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0|回复: 0

南京江北新区扬子江智慧中心项目:智能塔吊助力工地高效运转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379
发表于 2024-9-30 21: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扬子晚报9月30日报道(记者刘丽媛)以往,司机必须在数百米高的塔机控制室等待地面信号工作人员发出“准备”、“请求主钩”等指令。 ”和操作前的“钩升”。施工现场如今已是另一番景象。在南京江北新区长江智慧中心项目现场,两台智能塔机正在有序作业。塔吊控制室内空无一人。操作员在地面,通过手持定位器可以将物料准确输送到相应点。

长江智慧中心项目位于江北新区浦镇街道以北、浦滨路以东,东至规划道路,南至丁香河路,西至浦滨路,北至规划道路。是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项目由二层(部分三层)地下室、四座百米塔楼、两座裙楼组成。塔筒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主要功能包括市政办公、商务办公、配套商户、公寓、市政智慧城市管理等。指挥大厅等



效果图

“目前项目已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40%的材料需要使用智能塔机。”中建三局第一建筑工程公司项目负责人陈浩介绍,长江项目自2023年10月投产以来,智能塔机每天可完成40-50台交货,“高峰期”日处理量可达100吨,80%的物料转运由智能塔机完成。”

如此巨大的塔机如何在地面平稳、有序、高效地作业?陈浩解释说,主要方法是通过在塔吊上安装雷达和摄像头传感器来建立全球地图。地图中的所有 3D 信息均经过定位和校准。通过地球物理坐标系的统一,手持仪器利用定位技术实现工作区域厘米级定位。信息被发送到塔上的主控制系统。 “但前提是通过塔机臂架的旋转和扫描,获得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摄像头图像。点云拼接后,形成塔机工作范围内环境的数字模型,可以用于自动驾驶过程中的路径规划和自动避障”简单来说,它是通过在原来的塔吊上安装智能设备,利用智能AI技术,明确界定工作区域,形成施工现场地图模型,然后使用手持设备控制塔上的控制系统来规划臂架的运动。和路径。



陈浩表示,系统利用安装在车下的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结合AI算法,识别挂钩和悬挂物的目标,并计算挂钩、悬挂物和悬挂物之间的动态距离。周围的物体。当距离小于设定值时,达到安全距离时,减速或停车,确保安全作业。而且,安全员还可以通过操作控制台的监控,实时观察吊钩及周围情况。此外,地面联动平台还会显示重量、风速、扭矩、高度、风向传感器、防碰撞、禁区状态显示等数据,手持仪器操作者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实时了解、手机等终端。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一个看似复杂的系统的操作比传统塔式起重机的操作还要简单。工作人员(如司机)经过培训合格后即可操作,大大降低了塔机操作的技能要求。而且塔吊司机不需要每天来回爬塔。他可以完成塔下工作区的吊装工作。塔机利用率、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显着提高。

陶尚工校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05:01 , Processed in 0.4103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