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北京冬奥会: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与追求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348
发表于 2024-11-22 03: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冬奥会上,17岁的苏一鸣、18岁的谷爱凌等人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热情开朗、包容进取的形象。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将个人奋斗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时代脉搏产生共鸣,让美丽的青春无限闪耀。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崇尚个性、包容多元、追求自我价值的“富一代”。 “丰富”二字不仅诠释了这一代人的物质条件,也塑造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在物质观上,“物为我用”取代了“我为物用”。不同于单纯追求金钱、权力、社会地位,物质基础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实现人生目标的前提,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关注并实现自身价值。

随着社会形态不断向财富化、包容化、重力化方向转变,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自我选择空间空前增大,人生观进一步呈现出从“生存”转向的特征到“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也从外在评价转向内在体验,希望根据个人意愿和能力做出积极的人生选择。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倾向于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健康是建立在个人舒适、发展和尊严的基础上的。在评判新事物和小众文化时,他们很谨慎,普遍保持着距离但尊重的态度。

进一步看,在“互联网+数字化”的影响下,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心态和价值观发生了一些趋势变化,值得研究和关注。



兴趣方面,更注重培养圈子——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兴趣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选择,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也鼓励他们形成不同的圈子,并以此作为与社会联系的立足点。

就业方面,探索更多元化的选择——

一些新时代的中国年轻人,在大学期间就能获得“人生第一桶金”。这时,兴趣不仅仅扮演着爱好的角色,还创造了丰富的职业选择和机会,比如短视频制作人、网络文章作者、电子竞技选手等。随之而来的是观念的转变。就业。就业期望从“能就业”转向“好就业”,各种隐性、灵活的就业方式层出不穷。

在婚姻和爱情方面,我们期待精神上的契合——

与新时代相呼应,人们对婚姻和爱情的看法也日益多元化。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选择了更加平等的婚姻观,期待选择自己的婚姻,追求精神上的和谐。



在思想上,激发更多的理性意识——

面对铺天盖地、真假难辨的信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表现出了更加理性的一面。这种理性体现在能够辩证地看待网络上复杂的信息,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不轻易被所谓“权威”或扭曲的价值观所胁迫或误导。

同时,如何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复杂的网络空间和多元的舆论生态中唱响主旋律,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和解决的课题。

(作者侯少勋为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副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9 08:40 , Processed in 0.1372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