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富友支付三冲A股失败后转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上市进程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536
发表于 2024-12-6 22: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字|宁城缺

来源|

第三次尝试A股交易失败后,富友支付仍不肯放弃,将目光投向了港交所。遗憾的是,首次港股上市尝试失败,未能在规定的六个月内完成听证或上市,招股说明书自动失效。

不过,富友近期再次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此次,中信证券、申万宏源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

在本次更新的招股书中,富友支付重点阐述了收入结构、毛利下滑、工商税务意见、净资产偏低等问题。但对于是否获得主管部门同意,其并未给出明确解释。阐明。

话虽如此,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在线交易、移动支付的蓬勃发展,电子支付已经悄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支付业务也快速增长。在这个巨大的支付市场中,富友支付作为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与支付宝等巨头展开竞争。

富友支付在国内拥有多个支付牌照,是行业内少数同时拥有5张支付业务牌照的公司之一,与支付宝、银联商务、通联支付并驾齐驱。此外,它还拥有香港、中国和美国的支付牌照,是首批获得开展跨境支付服务牌照的公司之一。其实力不容小觑。

自成立至2024年6月30日,福友支付已处理TPV(支付总额)高达14.04万亿元,累计处理支付交易468亿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就处理的收单服务交易数量而言,2023年富友支付也将位居中国独立综合数字支付服务提供商排行榜之首。

然而,尽管业绩斐然,富友支付在市场份额方面仍面临支付宝等非独立数字支付公司的激烈竞争。同时,其业务结构较为单一,以“商家获取”为主,缺乏明显的创新和差异化。

此外,公司还面临净利润大幅波动、毛利率同比下降、违规多次罚款等风险。在支付行业严格监管的背景下,监管层对富友支付持谨慎态度。经历多年的富友支付上市之路尤为艰难。

01

几经波折,富友支付两度登陆港交所

福友支付是一家诞生于2011年的支付公司,其核心团队可谓是金融和互联网领域的“老人”。

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陈健在职业生涯中曾在深圳市合作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联等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留下足迹。高级管理人员张逸群还曾担任上海银商信息有限公司策划经理,拥有同样丰富的经验。

在业务方面,富友支付也是多方位,拥有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多用途预付卡、跨境支付等多项业务资质。富友支付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中小型商户、企业和金融机构。截至2024年6月,累计为460万客户提供服务。

在业绩方面,富友支付也可圈可点。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1.02亿元、11.42亿元、15.06亿元、7.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9%,呈现强劲增长势头。

其中,综合数字支付服务是公司的“摇钱树”,贡献了90%以上的收入,尤其是国内支付服务的商户收单服务,约占80%的收入份额。

当然,富友支付也在尝试多元化发展,数字化商业解决方案是其重要布局之一。该部分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SaaS解决方案和智能营销服务。尽管其目前对业绩的贡献有限,但这部分业务的收入份额从2021年的3.1%增加到2023年的5.3%。



然而,富友支付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早在2015年、2018年、2021年,公司曾三次筹备A股上市,但均以失败告终。今年4月,富友支付筹备第四次上市,并向港交所提交上市听证材料。

6月7日,证监会发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要求公司补充公司缺乏实际控制人的依据和合理性。此后,再无福友支付回复监管问询函的消息。

不过,这并没有阻止富友支付上市的决心。 11月,公司再次提交声明,展现了对资本市场的迫切需求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对于本次IPO募集资金,富友支付已经做好了计划。 35%将用于通过差异化的创新解决方案增强产品组合,30%将投资于技术平台和基础设施,以增强技术能力。另外15%将用于扩大支付网络并加深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10%将用于拓展海外业务、巩固市场地位和实施增长战略。剩余的 10% 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02

盈利下滑,富友为内忧外患埋单

回顾过去几年,外部环境对支付行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2015年,互联网金融、P2P行业回落,支付机构也遭受重创; 2018年,蚂蚁集团上市暂停,支付公司上市之路也受阻;而2021年,支付监管更加严格,疫情再次来袭。实在是雪上加霜。

然而,无论环境多么困难,不少支付机构仍在IPO路上奋勇前进。比如,今年3月,连连数码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树立了行业新标杆; 8月,现代金控也发布消息称将正式启动IPO;上海集汇将于10月完成第13期上市辅导。

说起来,国内已有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成功上市,比如拉卡拉、嘉联支付、连连数字等。不过,这些支付公司的业务都大同小异,竞争异常激烈。

以拉卡拉为例。其主要业务是数字支付和技术服务。 2019年上市时,股价为33.28元/股,市值一度达到387.21亿元。但现在呢?股价跌至19.52元,市值仅156亿。

富友支付的上市并不是那么容易。如今政策收紧,一些机构受到多轮监管询问,有的甚至收到大额罚款。还有一些则因为业绩增长不佳而受到市场质疑。再加上2024年IPO市场整体收紧,成功上市数量将比往年少很多。

