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河北曲周县实现绿色吨半粮目标,为粮食产能提升提供借鉴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270
发表于 2024-11-21 09: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蓉蓉、王鲁丹、刘岩)水、化肥用量减少,粮食产量却增加。 11月1日,在河北省曲周县召开的农业绿色转型国际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发布了最新报告:曲周县年度小麦和每千亩玉米产量达到1.52吨。与全县平均亩产相比,增产42%、增效40%、减排46%、节水30%,超额完成“半吨绿粮”目标。

曲周县是黄淮海平原盐碱化的典型地区。半个世纪以来,这里的土壤治碱经验改变了黄淮海地区5000万多亩土地的面貌。

把中国人民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实施新一轮粮食千亿公斤增产行动,2023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会同农业农村部等10余家单位启动“绿色半壁江山” “一吨粮”科技竞赛。

“‘绿吨半粮’的目标是达到亩产1.5吨,增产30%,减排增效30%到50%。这些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很难实现。”达到。”张福锁说道。

深秋时节,衢州县四团镇冬小麦已长出1000余亩。

这块土地的承包者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四位90后学生:叶松林、蔡东宇、郝占红、冯小杰。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2人,硕士1人。



整地、播种、施肥、收割……四个年轻人在这片微盐碱中低产田上,每一个技术环节都全力以赴。

经过一季又一季的试验,他们在黄淮海地区整合创新了“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四密一薄’浅埋滴灌水肥化工一体化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创造了绿色智能肥料3个品种,并精选“中麦578”等多个高产优质品种。

千亩地里,麦根下的泥土被剥落,露出了拇指粗的黑色水条。

“我们灌溉的土地大部分都是漫灌,这种滴灌设备省水省肥,小麦长得更壮。”四团镇王庄村村民王新利对千亩新技术非常信服。

衢州县农业农村局技术站站长李庆良测算,千亩玉米产量为797公斤,当地小农平均亩产560.1公斤,足足高出了236.9公斤。小麦亩产也高出200多公斤。



不仅产量更高,而且资源消耗也减少,节约成本,每千亩增收795元。四位年轻人还成立了社会服务产业联盟,“绿吨半粮”核心技术辐射面积超过3.4万亩。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北华认为,曲周县“绿吨半粮”探索为我国中低产田和农业生产能力提升树立了榜样绿色低碳转型。

“这次‘绿吨半粮’的实现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是在科研院所的实验田里制作的模型,而是在这样的贫瘠土地上实现的,这意味着它具有巨大的价值——规模推广。”张福锁说,接下来,他们将联合多个部门,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衢州一半土地“绿吨半粮”。未来有望在黄淮海平原乃至全国推广。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动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9 05:54 , Processed in 0.0612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