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威高集团:从创新中崛起,打破医疗器械行业垄断,降低患者负担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096
发表于 2024-12-2 15: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创新先锋·山东优秀企业家访谈|威高陈学利:创新都是被迫的

经济导报记者 杜阳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批量采购,进一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这不禁让人们关注山东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威高集团。刚刚荣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的威海威高国际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高”)原董事局主席陈学利直言,批量采购可使医疗器械价格降低80%。原因之一是国内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和不断创新打破了国外垄断。

事实上,从举债2.5万元创业,到拥有80多家子公司、3家上市公司,不断打破行业垄断的威高,凭借不断创新,一路走到了今天。回顾公司的创新发展之路,陈学利不禁感叹:“创新都是被迫的。”

单纯的模仿是没有未来的

20世纪80年代末,刚刚起步的威高遭遇重大挫折:发往大连客户的20万只输液器被全额退回。

产品为什么会被退回?或者是因为质量达不到标准。 “针进去了,割破了血管,还有渗漏。所以这个产品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回忆起当时的情况,陈学礼说道。

时间来到2010年初,公司初具规模的威海威高决定进军手术机器人领域。但当时,手术机器人“赛道”上已经出现了实力雄厚的先行者。 “美国的达芬奇绝对是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如果你抄袭的话,你就等着挨打吧!这会侵犯别人的专利。”陈学礼说道。

这两个跨越二十年的决策背后,是威高清晰的发展脉络:创新。 “公司成立时,我们的工人100%都是农民。一来我们没有资金,二来我们没有人才,更不用说专家了。”陈学利说,“所以我们只能广交朋友,找到专家,为公司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1990年代初,威高与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等单位“敲开了合作之门”,建成了全国第一个一次性输液器标准化生产车间; 2012年,威高集团牵头与天津大学合作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腹腔镜手术辅助机器人系统开发”立项。

“创新是被逼出来的。”陈学礼感叹道。

给人才提供实现理想抱负的舞台

时间又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有人经常去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参观。此人生意不大,但喜欢和事务所里的专家谈理想、谈未来、谈格局。

这个人就是陈学礼;对他来说,理想、未来、格局不仅仅是对待员工的说辞,而是威高真正的创新实践。

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威高建成了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标准化生产车间。然而,单一的输液器无法支撑威高的发展,因此陈学利正在思考创造别人没有的产品。产品创新自然需要更多的人才。

幸运的是,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最终被陈学利的诚意所感动,于1999年在长春成立了威高医用高分子研究中心。次年,时任该所聚合物应用研究室主任的尹敬华来到威高担任兼职总工程师,开创了国内科研人员到企业挂职的先例。

尹敬华的到来,直接带动了静脉留置针原材料硬管和软管的国产化;目前,中国每5支静脉留置针中就有1支来自威高。

如今,全国有100多名院士担任威高的技术顾问。威高还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等15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并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建立了30多个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威高每年都会拿出销售收入的5%以上作为研发经费。

凭借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和大量的研发投入,威高不仅对传统输液系列产品进行升级,还建立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引进心内介入、骨科、血液净化等领域的专家,向高科技内容产品迈进需要生产力和附加值。

“仅仅给予人才尊重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给他们真正实现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陈学礼说道。



随着产品变得更好,医疗水平也会提高。

2002年,陈学利赴美国洽谈项目。当时,由于美方负责人第二天要接受心脏支架手术,谈判暂时终止。当时我国心脏支架还依赖进口,每一个售价5000美元。出于好奇,陈学利一起去医院亲眼目睹。

结果整个行动只花了两个小时,第二天继续进行的谈判也没有耽误。这件事给陈学礼带来了极大的震惊。

“这么简单的手术,为什么支架能卖到几万元呢?”他决定研发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脏支架,并前往多个国家寻求技术。后来,经过一系列反复试验,威高自主研发的心脏支架终于在2005年上市,价格比国外低三分之二;而随着医用耗材集中批量采购改革的推进,近两年心脏支架平均减少量达到93%。

陈学利分享了一组数据:2021年,国内心脏支架植入量约为80万个,而中国本土产品将达到60万个,足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且通过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垄断,威胁高为节省国家医疗费用、减少患者费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什么心脏支架一开始卖3万到4万元?为什么?现在降到600到700元,为什么?”他对此进行了分析。 “首先,中国工厂已经做出了心脏支架,而且很优秀,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其次,将心脏支架放入血管现在是一个简单的门诊手术。医生的水平提高了,市场水平已经提高。”

然而,威高在产品创新的道路上并没有停下脚步。去年年底,上述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获得国内首张腹腔镜手术机器人产品注册证书。而且,它也是全球首个完成5G远程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机器人,这意味着医生可以在数百公里外远程为患者进行手术。

中国对外科手术的需求最大。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0亿元。 “如果企业不带头,他们的产品就没有市场。”陈学礼说道。

[对话|利国利民,最终利己]

经济导报:首先祝贺您荣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作为一名企业家,您如何理解“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

陈学礼:时至今日,威高一直依靠创新来发展、生存和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威高的今天。

我认为创新的意义就是创造别人没有的东西。对于创新的理解,我认为首先是一种责任。作为一个厂长、一个经理、一个所谓的企业家,必须要有责任意识、对自己负责、履行好责任。这意味着要把创新作为一个不懈的目标。实施。我认为企业必须有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创新理念。

经济导报:当前的疫情和各项政策变化会对企业产生哪些影响?威高如何回应?

