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0

北宋宰相王安石书法作品书楞严经旨要卷:千年传承的书法艺术瑰宝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533
发表于 2024-12-5 14: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中有北宋宰相王安石的书法作品。一千多年过去了,书法的飞扬舞动的笔触依然令人惊叹。

王安石,字介甫、半山,又名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他以主持维新、文学成就闻名于世。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擅长书法。苏东坡曾说过,书法“不可学,不可学”。米芾说他学习杨宁的风格,黄山山古说:“近代士大夫中,景公有古人的气质,但不正直,但他的文章很有表现力。”

王安石《行书楞严经精要》纸本 29.9×119cm 上海博物馆藏

这件国宝名叫《楞严经精卷》,是王安石生前一年所写。王安石有两次坎坷。晚年居金陵中山,带领弟子着书立说。晚年心灰意冷,迷恋佛教。他抄写这段经文,只是为了求得内心的平静。他将此作品藏于保宁寺内,并未广泛宣传。

王安石行书《楞严经要义》

《冷眼静之要》中的每一个字,都如指尖一般。字体接近楷书,略带行书痕迹。墨色淡雅,点画清新苍劲。全文布局有“渡风雨”之势。虽然线条很紧密,空白也很少,但没有杂乱的感觉。 。细细品味作者的文笔,看似漫不经心,但边边却透露出悠闲和谐的韵味。由此可见,王安石辞去宰相职务后,生活处于安逸安逸的状态,达到了闲适的状态。一代书法名家的声誉。



黄庭坚模仿王安石的书法到了不真实的地步;他声称是从王安石那里得到的;王安石得到了颜真卿的真意,却是偶然得到的。他的才华是如此之大。从李志一的评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黄庭坚对王安石书法的推崇之情。

蔡尚祥引述张景福的观点,似乎是对黄庭坚观点的注脚:“若不留意当初王宰相的书法,仔细一看,金宋之人刷子用得很好。”他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凭自己的想法,在书画上只能为所欲为。晚年尤工文。”“景公自作主张,不请工。然而,简单的简牍却如同大师、高人。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和鞋子,走在高高的马车和四匹马中间,但他们的目光已经落在了牛背上。”

他看似直爽,实则比别人高明。由于他行事果断,他的书法也流露出独特的个性,是不可模仿的。

王安石主持的变法,不仅得罪了当时太多的人,而且还成为后世发生变法与保守之争时派系斗争的工具。比如张居正变法期间,很多文人突然批评王安石,借古讽今。 。古人素来认为字如人,以字论人不耐、谗言,令人唏嘘不已。

经过历代保守顽固派的疯狂镇压,王安石的代表作所剩无几。目前公认的只有两部,其中一部就是《楞严经精卷》。从这部作品来看,确实如章般急切、直白,可见王安石的写作速度极快。但从审美角度看,它突破了保守的思想观念,具有以“意”取胜的独特个性。他的书法独树一帜,风格飘逸,这无疑是宋代沉稳书法中的一股新风。



“宋四家”领袖苏东坡曾盛赞王安石的书法:

景公主动做事,不请工。相反,他看上去就像一个高大的男人和一个得胜的学者。他的衣服和鞋子已经破旧,走在高车和四匹马之间,但他的目光已经落在了牛背上。

这足以证明王安石书法艺术的精湛,也足以证明《楞严经精卷》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至善书法

书法艺术,尽善尽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19:17 , Processed in 0.0593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