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2021 高考考前预测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与名篇名句默写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219
发表于 2024-9-15 12: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高考模拟试题汇编 语言文字应用

(2021年5月厦门质检)

(三)背诵名篇名句(本题1个分题,6分)

17.填入下列句子中的空白。(6分)

(1)荀子《劝学》中的“且”字,用良马来比喻学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

(2)古代诗人常用“杜鹃”的意象来表达悲凉凄凉的情感,唐代诗人就写了许多这样的诗句,“杜鹃”就是其中之一。

(3)陆游《游山西寨》中的“,,”两句描写了山村迎神、祭神的风俗,表达了对古老地方文化的赞美。

3.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 (本题分3个子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8至20题。

高跷,俗称高脚走,又称高桥戏,是民间最流行的表演项目之一,在大型群众性文艺活动中,因其独树一帜而备受瞩目。

高跷的突出特点是高、奇、险。高跷很高,一般离地面五六尺,最高的可达十二尺。表演者站在这样的高跷上,以怪异、危险的动作表演出幽默的情节。()高跷造型奇特,人物形象大多来自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造型以戏剧人物为主,化妆、色彩夸张大胆。高跷艺人“绑”上真脚,搬动假腿,以栩栩如生的表演给人以艺术的享受。高跷表演难度大,艺人要经过无数次跌倒、爬起,才能表演舞龙舞狮、踩高跷跳跃、转圈等高难度特技。

高跷根植于民间,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村民,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和精神寄托,使其成为乡村生活的一部分。

18. 下列哪一项是文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3分)

A.引人注目 B.幽默诙谐 C.夸张生动 D.栩栩如生

19.下列哪一句话填在括号里最合适?(3分)

A.他在村民心中已经成为了一位巨人神,但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却远非如此。

B、他的形象远远超出了现实生活,成为村民心中的巨神。

C.成为村民心中的神级巨人,与现实生活中的他的形象相差甚远。

D.远远超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已经成为村民心中的一座巨型神。

20.文中划线的句子语法不正确,请改正。(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二)(共2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1至22题。

为什么真人往往比照片好看呢?这涉及到大脑视觉处理的选择性—— ①大脑更容易识别动态的面孔。

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参与者对20个人的2秒视频以及从这些视频中剪下来的1200帧静态图像进行评分。结果发现,同一张脸在视频中的得分比在静态图像中的得分高,也就是说,在人们眼中,得分为②。这是因为视觉中枢会从同一张脸的不同位置和角度提取信息,倾向于抓住最明显、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信号。此外,大脑在识别动态时,会下意识地修改面部特征的对称部分,选择性地忽略一些不完美的细节。

有研究者认为,大脑在处理动态图像方面的优势是一种进化的选择。照相机发明至今不过200多年,而人类却已进化了数千万年。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③,短短的200年并不足以让它习惯并擅长处理静态图像。

希望不上镜的朋友看完本文后,能够释怀。

21. 用适当的句子填空,使整个段落完整、连贯、相关、逻辑严谨。每句不超过13个字。(6分)

22. 朋友跟你抱怨自己不上镜,没有好看的照片发朋友圈。请你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写一段话安慰朋友,传达科学道理。要求运用修辞手法,句子不超过70字。(5分)

【答案解析】

17. (6 分) (1)好马不能一跃十步。

(2) 例1:你白天和黑夜听到什么?杜鹃啼血,猴子哀嚎。

例二:庄子清晨梦见蝴蝶,望王把春情寄托在杜鹃身上。例三:我又听见杜鹃啼叫,夜里明月照我空山愁。

例4:杨花落尽,杜鹃啼鸣,我闻龙旗过五河

(3)箫鼓随春节,服饰古朴。

18.(3 分) D(“栩栩如生”通常用来形容绘画、雕塑等艺术形象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就好像有生命一样。)

19.(3分)B(根据题目的一致性,排除A、D:“成为巨人”是与实像对比的结果,应放在最后,因此排除C,答案为B。)

