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低谷到自我理解,来访者小鸠的自救之路
访客小久 | 作者|编辑
|图片来源
实习期间我遭遇了人生的低谷。
当时作为大公司的实习生,我每天面对着巨大的工作量,经常通宵工作,繁琐的人际沟通,最多6个小时的通勤时间,以及毫无回报的反馈。
一切都让我难以承受,我感觉我的心很痛。
更可怕的是,我发现自己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放眼望去,无论多么美丽的风景,都是一片灰暗。
过度的身体疲劳和持续的精神疲惫时刻折磨着我。
当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时,我开始尝试各种自救的方法,比如看书、向朋友求助、寻求心理咨询……
后来我意识到,也许我应该关注的不是“你怎么了”,而是“你经历了什么”。
当我明白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明白了我现在的处境。
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来分享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如果你也陷在痛苦的环境中,难以挣脱,或许我的故事能给你答案。
令人垂涎的工作
这让我很郁闷。
那时候我想跑,但是又不敢跑。
这家公司是我一直向往的行业领先企业。
我不甘心失去这么一个让人人都羡慕的好平台,失去这么一份看上去光鲜亮丽的工作。
并不是没有人尝试过改变这种情况。
比如,我会在晚饭时间给父母打个电话,抱怨一会儿,或者聊聊家里的一些事,打完电话之后,我的心情确实会好一些。
但挂了电话之后,我还是要一个人面对无尽的工作。
我也尝试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发泄我的沮丧和无聊,但最终我失去了很多粉丝。显然,没有人喜欢负能量。
从此以后我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3个小时。
连续36个小时没睡觉后,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于是到某知名三甲医院的心理科寻求帮助。
但医生听完我的讲述后,第一句话就是:“你能在那里工作真是太好了!真让人羡慕!”
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来错地方了,所以我离开了医院,医生诊断我患有中度焦虑和抑郁症,还给我带了一盒安眠药。
回去的路上,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试一下心理咨询怎么样?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打开手机预约了。
第一次咨询时,我非常紧张。
虽然听说辅导员很友善,能够体谅你的感受,但是你面对的毕竟是一个陌生人。
走进问诊室,发现房间的布置非常温馨,灯光、色彩、物品的摆放都给人一种简洁、舒适的感觉。
向我走来的人是一位女辅导员。
她长相很温柔,说话也很轻声,第一次见到她,我感觉如沐春风。
我首先说了自己对于未来方向的迷茫,所以辅导员决定跟我一起回顾一下过去的经历,帮我理清一些线索,明确方向。
于是,我开始回顾自己的一些成长经历,而在这个过程中,她就静静地听我说。
在我说完之后,她问了我一个令我非常难忘的问题:“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在讲话的时候会使用攻击自己的语言?”
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我一愣,然后我恍然大悟。
我赶紧回想了一下自己平常说的话,发现自己几乎每天都在下意识地贬低自己。
例如 -
“我真的很蠢”
“对于像我这样懒惰的人来说”
“我的生活太悲惨了”
https://p6-pc-sign.douyinpic.com/tos-cn-i-0813c001/okl4DGzBIAwICxHAEeAj5AAzA9fryDNwcguzah~tplv-dy-aweme-images:q75.webp?biz_tag=aweme_images&from=3213915784&s=PackSourceEnum_SEO&sc=image&se=false&x-expires=1714924800&x-signature=s6ayfm3KZiKBByA54AHUz8zuGSc%3D
“我只是为了好玩才做的,它太垃圾了”
“为什么只有我一个废物?”等等。
咨询师继续说道:“自嘲可能是完美主义者挽回面子的一种方式,因为太过追求完美,他们害怕不完美,所以他们先自我批评,避免受到他人的批评。”
我恍然大悟。
是啊,我不断用贬义的话语攻击自己,不就是因为害怕批评吗?
我的父母总是希望我在各方面都比别人优秀,他们夸奖我的时候喜欢说我“很聪明”,却从来不关注我的努力。
所以,我渴望给自己打造一个完美的外壳,在各方面都做到最好,甚至连自己都被欺骗了。
直到我意识到,当我在某一方面没有天赋时,我会因为无法实现不切实际的目标而自甘堕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变得越来越害怕受到批评,并且对自己越来越不自信。
那天我突然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心理咨询。
如果不是辅导员的开导,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明白:人无完人,事实上,我也可以不完美。
做不成好孩子
将被抛弃
辅导员还引导我谈论我的感受,并帮助我回忆童年时期的类似事件,以追溯我恐惧的根源。
我从3岁起就长期独自在家生活。
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照顾我,本来把我送到托儿所,但被托儿所里的小朋友打了头,就再也没去过。
后来,我还没到法定年龄就被送去幼儿园,但是因为我讨厌幼儿园,不喜欢和别人在一起,所以我很少去。
总的来说,我在幼儿园呆了不到一年,其余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家玩。
幸好我知道了什么是危险,父母也渐渐放心让我一个人待在家里,我很享受独处的时光,但代价就是我不知道该如何与人相处。
我几乎没有过亲密的关系,与人的交往也往往很肤浅。
当我和某人已经成为朋友时,我会悄悄地退出,因为我发现这段关系并不符合我的期望。
在听了我的故事后,辅导员问我是否曾向朋友表达过我对他们的不满。
我果断的回答说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因为我怕说出来会伤害到别人。
咨询师又问我:“你是否认为,当你指出朋友的问题后,你的朋友会感到受伤而离开你?”
