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7|回复: 0

走出舒适区,善旅者在美国加州度假的20天心灵成长之旅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363
发表于 2024-12-7 22: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菲姐说

努力做一个好的旅行者。

一月底到二月中旬,我在美国加州度假了两周。

虽然我每天“马不停蹄”地在两个微信朋友圈分享更新,但到最后,生产“碎片”和“写完整的文章”是完全不同的。我已经20天没有写文章了,我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陷入了“舒适区”。现在又要开始写作了,感觉各种障碍,所以就用各种方式拖延。

然而,人总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无论第一步有多难看。当我们外出旅游度假时,一方面,我们想从日常的忙碌模式切换到更加轻松的“舒适通道”;另一方面,我们也想摆脱熟悉带来的舒适感,接触到从未见过的自己。 ,与“新”碰撞,通过陌生带来的一定“张力”,进一步认识、理解、应对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可以更好地看到自己,打开自己。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去游览景点还是深入当地的生活质感已经不再重要。这个差别只是“路径”的差别。最重要的是“在路上”本身。

我认为一个好的旅行者最需要的是两个好习惯,观察和思考;一个好的旅行者最需要两种思维和心态,不片面、不封闭,两者是密切相关的。旅行也是最有利于我们反思、打破原有思维局限的,这也是旅行的核心价值之一。

我从来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好的旅行者,但努力成为一个观察敏锐、勤于反思的好旅行者是我的追求和目标。

今天写的就是我这次旅行的一些琐碎的经历和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是第一篇文章。

说到走出舒适区,此行最大的挑战恐怕就是在美国开车了。

美国的铁路系统不如英国发达,无法与中国的高铁网络相比。如果你不是生活在人口密集、设施集中、公共交通系统发达的大都市,拥有汽车是生活必需品,否则出行会很困难。

我在朋友家住了两个星期。在南加州,开车出社区只需10分钟。环境非常好。远处有超市、电影院、餐馆,但都在步行范围之内。我想去参观好莱坞和比佛利。如果我不自己开车的话,除了叫Uber,基本上没有其他方便的办法。

于是,我到达的第二天,我和朋友就去租车了。在美国开车对我和我的朋友来说是一个挑战。我的朋友是个新手,上路开车很紧张。虽然我有中国驾照,但是十多年前的中国驾照太容易拿到了。我认为自己是道路杀手,从来不敢在中国开车。两年前,我终于买到了一辆好车。我在英国学了开车,拿到了驾照,但是英国是靠右行驶,靠左行驶。

美国的路边停车。有些地方,每个停车位旁边都有收费表。可以投币或者刷卡,非常方便。

第一天上路一定很紧张。我对一切都不习惯。甚至还有一个转弯,我不自觉地向左行驶。我在小路上开了来回两次,才敢在大路上开车。这一天主要是练习驾驶和熟悉美国交通规则。结果,我不小心把车开到了高速公路上。车流和速度让我紧张。

此前,在硅谷工作的西西侯提醒我,她不敢在洛杉矶开车,而作者余(于前进)则提醒我:

不要高估美国驾驶的文明程度。几乎每个人都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限速为 65 英里,但每个人都开车 75 英里。最重要的是遵循交通流量。如果你慢了,警察会认为你不正常……

所以,一开始我很害怕走高速公路。我很紧张,身边的朋友更紧张,因为她比我更珍惜自己的生命,哈哈。然而,现在车子已经上路了,已经没有退路了。此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冷静下来,集中精神,然后开车到最近的出口。

幸运的是,一切都很顺利。而有了这样的开始,接下来的两天也会变得越来越顺利。夜路、雨路全部畅通,也有高速公路,但每次行程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通过一次次的安全驾驶积累了经验和信心,也进入了新的舒适区。直到我真正开始在高速公路上长途行驶,单程连续行驶2个多小时。

那天,我先送朋友去好莱坞开会,然后开车去见两个朋友。晚上,朋友说不用我来接他了,另外一个朋友来送行,我就干脆开车去格里菲斯天文台看看美妙的夜景。 ,晚上我一个人开车回家了将近两个小时。这一天,我开车大概有六七个小时,经过这次行程,我在美国开车感觉非常有信心,也很舒服。

傍晚彩云下的格里菲斯天文台,图片来自网络

终于看到了著名的无敌夜景。这是我用手机拍的...

