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8|回复: 0

助推山区县教师高质量发展:金华教育学院与武义县的院地合作实践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662
发表于 2024-12-12 14: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推动山区县教师高质量发展,不仅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建共享示范区的意见》精神,繁荣”的同时,还落实《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年)”,实现了教育领域共同繁荣的内在要求。作为地级教师培训机构,金华教育学院早在2019年就主动承担责任,与武义县启动了校地合作项目经过三年的探索,为山区县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找到了一条有效路径,也为教育共享提供了生动案例。

我们同心协力,开启“校地合作”新实践。武义县是金华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浙江省中部,是浙江省26个山区县之一。受客观因素影响,教师缺乏成长动力。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成果、教学竞赛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教师存在较大差距。为此,金华教育学院与武义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合作,共同成立校地合作专班,明确分工和职责,在经费保障等方面达成共识,政策支持、评估实施和结果应用。 。同时制定了三年培训计划和细则,明确了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和培训考核指标等,并颁布了各相关单位联合沟通机制、成长工作室管理办法等。中青年教师队伍、优秀中青年教师进修人选选拔、动态晋升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保证了系统化培养机制的落实。

相互沟通、共享,构建“多元互动”新模式。校地合作项目重点提升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实践迁移,在讨论、实践、反思的过程中实现经验升华。整个培训过程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培训主体互动,实现多方协作。武义县组织中青年教师到不同地区开展教研活动,实现全县城乡教师互动;金华教育学院组织教师参访知名中小学,与名师名校长对话,实现山区教师与城市学校教师互动;青年教师定期到高校和省级培训机构进行集中调研和培训,实现山区教师与高校专家的互动。从而形成了“老师+老师”互助、“学校+老师”精准帮扶、“专家+老师”深度对话等多主体互动模式,让年轻教师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工作以及更多 在广泛的维度上得到锻炼和成长。

二是培训过程中相互互动,实现理论与实践同步推进。金华教育学院开展以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自我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实现理论指导;通过名师授课、岗位实习、模拟课堂等方式实现实践转移;中青年教师通过反思以往实践活动改进教学经验,实现经验升华。这就形成了一条“主题为中轴”、“研究为支撑”、“反思为保障”的培养路径。



三是培训形式互动,实现立体创作。利用“空中课堂”开展在线讲座、会议讨论、在线问答等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利用“师徒计划”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通过在线直播、远程培训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线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培训、圆桌对话、集体备课、异构课堂等活动进行“手把手”指导。线上线下互动培训,深化了院地合作项目。

严真引领,探索“多层次反馈”新形式。 “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教别人”或“立即应用”的输出才是最好的学习。在高校合作中,金华教育学院充分发挥“雁阵”引领作用,探索“多层次反馈”新形式。

在校内提供反馈,建立教师成长链。设立学校名师工作室,采用讲授、帮扶、结对的形式,充分发挥山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做到“带头带头”的榜样效应。 “鹅”可以逐步传授给新手教师。同时,学校建立了“理论+实践”双导师制度,为每位青年教师制定了“三年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实行菜单式精准培训。

校际反馈创造了互助的生态系统。金华教育学院除了以同步课、微课、双师班等形式实现校际优质资源共享外,还聘请省内外名师、专家指导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并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担任“实践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和辅导,让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流动同时进入武夷。届时,全县骨干教师将发挥“领雁”作用,实现“强雁”示范效应。

区域反馈和建立发展社区。按照“以学校为基础、联动区域、整合力量、整体推进”的思路,武义县采取集团办学、县管校招等措施,合理流动县域教师和教师。前期在县内培养骨干教师。带动青年教师成为学科骨干,充分发挥裂变效应,以“一孩落马”带动“全动”。不仅如此,金华教育学院通过总结武义县青年教师培养经验,进一步在金华市其他区县推广。下一步将在磐安县启动类似的教师培训项目。

着力探索山区县“多元共生”新要素。 “多元共生”是指山区县城乡学校的共生,以及与其他县教育资源的共生。目的是促进各主体之间的互补与合作,从而产生“1+1>2”的效果。



智力共生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金华教育学院以教师需求为导向,采取“五阶段五环”研究培养模式,即通过组建团队、选择合作学校——需求调研——设计方案——组织实施五个阶段- 培训后跟进指导、课堂演绎-解读培训分互动-课堂分析-专题讲座-培训反思五个环节实施,用模型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制度共生,构建长效管理运行机制。整合武义县资源管理系统、技术管理系统、组织管理系统,借助公共平台实现系统共享。例如,在中青年教师高级培训过程中,经学校推荐、专家组多轮筛选,选定62名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培养对象。培训过程中,考核指标细化为教学反思、项目成果等方面,对不符合培训要求的青年教师如期淘汰,同时按顺序进行替换,形成淘汰制以及先进的“能上能下”的考核体系。通过平台共享,这些系统一方面清晰呈现整个培训流程,另一方面为其他区县和个人提供参考。

(作者为金华教育学院科研部主任)

《中国教师报》2023年8月23日第15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23:39 , Processed in 0.21025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