陈学礼:国家现在实行医疗器械和药品带量采购。质量一定要高,价格一定要便宜。医疗器械下降了80%以上。那么这个时候,想要生产、研发、创新,谈何容易呢?因此,如果你没有别人没有的产品,你就无法赢得市场。目前临床医疗器械7300多种中,威高已经生产了1000多种,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未来一旦推出新产品,数量和质量都会得到提升,从而保证威高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带量采购的推进,外资企业将进一步腾出市场,医疗器械的价格将进一步降低,质量将进一步提高,老百姓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实惠,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才能在这个行业盈利。只有造福国家、造福人民,最终才能造福自己。

经济导报:作为“山东省优秀企业家”,您如何理解创业?

陈学礼:企业家没有创新理念不行,但没有创新理念和意识不行,没有创新业绩不行。没有产品,你如何证明你的创新有价值?

1988年威高白手起家,为何能得到中国社会的认可和关注,并在中国医疗行业和医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我们制造产品。我们的产品被患者使用,并被医生认为安全有效。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是永无止境的,知道你有什么责任。现在我从事医疗器械工作,我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在自己的行动中履行自己的责任。我一定要脚踏实地、脚踏实地地做事。我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做出优秀实用的产品。

经济导报:威高为何提出“三心”价值观,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学礼:企业要有自己的向心力,要有自己的文化。当时,根据我们行业的特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良心,因为我们是在救死扶伤,我们不应该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应该追求质量最大化,这就需要良心。如果你不诚实,你就没有朋友。



经济导报:对于培养青年企业家,您有什么经验或建议吗?

陈学礼:我们在培养自己的企业家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无论是集团、分公司、子公司,都要为他人做出榜样,带头做出表率。对于干部来说,从我1988年加入这个公司、创办这个公司到现在,我给大家提出了六点要求。作为干部,一是要有判断能力,二是要有决策能力,三是要有组织能力,四是要有判断能力。要有指挥能力,第五是控制能力,第六是协调能力。

【陈学礼本人】

陈学礼,1951年10月出生,山东威海人,中共党员。

1974年,陈学礼被任命为威海市王家勤村党支部书记。这也是别人称呼他“陈书记”这个名字的由来。

38岁的陈学礼成为田村镇福利院院长。为了给福利院创收,他向镇里借了2.5万元税收周转资金,创办了国营山东威海医疗器械厂第一个分厂,这就是威高公司。前任。

1998年,威高进行企业改制。在陈学利的多次动员下,部分员工多轮投资1400万元发起成立威海医用高分子有限公司;他还认定“威高是全体员工的责任”。 ”这个“规则”。

2001年初,一场大火烧毁了威高新建的厂房。在员工的鼓励下,大年初三,陈学利带着600多名员工异地建厂。当年威高不但没有亏损,而且销售收入还同比增长。 37%。

2009年,陈学利所在的威高集团在开发了210项自主专利后,迎来了医疗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2年,威高正式进军手术机器人领域,并于去年底获批。

2021年,威高完成了领导班子的更替。陈学礼对他们的期望是秉持良心、真诚、忠诚的“三心”价值观,“开拓创新、务实巩固”。

2007年,陈学礼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山东省慈善标兵、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等荣誉。

【公司简介】

威海威高国际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陈学利利用2.5万元税收周转资金创办的生产一次性输液器的小工厂。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和药品,同时发展建筑、金融等产业。占地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拥有80多家子公司和3家上市公司,员工超过3万人。威高致力于发展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国货替代进口,将中国人民的健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与国内外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开发行业领先的产品。

目前,威高医疗器械、药品已拥有1000多个品种、20万多个规格。拥有专利1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00余项,其中30余项被列入国家级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 100多种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高端输液耗材、聚砜膜透析器、骨科材料、预灌封注射器、留置针、输血耗材等多项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树立国内第一品牌,以更低的价格为国家节省3000亿元以上国家。

公司将发展的最终目标放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大力支持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开展威高光明行动、威戈爱心工程、威戈无障碍爱心、威戈生命接力工程等活动,已累计捐赠物资物资超过10亿元。疫情期间,累计捐款超过6000万元。

2015年以来,威高连续多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荣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工业奖、全球杰出绩效企业、全国实施先进典型企业荣获优秀业绩等荣誉,并两次荣获中国质量奖。奖项提名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9 00:29 , Processed in 0.0606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