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0

张怡春副教授领衔教学团队,推动现代汉语语法和修辞在线课程发展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814
发表于 2024-12-1 22: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讲好老师的故事——向身边的老师学习

张宜春,盐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江苏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和研究。研究、出版专着、教材2部,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省高校哲学社会基金、学校教学研究项目5项。

由张宜春、陈国华、秦亮、蒋莉等老师领衔的《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学》为省级在线公开课。目前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放,服务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大学、伊犁师范学院。等待近 50 所大学的课程。

春天温暖,鲜花盛开,一切都充满生机。当前疫情防控仍不能放松。网络课程启动以来,盐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一春带领教学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探索。为此,我们特意采访了张一春老师,为我们带来“榜样的力量”。

///////////////////

Q1:张先生您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您有何感想?你的假期有何变化?

A: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方面,我很幸运地完成了2019年《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学》课程的录制和上线工作。另一方面,因为课程发生了变化。从“线上线下混合”到纯线上,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给我们的教学团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一个外在的表现就是我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不仅要在网上和同学们互动,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我还用诸如.虽然形式比较粗糙,但教学效果反馈良好。



疫情带来的教学变化让我不断反思。我们的课程教学不仅要有Plan A,Plan B,甚至Plan C;我们不仅要不断钻研现代汉语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比如动画制作等,可以用线下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线上的虚拟教学场景,未来某一天虚拟教学人物的设计。

这次疫情期间,我和同学们无法面对面交流,但奇怪的是,我感觉我和同学们的关系比以前更深了,我们“走”近了。学生们可能也会觉得,老师晋升“主播”不容易。网课的学习、课堂笔记的展示、思维导图的制作、项目的报告都做得很精彩、很漂亮,尤其是在中国的大学MOOCs中。这个平台的展示,为盐城师范大学增添了光彩。外省的老师对我说,盐城师范大学的学生怎么这么优秀啊!比他们的学生好多了。我觉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

Q2:我想了解一下我们的MOOC设计思路,与其他专业相比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A:优点是教学团队完全在线,反思教学设计。

在线教学的不确定性需要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

在线视频学习不宜一次性安排太多或太长,题目设计不宜太难,导致PC或手机上的学生失去探索的兴趣和动力;讨论的话题不宜太老,应尽可能与当前疫情影响的人群和人群相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设计感高,学生遥不可及。教学设计的目标必须落地、生根、发芽。它反映在语法和修辞课程中。就是说学生要通过课本阅读、思考、讨论,积极探索词性、句法问题,主动提笔。解决问题,实现阅读与实践的衔接和融合。

///////////////////



Q3:那么张老师对同学们有什么建议和期望吗?您可以在这里提交,我们会给您诚实的反馈。

A:我希望通过这次疫情防控期间特殊的学习经历,让我们每个同学,特别是新生,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大学的学习之路到底是什么?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养成独立探究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结尾

一场疫情让无数人揪心,但有一种力量温暖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让我们向优秀的老师学习,锐意进取,我们终将相聚在美丽的盐司!

图形|互联网部

编辑|网络部 朱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04:16 , Processed in 0.4412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