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巡检机器人-机房机器巡检人员工资-机房机器巡检人员工资
刮风时机器人能精准检测铁轨各种数据,下雨时机器人也能精准检测铁轨各种数据,还能节省一半成本;机房巡检 AI 机器人的导航精度误差小于 20 毫米……在“新基建”浪潮之下,人们会思考 AI 机器人到底能去做哪些事情,会不会抢人的饭碗?从 6 月 11 日开始的京东数科“产业 AI 公开课”将焦点聚集在《新基建来了,AI 机器人准备好了》这一话题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副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韩永文,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经管学院教授朱岩,京东数科智能机器人业务部总经理姚秀军等业内专家,从产学研的角度对 AI 机器人基于新基建背景下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度探讨。京东数科自主研发的机房巡检AI机器人
https://img1.baidu.com/it/u=493781187,355155712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0&h=500
新基建的背景之下,像能源、交通这类传统“基建”以及数据中心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场景痛点,比如传统人力成本较高,工作内容较为繁重,精度作业的安全以及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等。而 AI 机器人的相关产品和服务能力,也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爆发期。要依据中国国情进行有计划、有规划的思考,而非一概地以机器人来替代产业发展。谈及 AI 机器人的角色时,韩永文指出,在未来国民经济发展领域的重工作场景如铁路巡检等、大工作场景如深海勘测等、险工作场景如矿山勘探等、难工作场景如救灾抢险等,使用机器人既能够提升工作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又能够有效地替代人力所无法做到的部分,然而对于一般性工作,不建议让机器人来跟人们“抢饭碗”。
京东数科自主研发的铁路巡检AI机器人
朱岩指出,当下人工智能的效用存在被夸大的情况。机器人应当成为人类的杠杆,在应用机器人的过程中提升人的价值,而不是去替代人类。在新基建这种面向企业(To B)的产业领域,AI 机器人可以加大应用力度;然而在面向消费者(To C)的领域,则需要谨慎使用,因为它对于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对老百姓生活的改善作用是有限的。
https://img0.baidu.com/it/u=1711117029,40107458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7&h=500
京东数科对 B 端场景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在轨道交通领域,自主研发了多款 AI 机器人;在数据中心领域,也研发了多款 AI 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同样研发了多款 AI 机器人。姚秀军以机房巡检 AI 机器人和铁路巡检 AI 机器人为例,说明了 AI 机器人能够提升生产运营的自动化水平,也能够提升生产运营的智能化水平,还能够帮助产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AI 机器人将依托具体的产业场景,与 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融合应用,从而快速成熟,接着会大规模推广应用,这样能极大地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也能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以机房巡检 AI 机器人为例,它具有自动巡检的功能。它还能进行人体追踪与跟随。并且可以进行数据识别与分析。它能够实时监测机房环境信息。也能够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还能监测设备温度信息等。它可以在平均 30 秒内完成单个机柜的巡检。其检测准确率达到 98%以上。SLAM 自主导航精度误差为 20 毫米。与人力作业相比,机房巡检机器人大幅提升了运维效率,也增强了机房的稳定性。铁路巡检 AI 机器人在铁路场景中能够达到测绘级的检测精度,还能按照预设线路自动行进,实现障碍物的识别以及远程遥控等功能,并且可以对各种影响车辆通行安全的指标进行智能测量等操作,这样就使铁路工人从高危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有助于保障轨道交通安全,同时还能节省 50%的铁路巡检运维成本。
朱岩针对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链、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这一问题,特别强调要重视机器人的底层技术研发,要加大机器人在中小学的通俗化普及教育,以提高年轻人的理解和参与度。一方面要在传感器等硬件领域进行基础创新,另一方面在底层操作系统的软件领域更要实现自主可控的国产化和开源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