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郦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讲座:探索诗词背后的中国精神与历史渊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904
发表于 2024-11-27 14: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12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李波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博士,《百家讲坛》讲师,《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文化嘉宾,受邀为南京师范大学华北大学丹阳校区带来讲座为我院师生主讲《兴趣与兴趣——诗歌背后的中国精神》。

❉❉❉❉❉❉❉❉❉❉

讲座现场

李波教授从袁枚的诗《苔》开始,层层推进,讲述了南京师范大学绥园校区的前世今生。李波教授指出,早在1740年代,袁枚就在绥远公开招收女弟子40名,这比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女学堂的建立早了近100年。李波教授风趣地说:“南京师范大学有一个重要的前身,就是金陵女子学院。作为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它的所在地就在绥远,袁枚最早招收女学生的地方。你以为这不是缘分吗?” ”。李波教授还现场演唱了袁枚的《苔》,声音温暖甜美,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随后,李博教授谈到了陆游、辛弃疾等人。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个主题,并雄辩地引用了其他资料,引导观众游走在古典与现代之间。他以诗歌为媒介,精彩地领悟了中国精神。教授不仅充满了古典诗词的优雅,而且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讨论思想深刻,例子生动、幽默。观众全神贯注,沉浸其中。在与观众的问答环节中,李波教授用他的内涵和幽默赢得了满场掌声和巨大认可。

最后,李波教授向我校17、18年级借书最多的前十名学生赠送了自己的签名书。李波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你发现文化家园,沉浸其中,相信你会爱上它、爱上它、受益匪浅!”



♡♡♡♡♡♡♡♡♡♡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回顾讲座,李波教授从诗歌走向生活,引导我们沿着诗歌的意境去了解自己的志向和兴趣,探索诗歌背后的中国精神。追随王先生的脚步,我们终于体会到诗歌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同样,诗歌的精髓也包含着我们建立自己的世界所必需的“中国精神”。

学院团委新媒体中心

文/王晨

图/韩雨浩、孙佳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07:39 , Processed in 0.0631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