第二天,我开车去了亨廷顿图书馆,然后开车绕着比佛利山庄转了一圈。我已经敢开80英里了,开始到处超车,甚至敢进入最外侧的超车道。晚上回来的路上,正值上下班高峰期,我们遇到了堵车。我什至没有听导航系统的声音。我自己开车,一边看地图,一边走小路,让本来堵车的旅行变得非常有趣。结果我提前20分钟到家了。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想回中国试试开车了,哈哈。



亨廷顿图书馆是美国最著名的私人图书馆之一,藏有大量善本、善本、独特的书籍和手稿。我实际上还看过一本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书特别好看。这些手稿和古籍记录了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时刻。

所以,这就是我们走出舒适区的方法。最初,有些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有些其实是被迫的,这些都可以。重要的是,走出舒适区的第一步就是要敢于走出去。过程中一定要冷静、大胆、细心,并注意总结规律和方法。我们的潜力和适应能力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比如,我以前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方向感很好的人,但是在这次旅行中我发现我其实方向感非常好。

而一旦我们不断进步,获得了进步的信心和巨大的快乐,就会刺激我们想要突破、想要提高,形成一个非常良性的循环。

这次我清楚地发现我真的很喜欢开车,而且喜欢开快车。你知道,当我和我的英国教练学开车时,我不是一个好学生,被他批评了很多。以至于我竟然一口气通过了路考,这让他很惊讶。他觉得我们中国人真的很会考试……

所以,起点低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不断走出舒适区,享受挑战自我带来的紧张和愉悦。

尖端

关于在美国租车,我有几点建议分享给大家:

1、选择大型连锁企业。这次我们租的车是从(回到英国后发现英国也有一些)。据说是美国最大的,每5英里就有一个配送点。它还拥有另外两个子品牌。一旦出现故障,可以方便就近处理、寻求帮助。

2、中国驾照也可以在美国租车,但必须是英文版本,不偏不倚。

3、租车的费用分为车费和保险两部分。全额保险甚至比租赁费本身还要贵,但还是推荐。

4. 价格实际上是可以协商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因为我们连续租了两周,所以可以协商成交,经理最后给了我们一辆级别​​更高的车,一辆丰田SUV,按照最低级别的收费标准。

(PS。这次开大车,发现对于小个子女生来说,大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开,相反开起来更容易,更安全,视野也更好。我开过的车极其有限,但我想说的是,从来没有开过韩国现代,它像玩具一样轻,让你笑。我们开过一段时间后,是一辆现代。决定我们必须换辆车。看起来很容易开,但是车子看起来很容易开,感觉开着太不安全了……)

5、还车时,记得在外面找价格合理的加油站加满油。最低要求是将其填充至四分之三。如果没有填满,租车公司会以几乎两倍的价格来计算价格。燃气费。我是在还车的时候才发现这个问题的(还好我多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开车出去加满油。

6.租车自驾时,记得带上驾照:)

7、在美国开车,大家基本都是用地图。您可以设置避开收费路段。这样可以避免在收费路段行驶,因为往往只能节省五分钟。

旅行的另一个重大意义是它帮助我们认识并打破认知的局限性。

从本质上讲,我们所有人都是有限的、片面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不那么片面,尽量减少片面的程度,而这首先需要有一颗开放的心态,而不是固执、封闭。

我记得当我第一次落地时,我正在等 Uber 司机,并开始和旁边的一个中国人聊天。当谈到 Uber 的接载地点时,我不知道为什么谈话最终集中在出发层和到达层。这个中国小伙很自信地用“消息灵通”的语气向我介绍:美国所有的机场都是二楼出发层,一楼到达层。我当时就想,这不是常识吗?世界各地的机场都是这样。

我很有礼貌,什么也没说。但后来的经历让我庆幸自己当时没有轻举妄动。

因为飞去拉斯维加斯是为了见西西猴和于千金,看周杰伦的演唱会,所以从机场乘坐西南航空的航班飞往拉斯维加斯。结果我离开维加斯机场才发现他们的到来。它实际上与登机口是同一个入口。一出机舱,就看到很多人坐在那里等飞机。我一愣,以为自己走错路了。这是与之前任何一次飞行完全不同的体验,完全打破了我所知道的“常识”。

后来,当我从维加斯飞回机场时,发现出口和入口还是一样的。

我感叹自己的“故乡”,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我的一位师姐留言。美国很多机场都是这样的。

然而,我也很困惑。原则上,凡是能无障碍出去的地方,都可以无障碍进来。那么严格的安全检查有何意义呢?我不知道机场安检如何解决这个巨大的安全漏洞,但我认为他们应该有自己特殊的方式来达到安全目的。

这次经历很好地提醒了我,我应该更加谦虚,不要对我认为的“常识”过于自信。如果机场的出入口不一定都是分开的,那么可以合理地假设,到达层和出发层的设置不一定是全球相同的标准。

美国的另一个“意外发现”还包括他们的驾考管理。根据我在中国和英国的驾考经验,此类考试严格遵循预约报名制度,每次考试都需要缴纳一次费用。但在美国,可以到现场排队报名并当场参加考试,一次性报名费是参加考试的三倍。

