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0

吵架时总撂狠话?别让这成为你感情的绊脚石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619
发表于 2024-10-2 11: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人际关系中,吵架是常有的事,但有一类人的脾气特别不好:明明事情不严重,但说的话却很尖刻。

前段时间,一档离婚综艺节目中的一位女嘉宾被称为“狠话王”。有一次,女客人和丈夫吵架了。男人希望女人生气的时候,男人能够有效的安慰她。但那人却木讷且话多,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女客人很生气,恶狠狠地说:“我不跟你离婚,你就永远长不大。”显然,这是一句愤怒的话,但这种话几乎是女嘉宾的口头禅,比如:我们离婚吧,我们性格这么差!我告诉你,你再发脾气,我们就分手!

该女子说话凶狠的倾向,让网友们倒吸一口凉气。同时,不少观众也表示,看这档综艺就像照镜子一样,在这位女嘉宾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倒影。我周围的很多朋友也说这就是我,他们是出于愤怒才这样说的。今天我想谈谈为什么有些人在感情中喜欢用狠话,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01 谈谈“无力感”的恐惧

在分析狠话之前,我们先来谈谈狠话是什么样的?你有没有发现“狠话”也有模板?

一对情侣发生了争吵。为了表示歉意,男子买了一些水果,洗净后送给女子。女人张口说道:别以为这点小恩情就可以贿赂我。这桩婚事算是敲定了。一对情侣约好一起过情人节。该男子暂时加班,无法早点回家。女人很生气。男人道歉:对不起,我临时有一个会议,不能陪你。女子答道:哼,没关系。最坏的情况是,如果我换了别人,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度过情人节。

上面两句狠话,核心模式是一样的:男人说:对不起,我错了。女人回答:别小看我,我没那么需要你。你会发现,狠话的核心是一种力量感,就是说:别小看我,我很强。

这种对“权力”的强调只是一种掩饰,隐藏在对无力感的恐惧背后。这种恐惧往往不是源于现在,而是源于过去的经历:我的朋友B 12岁时,他的父母不在身边。放学后,他只能一个人呆着: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写作业。 ,一个人睡……起初,她感到无助、恐惧、不安。她恨自己如此“弱小”,所以她很快就压抑住了这种情绪,转而变成了对力量的过度追求。

她不断反省,放大自己的缺陷,不断寻求改进,用理性的方法来掩盖自己的恐惧。她会不停地和最好的朋友交谈,试图通过一次谈话彻底解决她的“缺点”。殊不知,“无力感”不会消失,只会被隐藏起来。长大后,她在步入恋爱关系时仍然感受到这种恐惧,她仍然用“过度追求权力”来掩盖自己的无力感。

当孩子在没有成人支持和保护的环境中成长时​​,他们会感到无能为力。有这种经历的人在建立关系时可能会对伴侣做出夸张的惩罚性行为,以过度补偿童年的无力感。每次和男朋友吵架生气的时候,小B总会说:“你以为你重要吗?你什么都不是!”、“我已经用你这样的人代替了你,我不能接受你这样的人。” ” ”、“你以为我没有你就活不下去吗?没有你我照样可以活下去!”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她总是会用一种“决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看来“结束关系”并不是用来作为筹码的,还有没有办法与对方沟通,这种“决定”是为了掩盖童年的无力感。

这种过度补偿,短期内让她感觉“强大”,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关系的毒药。在健康的关系中,双方都有平等的权利意识,就像平衡的跷跷板一样。如果一个人有一种无力感,他或她可能会试图通过乘坐具有压倒性力量感的跷跷板来弥补这种无力感。不幸的是,你做得越多,你就越容易成为一个情绪独裁者,你的伴侣就越有可能退出。

02 残酷的言语是“弱点”的禁忌

不仅如此,狠话的背后,还隐藏着一层含义:我不会允许自己软弱。

首先是情感上的“弱点”:开头提到的女嘉宾看似咄咄逼人,但很多人却在她的强硬中看到了她的脆弱。这位女嘉宾12岁时,父亲去世了,而母亲和奶奶却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她只能一次次给亲戚打电话,通知他们去参加父亲的葬礼。父亲葬礼当天,她被遗忘在车上,差点窒息而死,直到父亲的朋友发现她。不过,她“理智”,没有打扰母亲,因为她知道母亲还沉浸在悲伤之中。一名12岁的女孩面临着失去父亲的痛苦和窒息而死的恐惧。第一反应就是不让这种“脆弱的情绪”出现,赶紧用“理性”掩盖起来。

