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0

大麦网风波不断:周杰伦、五月天演唱会票务代理背后的高业绩与争议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545
发表于 2024-12-2 09: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快到财经(ID:)

都说名正言顺的人很多,但像“大麦网”这样不断动乱的网站确实很少见。

作为周杰伦、五月天、林俊杰等大量演唱会的票务总代理,尤其是现在演出市场快速复苏,大麦网可以说处于“食物链顶端” ,享受对的时间、地点和人。

就在近日,阿里影业发布了2024财年业绩,同时还披露了其收购的演唱会票务平台大麦网的运营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阿里影业营收50.36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大麦贡献近30%。大麦网本财年净利润约为11.6亿,换算成平均每月利润近亿。

▲图/阿里巴巴影业财报

然而,在高业绩的背后,大麦网近年来却时常处于漩涡中心。今年3月,广东的娟女士发帖求助。她花了980元买了一张歌手演唱会的门票。由于父亲突然去世,她无法参加音乐会,申请退款也遇到困难。

胡安女士说,经过多次沟通,达麦要求她提交死亡证明,证明父亲已经去世,但她遗憾的是“即使有这些证明也无法退还”。

5月,“黑猫投诉平台”发布了网友求助。王先生抱怨说,妹妹原本买了6月1日周杰伦长沙演唱会的门票,不幸的是,妹妹因意外去世。

王先生表示,见到周杰伦是姐姐一直以来的心愿。他希望为妹妹完成这个心愿,于是向大麦网申请更换主机。尽管王先生按要求出示了死亡证明和账户注销证明,但仍被大麦网拒绝。网拒绝了。

不仅如此,大麦网还因“一票难求”而在二级市场以更高价格购票,人为造成供需失衡和高溢价。此外,大麦网还多次因“柱子票”、“火车票”、“阶梯票”等座位问题引发争议。该公司还因退款政策不一致而受到中国消费者协会和江苏省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的谴责。

一方面,它的收入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它的声誉却在下降。负面新闻充斥的大麦网似乎有两张面孔。

01

升到风的顶端

月收入过亿,业绩爆炸

走“黑红”路线的大麦网,其实一开始就有王炸的手。

大麦网的业务原型源于快递业务。 1999年,主营北京同城快递的“小红马快递”创始人曹杰意外发现,某客户的发货量突然猛增,而且他发货的产品全是机票。热播剧《恋爱的犀牛》。

曹杰很快抓住了商机——卖演出票。您只需在演出前与演出公司协商佣金,拿到门票后直接出售门票即可。未售出的部分还可以退还给演出公司,因此不需要占用大量资金,也不存在积压的风险。

正如他所说,曹杰很快联系了几家演出公司,大麦网的前身“中国票务在线”成立了。后来,由于带有“中国”字样的品牌无法申请品牌保护,2010年正式更名为大麦网。

21世纪初,数字音乐开始腾飞,一个新的演出娱乐市场正在重构。实体唱片销量下滑后,线下演出成为歌手和唱片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走在前列的大麦网再次抓住了机会。



曹杰率先开发了移动二维码技术。观众成功购票后,可直接凭手机信息入场,一举填补了“网上售票”的空白。

趁热打铁,大麦网一直在紧锣密鼓地研发自己的票务系统、快速配送系统等相关技术。在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大麦网凭借便捷的购票方式和正规的渠道,成功成为票务市场第一。

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大麦网销售额达到13.5亿元,市场份额超过60%。 2017年,大麦网被阿里影业以12亿全资收购,成为阿里巴巴主要娱乐业务板块之一;截至2018年,易观分析数据显示,大麦网App月活跃用户数超过市场排名第二至第五的玩家数总和。

与大麦网的良好势头相对应的是国内演唱会市场的蓬勃发展。 2023年国内演出规模将达到903.46亿,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千亿大关,前景一片光明。

寡头效应下,越来越多的表演者聚集在大麦,一些稀缺演出资源的独家票务合作自然落入了大麦手中。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大麦网将自己定位为现代娱乐产业服务商,业务范围包括演唱会、话剧、体育赛事等。虽然大麦网看似越来越强大,但其核心问题是它不生产表演,只为表演者充当“搬运工”。

简单来说,大麦网本质上是一个演出平台的销售渠道。它更多地扮演着服务角色,并不拥有实际的“门票权利”。演出门票的价格仍然由主办方决定,主办方控制着门票所有权、演员、场地等资源。大麦网卖多少张票也要看主办方的想法。

这也为大麦网与消费者的矛盾埋下了导火索。

02

一票难求,黄牛加价

大麦网被骂成热搜话题

2023年7月,“黄牛连续两张周杰伦演唱会门票要价15万”的话题成为热搜话题,大麦网被推上风口浪尖。

原因是,周杰伦天津演唱会门票已于7月18日开放。据大麦网平台显示,大麦在单一平台上发布了本次天津演唱会门票近13万张。售票共四轮,四轮均在30秒内售罄。 。

然而奇怪的是,抢票结束后,这场演唱会的高价门票很快就在二手平台上泄露出去,而且都是在不同地点发售。最终,连续两场进价2000元的演唱会门票售价高达15万元,前三排的价格更是高达近20万元。

