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反传统与爱国运动的深刻联系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393
发表于 2024-11-29 07: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选东等人发起的一场“反传统、反儒家、反古典”的思想文化运动。曾接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教育)创新、文学革命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是指五四运动后1917年初至1919年期间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这场文学革命首先是由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发起的。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生的一场运动,以青年学生为主,有广大民众、公民、商人等阶层参加。它采用示威、请愿、罢工、暴力反抗政府等方式,以“五四雷”的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联系: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感化了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从根本上奠定了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和思想源泉。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前后,五四文学革命的理论和思想呈现出更加鲜明的反封建色彩。



扩展信息

五四运动的起因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出驻华外国军队、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然而,尽管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巴黎和会却拒绝了中国代表。要求,实际上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后,北京学生愤怒不已。学生、商人、教育界和众多爱国团体纷纷呼吁,谴责日本的无理行径,要求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在此情况下,和会代表就山东问题提交声明,要求归还中国对山东德租界和胶济铁路的主权,废除二十一条条约等非法条约。

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签订《同盟国与对德参战国和平条约》。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人民的呼声,于1919年6月28日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国及参加国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和平条约》,仍然限制了德国对山东的控制。权利转移到日本。

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如此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签字仪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23:51 , Processed in 0.5874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