当这种情绪处理模式延续到成年后,她仍然迅速压抑:“我受伤了”、“我很失望”等表现出脆弱的情绪,并用“理性”来解决和应对。这就是为什么当女客人生气时,她的丈夫无法有效地安慰她。她的第一反应不是表达自己脆弱的情感,而是说,“如果我不跟你离婚,你就永远不会长大。”



事实上,压抑负面情绪往往表明一个人有错误的元情绪。元情绪是指我们对自己的感受的情绪。例如,如果我们将悲伤视为软弱,我们可能会害怕悲伤。

美国社会学家指出,如果你试图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实际上会增加你对这些情绪和想法的敏感度,让你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正确的元情感是学会看到并接受“脆弱情感”的存在。

前面说过,狠话的背后,隐藏着一层含义:我不会允许自己软弱。如果说情感上的“弱点”是第一层“弱点”,那么需求上的“弱点”就是第二层“弱点”。

我在豆瓣上看到一篇帖子,一位9岁女孩的远房亲戚请她吃饭。他热情地将菜单递给女孩,问道:“你想吃什么?”女孩检查了一份鹌鹑蛋。亲戚把菜单拿回来,看了看价格,不屑地说:“有什么鹌鹑蛋吃?真不知道怎么点……”。少女一时愣住了。羞辱、愤怒、尴尬全部涌上来,仿佛整个人都被否定了。从此以后,当女孩想要表达自己的需求时,话从嘴里说出来,心里总是有一种羞耻感。当长大、恋爱时,女孩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五一假期,男友邀请她最好的朋友去看一场比赛。她想让男朋友陪着她,但她什么也说不出来。放假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家。我越想越生气。我发了一条长微信表达我的愧疚:“你出去玩了,不懂得关心我,我现在心情不好,谁知道和你在一起那么痛苦,不如分手”向上。” !”

当表达需求让我们感到“我很脆弱”时,我们常常会通过“质疑”和“责备”来有力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但这种方法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从长远来看却对关系有害。只有学会面对童年的耻辱,认识到别人的拒绝与我们自己的好坏无关。学会建立情绪灵活性,才能真正变得更好。

心理学作家琼提出的情绪灵活性是指接受你的依赖并承认你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合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建立健康、持久的关系。

03我们应该做什么?

感情中,如果你是一个爱说难听话的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改变:

一个。强力书写

通过承认和看到你的力量并认识到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你可以放下对权力感的执着。你越能承认和看到自己的力量,你就越能平静下来,你们的关系就会越平衡和持久。首先,问问自己,无力感从何而来?小B的无力感是因为童年缺乏陪伴造成的。其次,问问自己为什么要逃避无力感?小B认为无助的自己是软弱脆弱的,所以想要逃避。其实,无助只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不能定义我们自己,更不能定义好或坏。第三,承认并看到你的力量:告诉自己,我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孩子了。我现在已经有足够的资源和实力了。我在人际关系中有足够的影响力: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时间,我可以自由地做我想做的事,我可以随时离开……通过重复这个练习,我可以将自己从无力感中解脱出来。

b.建立正确的元情感

无法很好地处理情绪往往源于错误的信念。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关于痛苦情绪的错误信念:情绪是非理性的,情绪是无意义的,情绪使我虚弱,情绪是负能量……相反,我们需要建立关于情绪的有效信念:它们没有好坏之分,并且是我们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树立接受和不评判的态度,从而建立正确的元情感。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了解你的元情绪:

我感到愤怒。

我感到难过。



我感到害怕。

我感到焦虑。

我感到内疚。

我感到遗憾。

我感到羞耻。

观察你的情绪从何而来:一个人害怕焦虑。他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原来,他认为焦虑的自己是软弱无能的。

事实上,焦虑只是一种情绪,它并不能定义你的好坏。如果你有焦虑,你并不软弱,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它。通过重复上述练习,你将能够建立正确的元情感。

c.建立情绪灵活性

情绪灵活性的概念是由心理学作家琼提出的。它指的是接受你的依赖并承认你的需求。情绪灵活意味着拥有更高的情绪能力。

那么,如何建立情绪灵活性呢?

树立意识:我们的本性是由独立和依赖组成的。仅仅因为我们依赖和需要,并不意味着我们是软弱和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同时变得强大和依赖。同时,拒绝请求并不代表我们“不好”,它只代表对方的意愿。

建立矫正经验:找到你亲近和信任的人,询问你的需求和帮助。创造高质量的体验,需求得到多次响应并重建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习惯合理地表达你的需求。

对“拒绝”保持好奇:当你被拒绝时,观察你是否有负面情绪?如果是的话,负面情绪的根源是什么?内心的想法是什么?通过探索“拒绝体验”,你可以理清自己的想法,清理自己的情绪,并提出更好的要求。

(供稿:心理咨询与职业规划指导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2:46 , Processed in 0.2778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