争议尚未平息。 7月24日,“十年之约演唱会”线下门票在大麦网开售后也秒售空。球迷们还没有回过神来,却看到二手平台上有大量门票被泄露。门票原价500至2000元之间,前五排单次价格提高至50万,第一排门票价格提高至50万元。甚至高达200万元,足够在二三线城市买一套房子了。

所有门票都正常发售,但至少99%的人抢不到。难度与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但二级市场上可以看到大量的优质彩票。最重要的是,这种情况在大麦网上很常见。无论是NBA比赛,还是各种明星演唱会,都是“一票难求”。想要观看,只能付出“天价”。

无数次“巧合”发生后,忍无可忍的消费者开始质疑大麦网的运营机制,认为大麦网根本没有门票,甚至认为黄牛是大麦网的“二级代理商”。

为了打消粉丝疑虑,大麦网多次表示将努力打击黄牛。比如,逐步收紧平台购票政策,先将任意选座改为实名购票,后又升级为“强实名制”。大麦还利用阿里巴巴风控引擎平台拦截刷卡请求。



但这些措施并不能说服消费者。有网友表示,大麦网并不是唯一的出票渠道。根据行业规则,工作票和赠票将占所有票数的20%,20%将保留为反增票。这样一来,留给票务平台的门票只能公开发售60%。

由于大麦的纸质门票不限制相互交易,这些非公开销售的工作票、礼品票、赞助票也会默认流入黄牛手中。虽然大麦网不应承担全部责任,但它也并非无辜。

更让消费者不满的是,针对线上房源的情况,大麦网推出了候单功能,但收取了6%的手续费。 “割韭菜”、抬高价格的嫌疑顿时增加。

对于大麦网来说,也有“难言之隐”。作为“搬运工”,打压过多会影响主办方的出勤率。大麦网的核心业务是为主办方提供演唱会的安保、检票等服务。在实名认证方面,还是要听主办方的。消费者在权衡意见后,就变成了被动者。

即使大麦网被骂得很惨,但这并不影响它能赚大钱。反正下次消费者还是会来抢的。更让消费者沮丧的是,不仅买不到大麦网门票,退票、换票更是困难。

03

退票和换票变成拉锯战

大麦网黑名单排名第一

“霸王条款”、“强迫消费”、“冷血僵化”成为近年来扎根大麦的标签。

2024年4月30日,家住河北保定的刘先生在大麦网花费655元购买了5月21日五月天北京演唱会的门票。购票后,刘先生不慎摔倒,骨折。骨,无法参加音乐会。是的,所以我向大麦网申请退款。按要求提交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后,大麦网仍拒绝退款。

▲网友提供的照片

目前,刘先生订单的购票状态仍为预售,主办方尚未出票,不影响门票的时效性。沮丧的刘先生选择将这件事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网友纷纷分享自己的“血泪经历”,大麦的声誉跌入谷底。

一波接着一波。 5月21日,贵阳王先生称,姐姐原本购买了6月1日周杰伦长沙演唱会的门票,但姐姐因故去世。王先生希望为妹妹完成这个心愿,于是向票务平台申请换票。观影的人被绑了起来,没想到却陷入了拉锯战。

反复的谈判让王先生身心俱疲。即使按要求出示了死亡证明和户口注销证明后,达麦仍然强行要求妹妹亲自去(简直荒唐)。事件曝光后,大麦在热搜上被骂。人们越是能够同情王先生,就越会反感大麦的“刻​​板、冷漠、无情”。

迫于舆论压力,大麦深夜发布道歉声明,并协助办理免费退款。不过,即便是这个“来之不易”的解决方案,依然无法让王先生实现妹妹的心愿,而实现这个心愿应该也没有那么困难。

据大麦APP介绍,大麦的退款服务主要为“有条件退款”和“不支持退款”。看似还有修改的余地,但事实并非如此。在APP中,退/换货规则主要出现在商品页面的地址栏下方和支付页面的“服务”小栏内。您需要点击它才能查看详细规则。部分活动会在产品页面的“详情”中列出。 “将取消和更改规则放在”部分。

然而这些提示并不起眼,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隐藏”。很多消费者在购票时并没有留意这些小字,也没有收到弹窗提醒。一旦购买门票,大麦就会以任何理由以“特价商品”为由拒绝购买。

如今,黑猫投诉平台已有4万条针对大麦的投诉:从付款到申请退款仅需两分钟,却收取50%的收款费;因家庭变化或身体原因申请退款时,必须出示相关证明,但仍被拒绝;同一场演唱会不同城市的退款规则不一样……排在娱乐票务领域黑名单之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04:52 , Processed in 0.0664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