也就是说,如果你当天排队参加考试,就可以连续获得3次考试机会。笔试结束后,当天就可以参加路考。

这个检查的速度和效率也是很快的。



事实上,美国驾照考试的难度门槛普遍设定得很低。加州笔试的内容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是非常实用的交通法规。不到一个小时就看完了,不像英国还有理论考试。驾考的结构、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相对来说更加复杂。在加州,对于移民来说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选择多种测试语言。这种降低难度的做法背后的原因并不难分析。这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没有车基本上是无法生活的。为了让最多的人群能够通过考试,自然是削繁就简。

然而,美国的交通事故发生率远高于英国和德国。像英国路考,因为要求比较严格,每天路考的通过率一直在40%以上。

美国是一个持枪合法的国家,所以我可以给大家分享另一个实用且特殊的经验。 (看过我朋友圈的读者请自动跳过这一段,哈哈)

当我在机场过安检时,一位女工作人员用检测仪仔细检查我的手掌。我很好奇,忍不住问这样检查是为了什么?她很友善地向我解释了如何检测枪支(弹药)。虽然在美国携带枪支是合法的,但是飞机上是不允许携带枪支的,所以这个方法会用来检测乘客手中是否持有枪支。

当时我想,我这辈子连枪都没碰过,反正不会有什么事,但警报却响了。

然后他们需要仔细检查我。一次很不一样的经历是,两位女保安在检查前提前仔细告知我:

他们会用手触摸我身体的哪些部位(比如胸、腰、胯部)。第二次深入检查的时间会更长,接触的部分也会更多。她问我是否需要去一个更私密的地方。空间检查一下,告诉你她的手是否重、痛,告诉她,她会更加小心。

虽然有程序上的尊重和规范,但她看起来很老,说话也有一种严肃和权威的感觉。她不像那位年轻工作人员那么随和,但这个时候也没有必要惊慌。照她说的做就行了。就是这样。

她让我辨认所有物品,然后叫来一名男工作人员仔细检查。打开袋子之前,她问我里面是否有锐器和其他物品。在此过程中,老妇要求我盯着检查员和我自己的物品,因为我的物品正在被检查,而她同时进行“搜身”。中间,她提醒我如果感到受伤就告诉她。 。

最后当然是没事了。这时,年轻的女工作人员好心提醒我,可能是因为早上涂了护手霜的缘故。有些牌子的面霜有时含有与枪相似的成分,所以会发出警报,所以下次进机场安检前最好不要在手上涂抹任何东西,通过安检后再涂抹。非常实用的经验。

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首先不要惊慌,所以提前到达机场也是有必要的,以应对这种突发情况。另外,即使他们说话很严肃,板着脸,也不用担心,这些都是例行检查。

同时最好保持微笑,积极配合。但是,如果他们告诉您不要碰任何东西,那就不要碰它。只需用手指即可识别。例如,他们要求我在仔细检查之前不要碰我的任何物品。

不过说实话,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听懂对方的语言其实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出国旅行确实需要具备基本的英语能力。嗯,这里应该插个英语学习广告,哈哈。

这篇文章只有4000字。其实在美国可以写的经历有很多,但篇幅有限,很难写得这么详细。现在想来,对于以后的旅行,还是把每天的行程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和记录比较好。当然,应该比我在朋友圈发的小笔记更详细。最后把所有内容写成一篇实际上是很有挑战性的。

接下来我想写一下我这次对“美国梦”的观察和思考。可以说,我一开始就抱着这个问题来到美国。这次旅行,我一共看了两本书,美国人万斯写的《乡下人挽歌》,讲的是美国下层阶级的生活和问题,还有洪晃写的《张小姐》,也是有关美国下层阶级的生活和问题的。到美国。

去年的畅销书《乡巴佬挽歌》反思了特朗普为何赢得大选。

还有一些旅行故事。如果您有兴趣阅读它们,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对其进行总结。如果你对这些旅行故事不感兴趣,我就省省了,哈哈。这次写游记,原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最后,我特别想说的是,每年都要多出去走走。虽然之前去过很多地方,但大部分都是因为出差。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太忙为借口,因个人原因很少休假。但从去年开始,我开始给自己放假,自己去旅行,比如去敦煌、去法国(文末有往期推荐读物),受益匪浅。

这是我第一次去美国(是的,我是我周围少数几个没去过美国的人之一,哈哈)。我打算以后多去几次,看不同的地方,走不同的路。希望以后每年都能给自己留出一定的时间去看看,和大家分享。如果大家都有兴趣一起去旅行,也许我们可以组个团一起出去玩?

推荐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22:53 , Processed in 0.0643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