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0

网红产品虚假宣传背后的真相,你知道多少?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562
发表于 2024-10-2 22: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排长队的顾客、人们炫富的照片、无数的荣誉证书……不知道你的朋友圈里是否会经常看到一些时尚流行的“网红”产品呢?

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一些“网红”产品的受欢迎程度正在“爆炸”。事实上,它是通过夸大宣传甚至欺诈炮制出来的。

“网红”产品的“气质”是什么?

近年来,一些“网红”产品凭借热销形象受到大家追捧、争相购买,引发关注。在全国著名的城市商业街上,一些餐馆或服装店门前常常排起长长的顾客队伍。网络上,消费者对某些产品的评价和评论有上千条,内容赞不绝口。 “网红”产品有何“气质”?

“功能神器”类型。知名微商品牌“尚禾”有一款名为“尚禾大食者”的产品,主张轻松减肥,号称能治愈牛皮癣等多种顽疾。还有一种网上流行的所谓“防晒丸”,声称“当天生效,防晒长达6小时”。

“值得荣誉”的类型。号称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品质得到各权威机构的“认可”。畅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我在网上发现了一款​​非常流行的微商产品,叫“麻子宝”。自称代理商的刘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其中一款减肥产品“麻子宝0卡路里能量圈”,称该产品拥有“3.15防伪保真荣誉标志”,是“单位并荣获“中国母婴奖”、“麻子宝商业模式示范证书”、“移动互联网+新零售示范单位”等多项奖项或证书。

“炫富”型。他们通过发布“西递豪车、新房”照片高调炫富,宣扬通过加盟或代理某“网红”产品即可快速致富。



“尚禾”拥有多种减肥保健品,不少网络文章宣传,一些没有学历、没有工作经验的“菜鸟”很快就买了新房、豪车,因为它们代表了品牌。

一些“网红”化妆品代理商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中大奖、豪车”的照片。贴有马自宝标志的海报宣传“高利润、高回报:10%的代理商成为千万富翁,50%的代理商成为百万富翁,80%的代理商获得豪车奖励”。

打造“网红”产品有哪些途径?

打造“网红”产品套路:虚构荣誉、合成照片、网上“点赞”、雇人排队

套路一:线上获“赞”,线下雇人。曾经专门从事“网红”店铺推广业务的吴先生告诉记者,大多数消费者评论都是可以造假的,而且这种造假业务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据了解,去各个电商平台点评消费体验的人分为“业余”和“专家”。前者为人低调,只能“强化场面”,费用约为每人2-5元。后者的评价也因其“号召力大”、“一句胜万句”而昂贵。具体标准为:消费、体验等评价100字以上,图片3张及以上的,四级专家50元/项,五级专家60元/项,专家级80元/项。 6级专家,7级专家120元/件。

另外,线下排长队也可能是假的。成都某传媒大学学生小王曾多次担任“队列头”。他戏称这是“一箭穿云,万军来迎”。所谓“穿云箭”,指的是QQ“满群”中的“法火儿新闻”,即专人发布时间、地点、人数、时薪等信息。

进入一个名为“兼职共享平台”的QQ群,群主表示可以发帖招人,营造火爆的销售场景。雇佣一个人3小时通常花费100-150元。 “现在是夏天,外面排队很辛苦。你可以出更高的价格。”团长说道。

战术二:编造想象中的荣誉,夸大自己的价值。经记者核实,马自宝品牌所谓的“3月15日防伪正品荣誉标志”和“防伪正品安全消费联盟单位”均来自某企业所属“打假工作委员会”。一个名为“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的非政府组织。该基金会副秘书长刘峰表示,该基金会并未授权马自宝品牌使用相关标识,该标识仅代表商家支付费用一定数额的质量纠纷赔偿保证金并不具有任何与产品质量相关的证明意义。



此外,对于该品牌声称其商业模式已获得“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电商部”认证并颁发证书的情况,科技部和工信部均予以确认。商务部已明确否认,国家部委中并无电子商务部。这个部门。

套路三:合成照片虚伪炫富。记者发现,网上大量吹嘘“快速致富”的文章主角往往缺乏姓名,无法查证。此外,“西提车库”系列中的大部分照片都是电脑生成的“假”。

我在网上发现有一家专门为微商修改合成照片的商家。在一家月营业额过万元的店里,记者花50元轻松拍到了一辆“西提豪车”。此外,还有一些商店可以创建真实的转账记录。

假冒“网红”大多是无产品的产品,应加强相关网络监管。

由于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缺乏正规的生产流程和检验,很多“网红”产品的质量令人担忧。 “消费者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吹嘘健身、治病的‘网红’。”比如“网红”产品“上河辟谷餐”,主张“清宿便”、“排毒”。事实上,由于能量摄入严重不足,“开始”很可能导致肌肉分解、基础代谢下降、多器官损伤,甚至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那些声称“甲壳素”是生命第六元素的宣传更是无稽之谈。

炮制“网红”产品的各种套路,明显涉嫌严重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引起重视。引起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视。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问责。狠抓微商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对于经常被用户举报、涉及售假、诈骗、商业侵权的个人微信账号,将予以封禁。提醒用户关注朋友圈信息的真实性,保护自身权益免受侵害。

多位专家表示,除了加强立法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技术能力、加大处罚力度外,消费者还要对“网红”产品,特别是直接消费、接触的化妆品、服装等保持理性态度。身体。 ,需要多方核实信息,避免造成损失和伤害。

为宣传普及信用知识,宣传信用信息,加快信用社会建设,“中国企业信用办”特别策划了“跟随中国企业信用办,开启信用生活”专题活动。在此,我们诚邀各位中小企业抢先加入,开启信用生活。小编有话要说。感谢您关注“中国企业信息化办公室”,与我们一起见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发展、新进展、新趋势。公众号运营以来,我们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支持和建议,他们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中国企业信息化办公室》编辑部向大家表示诚挚的谢意。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1:11 , Processed in 0.0644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