我们先来说说支付行业的整体环境。近年来,我国支付行业发展迅速。 2019年至2023年,支付市场交易总额从4029.4万亿元增长至5591.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5%。但问题是参与者太多,竞争太激烈。支付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与领先企业相比,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品牌影响力,像富友支付这样的企业都存在巨大差距。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中国综合数字支付服务市场的TPV将达到247.3万亿元。其中支付宝、微信支付和银联商务占据75%的市场份额。富友支付呢?仅占0.8%,排名第九,行业地位弱势。

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行业标准的更新、新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不断涌现,未来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如果竞争对手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或更高效地推出创新服务,那么富友支付的收入增长和市场份额将面临危险。

说起来,富友支付在公司内部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从业绩来看,只增收入不增利润,净利润波动惊人。报告期内,对应净利润分别约为1.47亿元、7100万元、9300万元、4200万元。

这主要是因为富友支付控制成本、获客压力过大。为了吸引客户,在营销和推广上投入大量资源,导致获客成本高昂。销售成本也随着收入而上涨,近三年分别达到7.66亿、8.18亿、11.26亿,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从69%提升到75%。

更糟糕的是,公司来自大客户的收入自去年以来大幅下降。 2021年和2022年,来自前五名客户的收入仍分别占总收入的6.5%和6.6%。结果,去年和今年上半年,这部分收入分别下降到3.7%和4.4%。尤其是蚂蚁集团的营收贡献从1.4%下降至0.4%,对公司利润影响不小。

此外,毛利率逐年下降。报告期内,福友支付毛利率分别为30.5%、28.4%、25.2%、26.3%,整体呈下降趋势。



该公司表示,交易量的增加导致获取服务佣金的增加。不过,为了与渠道合作伙伴合作,其也优化了定价策略,给予部分渠道合作伙伴更高的佣金比例。这盈利能力也让人尴尬。 。

03

清算红利及合规风险突出

除了盈利能力下降之外,富友支付还因“清仓式”分红而受到外界质疑。

报告期内,该公司毫不含糊,四次慷慨分红。 2021年至2023年,分红金额分别为1.4亿元、2500万元、1.2亿元,每次均为实际现金支付。 2024年上半年,再发放4000万元。算一算,过去三年半,富友支付累计派发股息3.25亿元,占期内净利润总额的91.3%,比例不低。

证监会对这种清算式分红高度警惕,并有明确的负面清单进行管理。富友近三年支付的分红比例高达92.64%,远超证监会规定的80%红线。虽然港交所并没有明确表示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支付股息,但一些公司在上市途中却因为这一问题受到了监管机构的质疑。

更值得一提的是,富友支付采用轻运营模式,对资金储备要求不高。因此,大部分净利润落入了大股东的腰包。这种股利分配方式虽然让大股东笑得合不拢嘴,但却让公司净资产难以增加。目前,富友支付的净资产只有5.9亿,与拉卡拉的35.4亿相比,差距巨大。持续的高股息让福友支付在净资产方面的短板越来越明显。

除了分红问题之外,富友支付的合规问题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作为一个与金钱打交道的行业,合法合规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命脉。不过,富友支付在这方面却有不少“记录”。因涉嫌套路借贷、网络赌博等违法案件多次被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点名。中国人民银行也暂停了7个省份的收单业务,并多次因业务违规行为受到处罚。

尤其是与P2P平台的纠葛,让富友支付声名狼藉。过去,富友支付为这些平台提供支付服务,但随着监管收紧,该公司在2019年开始退出。但即便如此,富友支付还是与P2P平台发生了46起纠纷和诉讼。

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直接点名富友支付,指控其为违法平台提供支付渠道。这导致富友支付在行业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此外,富友支付近两年因合规问题收到多起罚款。 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披露,福友支付因未按要求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三项违法行为被罚款455万元。虽然这些罚款对公司来说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但却再次将公司的合规问题暴露在公众的视线之下。

看看富友支付的股权结构,同样令人担忧。公司目前无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分散。富友集团持股61%,其他65名股东持股33.36%。富友集团自身股权也高度分散,由53名股东持有(均为独立第三方及持股10%以下的股东),持股比例为74.93%。这一股权结构引发了证监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决策效率的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市场对福友支付的态度也显得相当谨慎。

早在2018年,宁波哲富和上海青怡就愿意以1.3元/股的价格收购股份,但到了2021年,价格已经飙升至10元/股。但此后两年,股价始终未变,公司估值陷入停滞。今年4月,宁波哲富、上海青怡以及部分个人投资者甚至选择退出,将所持股份全部转让给富友集团。转让完成后,福友集团持股比例增至61%。

富友支付急于上市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方面,上市可以提升公司形象,增强客户和供应商的信任;另一方面,上市还可以筹集资金,为公司拓展业务提供资金支持。

与A股市场相比,香港股市对外资和内地企业都相对开放和包容,上市门槛也相对较低。这对于富友支付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然而,上市之路并不平坦。市场竞争激烈,财务业绩必须优秀,合规问题不能出差错。

如今,支付行业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跨境支付日益普及。如果富友支付能够在这些新兴领域找到增长点,或许能够闯出一片新天地。但前提是它必须首先解决自身的问题,包括股息、合规和股权结构。

只有这样,福友支付才能在资本市场走得更远、更稳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19:28 , Processed in 0.7659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