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跨界医疗圈热点:人工智能与连锁诊所,社区医疗的未来展望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671
发表于 2024-12-4 15: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以来,跨境医疗圈最热门的话题除了人工智能之外,就是连锁诊所。一是线上最热的技术,二是线下最新的商业业态。 “无足轻重”、没有商业价值的社区医疗仍然很少受到关注。

然而,杭州创业软件有限公司(.SZ,以下简称创业软件)董事长葛航却不这么认为。他表示,任何行业的生态系统或生态链中,链上的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商业价值;最重要的是,用工匠精神做好、做深、做强。过去十年,创业软件只专注于一个核心——社区医疗,这一初衷在未来十年也不会改变。 “过去20年,大健康生态的薄弱环节是社区医疗和健康管理;创业软件坚持整体布局,在这个基础环节上下功夫。未来十年,如果我们继续专注就我们的初心而言,社区医疗可能超越你的想象。”

医改+社区医疗,重塑行业机遇

2017年是创业软件公司成立20周年。截至目前,这家2015年上市的公司在深交所总市值约为84亿元(截至4月5日收盘)。 1997年成立之初,创业软件的前身位于杭州的一个角落。当时,杭州市政府将全市医保接口信息化项目交给了创业软件。由于这是全国第一个实施医保信息化​​的省会城市项目,受到了全国的关注。因此, 走向了全国。

创业软件的另一个关键机会是2006年承接的上海市闵行区社区卫生信息化项目。时任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局长、现任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的徐苏希望结合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链接的是公民的个人健康档案,涉及政府关心的慢病管理和公共卫生。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为此,徐苏多次前往创业软件考察、交流。葛航在这方面做出了最大的决心。在闵行卫生局没有财政预算的情况下,他派出公司30多人到上海,投入四年时间研发社区医疗信息化建设。 “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挫折,也有一些团队成员离开了,但我相信医改的未来在于社区医疗,这才是创业软件应该做的事情。”葛航说道。

2007年,闵行社区医疗信息化初步完成,50万居民的电子个人健康档案入库。到2017年这一数字扩大到200万。以信息化为基础的“闵行模式”引起了卫生部的重视,成为当时国家医改办公室和卫生部的双示范基地。此后几年,各地卫生部门共3000余组来闵行学习考察。



创业软件以此为契机,向全国数百个城市推广社区医疗信息化,不仅覆盖上海、杭州、苏州等江浙地区,广东、深圳等省市也与创业软件全面签约或已经在实施相关项目。 “当时我的竞争对手都在做大做强并上市,而初创软件正在试图建立一个社区。”葛航表示,“2013年10月国务院文件中明确列出的医疗行业大数据,具体列出的健康档案数据、居民健康卡、电子病历,实际上就是闵行模式推广的成果。”

其中,广东省中山市的“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运营项目”被称为“中山模式”。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已基本接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打造居民健康门户、健康中山APP、预约挂号平台等应用。创业软件希望将中山项目的“项目建设+加盟”模式在全国推广。

2015年5月,创业软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2017年3月,创业软件公告称,上一年度营业收入5.49亿元,扣除非合规扣除后的净利润5189万元。

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医疗服务

医疗是一个政策敏感度较高的行业。基本医疗是我国新医改的盲点和难点。分级诊疗凸显了底层系统完善的紧迫性。信息化是破解基本医疗效率问题的关键。当所有的成本和收益都清晰可见在数据面前时,动奶酪的基本医改就有了事实依据。

葛航透露,创业软件十年坚持社区医疗信息化,目前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技术标准方面,创业软件参与了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结构和数据标准、电子病历基本结构和数据标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方案。研发编制规划等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和规范。

葛航表示,社区级数据互联互通不再是问题,不像各大医院之间的信息孤岛一时难以打破。近十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悄然完成了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社区医疗信息化各项标准的制定。每个家庭的健康档案都是统一的模式,后台一致,包括:三块数据——医院病历数据、社区医生公共卫生数据和居民自行填写的健康管理调查问卷。不久的将来,基因数据将逐步加入到这个庞大的基础数据体系中。

葛航认为,医疗信息化不仅仅是拥有数据库那么简单。在创业软件主导的社区医疗信息化平台中,社区和公共卫生系统的数据都是基于个人健康记录、可操作的数据系统。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云平台,连接社区基层医疗与医院并不困难。这也符合新医改的方向。 “社区医生管健康,政府管医保。未来,大医院的专家将接受患者的分级转诊。”

此外, 还参与了保险公司的发起和设立。 2016年7月,创业软件公告拟投资金额不超过1.05亿元,参与设立长寿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未来,基于对社区医疗和社区医生的深入理解,我们将尝试适合基本医疗和家庭健康管理的保险产品,形成与保险相连的闭环。葛航认为,商业健康保险必须与线下服务相协调。单纯通过互联网来深化和拓展健康保险是不可能的。 “只有居家健康管理保险才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才能持续发展。 ”



2016年6月,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提出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2017年要达到30%以上,对重点群体进行承包服务。覆盖率将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民,与居民形成长期稳定的签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全覆盖。在政策推动下,行业对家庭医生的愿景有共识,但现实却“不吃香”。对于这一点,葛航坦言,市场对家庭医生、社区医生的认可还有一个过程,“至少还需要三年的时间”。

亿嘉健康建设中

近年来,葛航先后前往欧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了解医疗行业,最终确立了未来的发展战略——全面布局健康医疗。

以患者为中心,以医院和医生为关键,是很多互联网医疗创业者的共识,但葛航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互联网医疗的“最后一公里决战”在于家庭。谁控制了社区医生、家庭医生,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也就是说,家庭医生是最终打造互联网业务的关键,包括慢病管理、疾病预防、儿童成长等看似不起眼的社区医疗服务。”

基于对行业前景的了解,葛航进军医疗服务领域,投资成立了一家健康管理公司——深圳市亿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嘉健康),该公司与通过创业软件。

创业软件与亿嘉健康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创业软件专注于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亿家健康专注于家庭健康服务,基于互联网云平台和移动技术连接医生和居民。总部位于深圳,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设有多家分支机构。 。该平台已聚集全国约30万名家庭医生,计划五年内发展到50万名家庭医生。目前,试点已从上海闵行扩大到南京浦口区、浙江杭州市、广东中山市、北京朝阳区、武汉黄陂区等城区。

亿嘉健康的成立也与BAT大规模进军医疗领域给行业带来的紧迫感有关。葛航表示,BAT在C端的实力不言而喻,那么他的机会在哪里? “一甲仍然以个人健康服务为主,通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提供家庭健康管理,与BAT既竞争又合作。”他说。

葛航对基础医疗的理解不仅仅是从商业价值的角度。他说,做社区医疗,首先要站在政府的角度考虑服务老百姓的需求。首先考虑如何服务人民群众的真正需要。随后,如果人们在基本需求之上还有增值需求,这将是一加未来的业务空间。他认为,医疗服务领域至少还需要3-5年的市场培育期,他对此有很大的耐心。

资料来源:健康点。本文部分摘自财新健康点与埃森哲咨询联合研究编写的《中国医疗信息产业公司市场回顾报告》。该报告将于近期向社会发布,敬请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23:53 , Processed in 0.5669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