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5-4-21 09:40:09

商业化英语-商业化英语翻译-英语商业用语有哪些

前几天,有一位同事在办公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以往所说的逛马路,现在不能再那样叫了,得叫做 city walk。记者听到后,话语中透露出一些嘲讽的意味。

二者明显不同!记者在杭州见到 city walk 爱好者和组织者费曼(化名),他加大音量进行解释,“city walk 最为关键的是其偶然性,逛马路本身就是单纯地走路呀,哪会有这样的吸引力呢。”

不少安利热门路线的短视频这样解释其含义:在城市中无目的地漫步,遇到绿灯就直行,遇到红灯就转弯,通过徒步去感受城市那鲜活的生命力,去寻找那些宝藏小店以及独特的市井气息。

当下社交平台中,这是热度较高的关键词之一。某旅游平台的数据表明,今年 6 月,最受年轻人喜爱并追逐的旅行方式就是 city walk。

敏锐的生意人已经从中发现了商机。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意味着财富密码。这种时兴的旅行方式,会成为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吗?

费曼(最右)和city walk爱好者们。

爱好者的逻辑

https://img0.baidu.com/it/u=2387851566,96918813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4

5 月中旬,费曼在短视频平台首次接触到 city walk,他觉得这很浪漫且有意思。他迅速构思出一套完整的活动方案,先选定一个起点,接着按照到达顺序进行排号,每到一个路口就依据号码顺序猜拳,谁胜出谁就可以决定接下来的行走方向。之后,身为英语培训教师的他又开发出“英语版”,规定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只能说英语。

定了规矩后,费曼担任主要执行者和监督者。例如,在英语版的活动中,倘若有人不慎开口讲了中文,费曼准备了一把小水枪,会朝他喷些水,以此作为惩罚。在他的观念里,这套规则蕴含着人生哲学的意味。在决定方向时,若有人忍不住给出建议,他会说“你闭嘴”。而费曼会毫不迟疑地回应道“这是赢的人才拥有的权力”。他会对猜拳胜出的人说,你可以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这就如同你的人生一样。

费曼认为,city walk 本身蕴含着人生哲学。他曾走到过德寿宫,德寿宫虽是“网红打卡点”,但他之前从未听闻过。他很喜欢宫殿的名字“重华”,因为这让他感受到了宋朝文化的高度。他还走到过一条不知名却十分漂亮的小巷子,那里的建筑风格极具江南古韵,且未经商业开发,居住的都是原住民。他走进过一些稍显破败的小庙。曾有茶室偶然让他进入,并且索要了高价。他感慨道:“人生就是这样,很多无法掌控的事情,我们只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在接触 city walk 之前,费曼的旅行方式与现在不同。他会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把社交平台上的信息都翻遍,向相熟的朋友请教。并且,他一定会走遍所有值得打卡的地方。而 city walk 这种方式与他之前的目的性几乎完全相反。费曼察觉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了。上个月,他前往泰国清迈进行旅游。这是一个 6 天 5 晚的行程。在出发之前,他没有做任何功课。而是到社交平台上去“摇人”。每天他都能认识一个新的陌生旅伴。他的游玩方式是遇到什么人,就跟什么人一起玩;遇见怎样的风景,就欣赏怎样的山水。

city walk途中。

商业化的可能性

采访那天下午,费曼在九溪开展了一项活动,此活动基本免费。报名的人数总计 9 个。约定的时间到来后,有 4 个人在集合点等候,有 2 个人正在路上,其余的人爽约了。其中有人是因为记错了时间,有人是临时接到了面试通知,还有人则是因为天气太热。

为避免频繁遭遇“放鸽子”的情况,费曼提前收取 10 元押金,而英语版活动则需 20 元,只有人到场才予以退款。同时,参与活动的人需要购买一份保险,每人 2.9 元,保险期限为一天,这样做是为了分担费曼作为组织者所面临的风险。这是一开始就确定好的“游戏规则”。然而,部分对此感兴趣的人在得知要交押金且要买保险后,简单咨询了一下,便没有了后续的回应。

https://img2.baidu.com/it/u=2071191952,399530571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记者向费曼提出把 city walk 进行商业化的提议。前些年这种活动形式就已经兴起了。大家在一名专业讲述员的引领下,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前行,一边逛马路一边讲述故事,重点在于对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等方面进行深度体验。今年这个概念在社交平台上被重新赋予了意义,更加充分地放大了自由和随意性。市面上已出现各种形式的专业运作尝试。其中一种形式接近于旅游产品规划师,另一种形式则更像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者。

很多人认为,city walk 必须具备纯粹和公益的属性。费曼发起 city walk 的最初想法是满足社交需求。他性格比较外向,很擅长与他人交往。只是为了寻求乐趣,他在今年 3 月从宁波搬到杭州居住,每周五到周日会回宁波上班。今年 4 月和 5 月,他一有空闲就会参加杭州周边的爬山活动,每周大概爬三四次。如果没有社交空间,我会感到很难受,那种感觉就如同被关起来坐牢一般。对于费曼来说,见见人、说说话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空气和食物对人们的重要性一样。

费曼刚到杭州的时候,体验过付费的城市漫步。那天晚上他们夜游大运河,一群人从运河边的某个广场开始出发,接着沿着大运河持续行走,整个过程中没有人说话。之后费曼才察觉到,那场活动可能是相亲活动,领队一直着重强调,让大家抓住机会,多增进彼此的了解。“或许是因为交了钱,整体的气氛特别不一样。”

从商业角度来看,city walk 不占优势。记者曾在社交平台关注过类似活动,其价格每人在 25 元到 40 元之间,通常每场招募人数不超过 20 人,集中活动时间约为 3 小时,路线设计为 10 公里,组织者会提供领队服务、小点心和水。仔细算一下账,举办一场这样的活动筹划起来很费功夫,最终只能盈利几百元。另外,活动收费之后,参与者对组织和策划方面有了要求和期待。然而,city walk 很难实现差异化,也难以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服务。

更重要的是,流量在某一时刻很火热,但往往是短暂的。费曼明显地感觉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为相关话题推送流量。他平时所发的短视频,播放量只有几千,而近日关于 city walk 的内容,却能有 20 万人观看。费曼说:“这或许是平台在‘捣鬼’,每隔一段时间推出新的话题,以此产生新鲜感,维持用户的黏度。”热度消退之后,大家会产生审美疲劳。到那时,想要参与其中的人数想必会大幅减少。如果把它当作正经生意,恐怕很难维持下去。

即便不挣钱,费曼仍打算多组织几场活动——纯粹为了好玩。

city walk途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商业化英语-商业化英语翻译-英语商业用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