.关于媒体对社会世界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社交媒体不再在线,无法完全真实

B. 媒体再现的社会世界并不是真实的社会世界

C. 框架是媒体再现社会世界的重要手段

D. 媒体对社会世界的再现总是涉及记者和边缘主体。

15、关系媒体与战略传播者的关系,迎合媒体日益标准化的意义生产过程( )

A.两者具有相互利用的关系。

B. 战略传播者已经学会向媒体提供内容,以迎合媒体日益标准化的意义生产过程。

C. 媒体利用来自关键机构和行业的战略传播者来组织新闻生产过程

D. 媒体关注始终集中在战略传播者提供的信息上

2.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记”传统。

2、简述民国初年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

3.简述如何理解科学知识与理解生命真谛之间的关系。

4.简述为什么惊奇是哲学和审美意识的灵魂。

3.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一、法国大革命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实践和弘扬卢梭的人民主权理念的?有什么影响?

2.讨论平台媒体与意义生产的关系。

专业2:【783话题写作真题回忆版】根据给定的材料,从自己的角度提炼话题,完成一篇论文。

1、为了应对外国“他者”的影响,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鄂官博在汉代所穿的衣服,已经变成了唐代的有腰带的衣服;坐在地上变成了椅子和桌子;除了马车,骑马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事情;音乐中的外国乐器和曲调较多;饮食中多了葡萄和美酒,面食制品也多了……这一切都是融入中国原始生活的“他者”。梵文拼音的概念启发了中国用梵切代替字母注音,也给诗歌的四声韵律赋予了易于遵循的规则。数学、医学、计算等等,婆罗门的方法都融入到了中国原有的知识中。

2、1895年以后,大清帝国开始从“天下”走向“万国”。原来,它能轻而易举地“定正中”(《诗经》),并自信能“容制中枢”(《古文尚书》之说),天朝逐渐重组为天下。 “无非中国”(埃利奥的儒家思想)和“中西皆是”(韩国延兴的语言),并且不得不面对诸如“亚洲”、“中国”和“世界”等的冲击。观念迫使我们睁开眼睛审视世界文明。

3、近代以来,中国人喜欢讲现代化,但对传统似乎并不严格。然而西方人其实很尊重传统。现代化在很多方面也可能有所不同。除了基督徒还有穆斯林,除了欧洲人还有阿拉伯人。因此,孔子和中国人民也存在于现代化之中。现代中国人在叫嚣现代化的时候,应该有一种缅怀和回顾自己传统的感觉吧?真的吗?

4、我之所以相信中国仍然是以前的伟大中国,首先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它就像一艘巨大的远洋客轮,即使遭遇狂风巨浪的袭击,仍继续前行。当前,中国在致力于整合外部有用的东西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复兴其古老语言、艺术和社会传统中的巨大而宝贵的财富。在这一点上,中国可以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古老而壮丽的艺术、文化、技术和财富直到19世纪才达到顶峰。

5. 17世纪,法之岛从英国传播到美国,18世纪又传播到印度。如今,它影响着世界各地不同文明的许多法律体系。但历史上与他相对应的法律制度也值得注意。这种法律体系在14世纪晚期罗马法中统治了整个欧洲大陆。这也是我们今天在大多数农业文明中仍然可以看到的一种法律制度——虽然有很多变体,但其特点包括:中央集权;以成文法为基础;试图找到每个尚未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6. 新的通信技术和力量平衡的波动提醒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各种持久的文明将伴随我们数十年甚至数百年。而试图将这些文明打造成统一的、全球化的世界文明注定是徒劳的。我们将生活在世界历史潮流所创造的这些坚不可摧的文化街区中,我们可以尝试定义文明并找到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揭示时期的复杂性,直到我们能够理解和比较它们。

7. 每个国家都是外在的混合体,没有纯粹的文明典范。然而,就像树木或人类一样,每个文明都有某些持续了几个世纪的可识别特征。和。文明具有复原力,可以延续很多代,但尽管它们像语言或生长的树木一样不断发展和变化,但它们的大部分特征很久以前就储存在种子中,并不断扩展和融入新的元素。但结构大致保持不变。

8、与数百年前相比,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已经缩小了很多。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不断扩大。世界人民对推动人类进步的基本价值观的认识无疑在不断进步。之中。从功能上来说,这些共同的价值观不再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也不再是冲突与否。

考试要求:

1.根据给定的材料,起草自己的主题并完成一篇论文;

2、写作要求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

3、写作具体要求:

(一)标题:不超过30字;

(2)摘要:200字左右:

(3)关键词:3-5个;

(4)正文:2000-3000字,至少设置一级标题;

(5)如果您对材料中的观点有不同看法,请在文章最后一段(200字以内)列出并解释。

4.相关课程

↓中川动画考研【883人文社科基础783主题写作】试听班01↓

↓中川动画考研【883基础人文社会科学783主题写作】试听班02↓

↓中川动画考研【883人文社科基础783话题写作】试听课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10 01:22 , Processed in 0.0733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