我再次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咨询师:“我是否可以理解为你在人际关系中缺乏安全感?”
毫无预兆地,“安全”二字突然涌入我的心头。
我一直以为自己只是在家庭关系中缺乏安全感,却没想到这也影响了我与外界的互动。
我继续向辅导员透露更多秘密。
我从小就经历过家庭暴力,别人父母吵架可能是按次数来算的,而我家是按年数来算的。
那些悲惨的场景多年来一直刻在我的身心之中。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偶尔会自己阅读一些心理学书籍,但书中的一些观点也让我感到困扰。
因此,当我讲完家暴的具体情况后,我忍不住问了咨询师:
“按照阿德勒的观点,家暴本身不应该对我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是家暴的记忆塑造了今天的我,所以这是我自己的问题,对吗?”
咨询师告诉我:“但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童年时期被欺负的人会遭受严重的心理创伤。所以我觉得把我目前的一些经历和问题归咎于家庭暴力是合理的。”
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得到了救赎——我现在的处境是合理的,我没有必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随后,咨询师一步步带领我,从回忆童年如何与人相处,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再到追溯到原生家庭……
我对这些关系的探索使我发现,这些看似独立的部门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
在原生家庭里,为了生存,我拼命讨好大人,要求自己优秀。
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总会下意识地隐藏真实的自我,用完美的外壳去取悦别人。
我在探索和治愈的过程中,也失败过好几次。
回想起我所遭受的暴力、成年后艰难的人际关系、对工作的焦虑、对未来的恐惧,一种深深的无价值感涌上心头,痛苦的浪潮涌上心头,我无法抗拒。
https://i2.hdslb.com/bfs/archive/c483dde1a06db0c6213a6be0b1584b6a3e9b1679.jpg
每当这时,我总会热泪盈眶地看到一个坚定的身影,一直在我身边——
我的辅导员一刻也没有放弃我。她说:
“当你重新审视过去时,请记住,无论发生过什么,你还活着,你存在,因此你有价值。”
“我们会没事的。慢慢地,一步一步,一步一个脚印。”
我喜欢这个不完美的自己
不久之后,我就下定决心辞去那份实习工作。
因为通过心理咨询,我明白了应该尊重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既然这份工作让我很不开心,甚至影响到了我的健康,那我就没必要留下来浪费自己了。
当我厌倦的时候,我允许自己离开。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一些变化:我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
后来我进入了另一个我曾经渴望实习的行业。
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我仔细评估了工作氛围,果然,进公司后的人际关系让我每天都很开心。
但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写第一稿感觉有如登天一般困难。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到网上搜各种好词好句,用各种花哨的形式来掩盖自己文笔的不足。
这一次,我选择面对自己的缺点。
我把一份完全原创的稿件交给了编辑,结果也几乎和预想的一样:编辑给了我很多修改建议。
但我却感到一种解脱——我终于不再隐藏自己的缺点,终于可以轻松地面对不完美的自己。
那次修改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虽然需要修改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因为我已经找准了问题所在,所以每次修改都能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当看到自己的文章经过反复打磨后问世时,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表的。
后来我把签名改成了“只要有进步就好”,提醒自己不用再追求完美,只要有进步就是巨大的成功。
我不再强迫自己总是微笑或说“是”。相反,在我说话或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会问自己此刻的感受,是不舒服、好奇、生气还是快乐。
现在,我敢于对朋友令我不舒服的要求说“不”。
或许改变的路还很长,但我已经下定决心,尊重自己,接受自己。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归功于这次心理咨询之旅。
如今,当我的朋友遇到情绪问题或者心理疾病时,我总会建议他们去寻求心理咨询。
我们都需要给自己更多的允许和宽容。如果你自己无法解决问题,就向他人寻求帮助。把问题交给专业人士,用专业的方式解决问题。
当你愿意迈出改变的第一步时,改变就已经发生了。
-结束-
很多困扰人的心理感冒,都是因为内心的某些部分没有放下、没有完善造成的。
在改变发生之前,我们常常需要弄清楚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有时,因为太痛苦,无法面对和对抗,我们会下意识地选择逃避。它就像身体里有一根刺,暂时拔不出来,所以我们故意忽略它,但它却一直都在。
不要责怪自己。面对和接受都需要很强的心理能力。如果你想治愈创伤并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你可以尝试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也许,一次简短的咨询就足以扫清多年来积累的迷雾。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顾问,我们向你推荐一位:
来自鹏鹏
丛鹏鹏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业10年,服务时长超过3108小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丛老师擅长运用人本主义方法、表达艺术治疗、萨提亚疗法、催眠疗法等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困惑、自我认同、成长探索、抑郁焦虑、亲密关系等问题。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可以找丛老师倾诉,丛老师为了鼓励大家寻求帮助,特意开辟了5个半价咨询名额,原价600元/次,现在只需300元。
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