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0

二盗清东陵者的最后下场:盗墓者不得好死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158
发表于 2024-11-23 03: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东陵两名盗贼的最终命运

本文作者:倪芳柳

清东陵曾两次遭到严重盗掘。

其一是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取乾隆裕陵和慈禧太后定东陵;另一次是1946年,一群当地村民盗走了清二代陵墓。

这次的陵墓抢劫比1928年还要严重,因为当地人参与,抢劫非常暴力。

盗掘清东陵的两个盗墓贼,结局怎么样了?我在写《民国盗墓史》的时候,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这句老话还真应验了——盗墓贼都死不好!

清东陵共有陵墓14座。除了顺治孝陵因估计随葬品不多而没有被盗之外,其他几乎无一幸免。

王绍仪、张金忠组织的特大盗墓团伙盗掘了康熙帝竟陵、咸丰帝定陵、慈安太后定东陵、同治帝惠陵。据说,从王陵盗走的宝物比孙殿英的还要多得多。

因为参与盗墓的人太多了,分赃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但又不能忽视。王绍一和张金钟当时还想出了一个办法——比枪决胜负,分配宝物。

金陵牌坊

竟陵老照片

当时有一个细节。盗取竟陵后,看到了金光闪闪、红绿相间的宝物。这群人拿了我抢的东西,乱成一团。当这不起作用时,王绍义想出了一个奇怪的主意:以晓东墓檐上的人和动物为靶子,看谁能准确地击中它们,谁准确地就能得到宝藏。

张锦忠、王绍仪也设下陷阱,用世间的诡计迷惑敌人。比如,他们安排人在分赃时以枪声为信号,冒充敌军分区工程部的人,敲门,询问情况。然后张金忠佯装应付,用财宝“贿赂”此人。 。

自然,这些宝物都被“贿赂”进了王绍一和张金钟自己的腰包里。

强盗(仍)

清末枪法实践与本文无关

对于这些宝物后来的去向,时任蓟县公安局局长云光在追忆文章中也提到:有的被人民政府没收,有的则流入北平,大部分被公安机关没收。国民党军事指挥局。

主犯张金忠得到一条金龙,被军统局抓获后没收。当时军管局专门成立了“平津-唐山军警宪法联合组织”,追回东陵被盗的宝物。按照蒋介石的意愿,戴笠秘密命令时任北平民政局局长兼军统北站站长的马汉三全面调查“第二次盗清东陵”事件。结果,抓获涉案盗墓人员70余人,缴获赃物800余件,均为稀世珍宝。

人民政府没收的一些财宝,来路并不简单。

乾隆裕陵地宫

据于山普《九龙杯之谜》一文记载,在查获的赃物中,有相当数量的黄金,包括金戒指、残破的小金塔、皇冠上的金凤凰等;还有大小不一的金块。玉头饰、鼻烟壶、玉石、玛瑙、翡翠等名贵饰品。

这些东西加起来,足足能盖住半个盆子。我用旧秤一称,重五公斤,十四两。其中,有一枚镶金祖母绿戒指最为独特。当你把它扔进盆里时,盆里立刻充满了绿光。这次交出的珍珠数量,足够一个茶盘了。其中,九龙玉杯是所有缴获赃物中的精品之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玉白菜,传闻是从陵墓中被盗的

主犯之一王绍义被抓获后供述:财宝被盗很多,他和张金忠得到的最多,但大部分都被卖掉了。

当地参与盗墓的村民也在“宽大处理”政策下交出了部分古墓。当年办案的时候,只要他们招供并交出赃物,就会受到政府的宽大处理。这部分赃物主要是黄金。如果赃物被出售,就会兑换成现金。

参与盗墓的村民大多不懂古董,更不了解它们的价值。他们常常因为等待米入锅而以三瓜两枣的价格出售珍贵文物。新立村的强盗刘威廉偷走了一顶无价之宝的金凤冠。然而,他却将其砸碎,以金价出售。

清代金凤冠

人民政府对付盗墓贼是非常果断、坚决的。

根据20世纪80年代后于山普的连续调查,贾振国是盗取康熙帝景陵的主犯之一。原籍丰润大切庄,后迁居裕达。他有一张麻子脸。贾振国的绰号是大馒头。他的父亲贾是个高个子,名叫贾克通,为人很诚实。他的弟弟叫铁头,也很老实。然而贾振国并不诚实,平时很傲慢。

贾振国当时是于达村的副村长,被捕后被判处死刑。当时与他一起被枪杀的共有四人,包括穆书轩、赵连江等人。

处决的旧照片,与本文无关

刑场位于竟陵碑旁。许多人围观,很多老人都记忆犹新。

被枪杀后,为了惩治盗墓贼,教育当地民众,人民政府规定尸体7天内不准收走。这可能是对盗墓案件最严厉的打击。

贾振国的儿媳妇是马兰峪康氏人。她的丈夫被枪杀,尸体不准收走,于是他在尸体旁边烧纸,以拯救死者的灵魂。当时田间风大,大火趁风将贾振国身上的衣服着火,将尸体烧焦。当时村民们都说这是报应。

和贾振国一样,张锦忠也有一张麻子脸,被称为“张麻子”。他是西沟村人。他原是汤泉华北黄金矿业公司的矿警,后参加游击队。还历尽艰辛,任敌工部尚书。因参与盗墓被捕,死于北京监狱。

被枪杀的盗墓贼中,有一个叫杨志草,是蓟县赤霞峪人。他是一名普通农民,被土匪绑架后逃走。当时,东陵管理处认可了他的才智,保留了他作为一名警察。结果,他参与盗陵,被处死。

处决的旧照片,与本文无关

盗取乾隆裕妃陵墓的第一批罪魁祸首是王绍仪父子。

他们有三把箱枪,其中一把是速度机。王绍仪的枪法非常准。当他被捕时,他两次没有击中目标。一靠近他,他就开了几枪,然后就跑了。另一同伙关增辉也逃跑,但随后被抓获。

1951年3月21日,东陵马兰峪镇举行万人公开审判,王绍义被当场枪决。

竟陵老照片

例外的是一位名叫田大华的盗墓贼,他参与了竟陵的盗墓活动。

盗陵前,他威胁说,盗陵后,我什么都不要,除了“九龙玉杯”。偷走之后,他找到了“九龙玉杯”,让他得到。在调查过程中,他带着玉杯逃跑了。后来他找人办了事,如果把宝物带回来就能保住性命,他终于交出了“九龙玉杯”,人民政府也没有枪杀他。

清东墓主神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15 06:00 , Processed in 0.09284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