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0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答疑系列:解析中曾根康弘言论与日本国际表现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587
发表于 2024-12-1 04: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园公众号推出“高中历史必修课一本教材问答”系列文章。敬请关注和期待!衷心感谢大家对中学历史教学园的支持!

【学习与思考之窗】

对于日本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你如何理解中曾根康弘的话?

回答提示:

解决问题的关键:分析中曾根康弘所阐述的本质目的,并用这个目的来串联日本近年来在国际事务中的诸多行动。

思路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回答这个问题时,要注意提出这个问题的思路要先联系实际问题,然后与中曾根的言论进行对比,找到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不过,相对而言,更便捷的做法是,先分析中曾根的言论内涵,推导出“日本正确政治力量”的目的,然后联系当前现实问题,进一步阐释中曾根言论的本质。在详细分析数据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条件——世界经济力量”、“方法——增加话语权”、“目的——政治力量地位”。

回答提示:鉴于《思想引领》中的详细分析,我们仅提醒大家日本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的诸多表现,具体了解较为简短。

①日本成为政治强国的步骤:

内政:日本国内1947年和平宪法修改浪潮。

军事方面:2001年9/11事件后,日本政府以反恐名义通过了《反恐特别措施法》; 2003年,它利用朝鲜半岛核问题通过了“三项紧急法案”,其中规定,在日本发生可预见的袭击、武装袭击的情况时,首相可以直接下令动员自卫队。 - 国防军、警察和地方政府部队不召开内阁会议,并采取“先发制人”的战争方式。自卫队将从“防御”转向“进攻”; 2003年,《支持伊拉克重建》还通过了《特别措施执行法》,并于年底向伊拉克派兵。这是日本首次在战争状态下向外国地区派兵。日本在行使“集体自卫权”上取得突破,开始从“依靠其他国家建立世界秩序”转向“虽然有风险,但必须参与和参与” “维护世界秩序”阶段;日本安全保障会议和日本内阁会议还决定建立导弹防御系统,使日本自卫队具备进攻和防御能力,并对《防卫计划大纲》进行了大幅修改。提高自卫队武器装备的攻击能力和远程能力投入能力。

外交:因“竹岛”(韩国称“独岛”)主权问题,日韩关系恶化;日俄因北方四岛主权问题关系黯淡;钓鱼岛问题困扰中日关系发展。

文化教育方面:日本文部科学省批准的“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撰的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美化侵略,引起民众极大愤慨。亚洲邻国。

② 关于日本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005年5月,日本、德国、巴西和印度组成的四国联盟向联合国会员国散发决议草案,呼吁增加包括上述四个国家在内的六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根据相关规定,成为常任理事国需要获得191个成员国2/3多数票以及全部5个常任理事国的批准。但由于中国等国的反对,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问题无果而终。日本新安倍政府表示将继续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日本的许多外交政策和态度引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反对:日本首相频繁参拜靖国神社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遗留化学武器问题;慰安妇问题; 2006年,全球2012万中国人民联署请愿,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探究学习总结】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是如何形成的?

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认识和把握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哪些新的政治力量,以及这些力量对两极格局的抵抗和冲击有何作用,从而体现多极格局的出现。世界趋势。此外,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在相互对抗中的衰落也应该被视为多极趋势出现的条件之一。

思想指导:多极趋势出现的条件:美苏两极格局下出现的政治力量包括西欧、日本、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苏联和美国实力下降。最终表明,新兴力量对原有的两极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彼此实力的增减中,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回答提示:

①西欧从经济联盟走向政治联盟,实力不断增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步实现“一个声音说话”,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追随美国的脚步。

②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迅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成为唯一可以在经济上与美国竞争的国家。在经济上,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者对立的局面。日本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开展“经济援助外交”,谋求政治强国地位,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联合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反对美苏霸权主义,攻击两极结构。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逐渐加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实力迅速增强,使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

总之,由于美苏的衰落以及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崛起,两极格局逐渐受到更大的影响。因此,在两极格局中,出现了政治力量多极化的趋势。

【学习延伸】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尼克松这段话的理解。

回答提示:

解题关键:本题考验的是综合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思路指导:学生应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回忆1960年代和1970年代美国和世界的综合情况,以此为背景理解尼克松的言论,并组织自己的答案。

回答提示:

尼克松的话更加准确地反映了美国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二战初期,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和军事最强大的国家。尤其是在核武器垄断时期,这一地位是牢不可破的。但由于越南战争泥潭的加深、与苏联的军备竞赛以及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美国的整体实力相对下降。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美国这两个昔日的盟友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追随美国的脚步。 。

此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不结盟运动关系密切,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苏联作为两极之一,当然仍然是传统强国。

尼克松运用发展视角,从经济角度分析世界形势的发展趋势,得出世界将向多极化发展的结论,为美国任期内外交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06:12 , Processed in 0.0597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