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人民文学投稿与退稿史:李敬泽、宁小龄、徐则臣的编辑历程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662
发表于 2024-12-3 07: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写作史几乎就是一部投稿《人民文学》的历史,甚至是一部被《人民文学》拒绝的历史。 《人民文学》的编辑中,拒稿的三位编辑是李敬泽、宁晓玲、徐泽臣。

我给李靖泽投稿的时候,还没有网络,所以每次收到李靖泽的拒稿,我也收到了他的拒信。通常是一页,五六行字,还有一个大签名。内容总是简明扼要,直接指出稿件的问题,不拐弯抹角。很多时候,李靖泽的拒绝信就像一面镜子照着恶魔。他发现了我隐秘的一切,并试图向公众隐瞒。每次收到这样的拒绝信,我都会盗汗,不是因为我收到了拒绝信,而是因为我对拒绝信印象深刻。



李敬泽后来当了副主编、主编,我就开始给宁晓玲投稿。此时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我的邮箱里还存着几封宁小灵的拒绝信。在我的印象中,宁小玲的拒绝信比较粗鲁、激烈,而且往往含有一定程度的仇恨,只能劝你转行。当我收到他的拒绝信时,我的心情远比李靖泽还要沮丧和绝望。与宁小灵相比,李敬泽就显得有些仁慈了。后来我认识了宁小灵,并和他喝过几次酒。他喝的酒不多,直到微醉才喝。如果他说他不喝酒,别人就不会强迫他喝酒。他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似乎是用笑容来完成拒绝。果然,事后回忆起他的笑容,我总觉得那其实是一种冷漠,一种“人民文学式的冷漠”。李靖泽和宁小灵放在一起看,差别并不大。前者善良冷酷,后者冷酷善良。

宁晓玲当上副主编后,我又开始给徐泽臣投稿。我和徐泽臣都师从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所以我就成了徐泽臣名义上的师兄。当我向他投稿时,我显得不那么紧张了。是的,不过徐则臣本身就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不紧张是假的。徐则臣对待稿件通常有三种态度:一是直接说“我喜欢”;二是直接说“我喜欢”。二是没有态度。即使出版了,他也绝不会说好坏——在这种情况下,我估计,作为一个编辑,他认为可以出版,但作为一个小说家,他可能不领情;第三,当然,稿件会被拒绝。他和作者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同情情结。他会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说一些策略性的话,一两句话,点击就到了。另外,即使有些稿件被拒,徐则臣仍然会说:“我喜欢这个稿件。”



我是一个成长缓慢、作品匮乏的作家,但我仍在写作。我能坚持写到今天。仔细想想,“人民文学”或许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偶尔出现在《人民文学》就够了,我有信心继续写下去。因此,我要从心底里感谢《人民文学》和《人民文学》的每一位编辑。有你在,我就继续写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23:25 , Processed in 0.0588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