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0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前夕:陈春声夫妇与郑振满夫妇探访杨国桢先生,共叙师生情谊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817
发表于 2024-12-1 13: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帅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

2021年4月5日下午3点30分,这是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校庆的前一天。 1986级历史系博士生陈春生夫妇抵达厦门,从机场前往杨国桢先生家中探望。回仙游老家探亲的同年级同学郑振曼夫妇也如期抵达。

陈春生夫妇、郑振曼夫妇、杨国珍先生

品茶理论

在《浪声回响》的序言中,陈春生、郑振曼曾介绍他们与杨国桢先生的师生关系:

30多年前,我们都是刚从教的年轻教师,有幸师从傅以岭教授、杨国桢教授攻读明清社会经济史博士学位。 20世纪80年代中期,芙蓉园充满了学术理想和活力,让我们度过了难忘的学年。在老师的培养和鼓励下,那一代学习人文的研究生相对脱离了日常生活的“俗事”,他们的灵魂深处还保留着一些“文化寄托”的自信,因此他们也被对学术传承、文化意识和学科经验更加敏感。正是从那时起,我们才切身感受到杨国桢老师是多么博学、敏感、平易近人。杨老师给学生的教训,不仅是课堂上孜孜不倦的教导和严格认真,更是日常生活中、亦师亦友的提醒和启发。

十天后,4月15日下午,历史系1989级博士生罗宜兴偕同妻子从广州赶来。在留校任教的1988级同学张和平夫妇的陪同下,来到杨国桢老师家中拜访,并赠送了上海古籍出版社今年出版的图书。该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研究成果是《1127年至1900年的皇家铁都——佛山》。



当晚,1991级同学王日根也来到了宴会上,师生们共同回忆了过去的求学岁月。

在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传统中,厦门大学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中心。它是中山大学社会经济史传统中的孪生院校,但又各具特色。 1983年以来,傅以岭、杨国桢等人的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研究和唐明伟、叶先恩等人的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史研究均被列入国家社科计划第六个五年计划和第七个五年计划。该基金重点项目为青年人才提供学术平台和展示机会。攻读博士学位前,陈春生、郑振满、罗一星参加了福建、广东农村的田野调查,开始了华南研究的社会实践。

陈春生回忆说:“夜色较静时,耳边断断续续地传来海风吹来的无线电广播声,传到金门。有时我会到胡里山炮台,用望远镜眺望金门岛。那时的感觉现在已经难以用言语描述了,但我对金门岛还是有或多或少的熟悉感。”

骆逸星记得,听杨老师的课很轻松,笑声、骂声都被记录了下来。在写博士论文的日子里,“120天里,我每天从早上7点起床,一直写到第二天凌晨2点。我在房间里吃早餐和午餐,每天只下楼一次吃晚饭。每天晚上12点左右,夜深人静的时候,成群结队的飞蛾就会聚集到七楼唯一有灯光的房间里,在我写作的时候骚扰我。于是我总是不得不停下写作,起身与灯前的飞蛾搏斗,直到书桌上堆满了尸体,飞蛾也渐渐消失了。尽量少。”

他们还参加导师组织的科研项目和学术会议,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郑振曼回忆道:“1987年底,在叶先恩、杨国桢等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闽粤学者共同主办了‘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当时深圳的很多知名学者都来了,我们几个年轻人负责会务,会后我们一起编了一个论文集,还有“闽粤”这个词。学校”开始用于学术界”。



4月6日下午,学校百年校庆,陈春生参加人文学院“锻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精神”分论坛,并作《人文精神》主题演讲。地域历史与海洋人文”,深入回顾海天鹭岛研究经验。过去的美好时光。会上,陈春生向师生展示了一张老照片。

深圳会议后,《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编委会成立,叶先恩任主编。 1988年2月中旬,编辑论文征集工作会议在厦门大学召开。为了奖励大家的辛劳,杨国珍老师、翁丽芳老师作为东道主,在厦门南普陀普照楼设宴招待编委会成员。这张照片就是此时拍摄的。前排左起依次为刘宏(陈春生夫人)、叶先恩、翁丽芳、杨国珍、陈玉环(刘志伟夫人)及其儿子陈志平。后排左起依次为罗艺兴、叶小青(叶先恩之子)、陈春生、郑振满、刘志伟、戴和。 1991年,照片中的这些年轻人成为港闽粤学者合作的“华南传统社会文化形态研究项目”的首批候选者。后来坚持下来的四人是陈春生、郑振满、刘志伟、罗艺兴,因此被称为“华南四剑客”。这张照片可以说是“南国四剑客”的首次同框亮相。

陈春生于1989年3月通过论文答辩,郑振曼于1989年12月通过论文答辩,罗艺兴于1992年5月通过论文答辩。他们的博士论文分别是:《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和《明代》 ”。 《清代福建的家庭组织与社会变迁》、《明清时期佛山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分别于1992年、1994年修订出版。中山大学康乐源撰写的《后记》森大学同名专着中,陈春生回忆起在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情景:“傅先生当时病重,但仍奉献出最后的生命。”正是在他最后两年的努力培养中,我开始运用有效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社会经济史研究,并开始关注传统农村基层社会的研究。他的学术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傅先生的开阔视野和渊博的学识体现在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他的学识和对年轻人的宽容理解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高尚的品德。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师的魅力傅先生去世后,杨国桢教授继续指导我撰写与本书同名的博士论文。他审阅了论文大纲,逐字修改了草稿。 ,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修改建议。本书就是以这篇论文为基础的。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扩展。”他在郑振满博士论文第一章序言中指出:“本文的选题、研究和写作过程是在实践硕士易凌教授杨国桢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的。”如果说这篇文章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两位导师教会了我很多。”罗宜兴回忆说:“读博之前,我收集了两大箱几百万字的研究资料,我把这些资料都搬到了厦门大学,时不时地研究一下,最难忘的是教授。杨国桢对学生的恩情 1983年,杨国桢教授给学生讲授的本科论文《明清时期佛山炼铁业初探》发表在《 1983年第4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这是学生们从事学术研究后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其学术意义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1989年,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形态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经过三年的努力,我的学术关注点也越来越广泛。我的老师翁丽芳女士曾笑着说:宜兴,我听到了。你的校园生活很丰富,而且你还是舞王! “所有这些关怀技巧都让我很高兴!同学们感触很深,更加努力。 1992年,作者完成博士论文《明清时期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该论文于1994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杨国桢教授亲自为这三本书的出版撰写序言。 ,成为早期南国研究的重要著作,洛阳纸一度价格昂贵。

198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陈春生一直在广州中山大学工作。历任历史系副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院长,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副院长。现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着有《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信仰与秩序——明清时期粤东及台湾民间神灵崇拜研究》、《地方故事与民族历史——汉江中下游社会变迁》.郑振满一直在厦门大学工作,历任历史系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着有《明清福建家庭组织与社会变迁》、《乡镇与乡村——多元视角下的闽台传统社会》,主编《民间信仰》和社会空间”与陈春生。毕业后,罗宜兴博士历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山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现任广州东方唱片董事长研究所。着有《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佛山北狄文化研究》、《明代佛山社会经济》、《清代佛山社会经济》、罗逸星在他的新书《帝都铁都:1127年至1900年的佛山》序言中说:“近年来,作者在历史体系下展开题材。杨国桢教授开创的中华航海文明,发现了广东海外贸易、佛山市船舶采购制度和广炮、广炮铸造等重大课题,填补了佛山历史研究的空白。”

时光飞逝,时光飞逝。 “南国四剑客”的青涩岁月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激励着后来的南强学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04:38 , Processed in 0.0615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