20.(3分)举例: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成为乡村生活的一部分。

21. (6分) 例如: ① 相较于静态人脸 ② 动态人脸比静态人脸漂亮 ③ 大脑习惯于处理动态图像

22. (5 分) 示例:照片上你长得不好看也没关系,你在我们眼里比照片上好看多了!据说大脑只对脸部最生动的部分感兴趣,而且大脑有自己的照片编辑功能!评分参考:内容 3 分,表情 2 分。

(2021年5月莆田质检)

(三)背诵名篇名句(本题1个分题,6分)

17.填入下列句子中的空白。(6分)

(1)周敦颐在《恋莲说》中用莲花来赞美君子,用“▲”来赞美君子可敬不辱,用“▲”来赞美君子德行远播。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用“▲”来比喻长江的湍急。在《赤壁赋》中,作者也用“▲”来比喻月亮升起后长江上烟波浩渺的景象。

(3)《离骚》中,屈原用女子比喻朝廷中的小人,她们嫉妒诗人的秀眉,“▲”中伤诗人的正直,说他荒唐无道,“▲”诗人因为“民意”不被君王理解而忧心忡忡,苦恼不已。

3.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8至20题。

整个东街蜿蜒曲折,青砖黛瓦,木质的两层建筑,上层为居住,下层为商铺,全部为木质大门,方便做生意。南来北往的商贾,街边的民宅、农机厂、粮站以及各种特色小吃店,使得东街一派繁华景象,成为南川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西街并不怎么热闹,但这里有一座当时在川东闻名的贸易大楼。登上贸易大楼往下望去,弯曲的大楼结构其实是三角形,大楼共有三道拱门可以进出,选择任意一个拱门进入,里面便豁然开朗。

南川正在改造旧城、建设新城,全方位打造重庆后花园。“九条公路、四条铁路、一个机场”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实现。如今,整个城市六纵八横的宽阔街道不断拓展和延伸着城市空间布局。西街昔日的标志性建筑——弧形大楼不见了,如今的新兴商业经济圈——新华商圈。入夜,西街观景灯陆续亮起,微风徐徐,江面波光粼粼,灯火辉煌。这里,景城大道与金佛山风景区交相辉映,体现着山城互动、人文与历史交融的景象。夏日的清晨和傍晚,宽阔的华山广场灯火通明,音乐萦绕,喷泉跳跃,人们在广场上载歌载舞,自得其乐。

18.下列哪些词语适合填入文中的空白处?(3分)

A. 鳞次栉比的繁华旅游区

B.这里星罗棋布,欣欣向荣,焕然一新,吸引了众多游客。

C. 世界处于崛起阶段,人口过于拥挤

D. 鳞次栉比,仍然处于上升期,正在改造,过于拥挤

19. 下列哪句话与下划线句子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3分)

A. 大雁带走我的忧愁,高山送来美丽的月亮。B. 雨后,池塘水面平缓,抛光的镜子映照着屋檐。

C. 大河东流三万里入海,山高五千尺直冲云霄。D. 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它应该是又绿又肥又红又瘦的!

20.文中划线的句子语法不正确,请改正。(3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1至22题。

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7岁,但平均健康寿命是68.7岁。也就是说,很多中国人在生命的后期仍有8年的患病期,或者生活质量较低。平均寿命有增长的趋势,但如果在生命的后期生活质量不高,老人身体疼痛,甚至失能,完全需要别人的照顾,那么就不能说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是长寿的。因此,①更能反映人们的真实生活质量和实际的长寿水平。

2017年对40至64岁公民的调查显示,近三成的人不知道自己年老后可能会失能,三成以上的人认为失能时间会在1年以内。由于没有意识到失能的可能,很多人年轻时并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如吸烟、喝酒、熬夜成为常态,这显著增加了老年时失能的时间,也拉大了预期寿命与健康寿命的差距。因此,要加强科学传播与引导,让人们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健康寿命尽可能接近预期寿命。

21. 用适当的句子填空,使整个段落完整、连贯、相关、逻辑严谨。每句不超过10个字。(5分)

22.按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

(1)请用一组对句概括上文主要内容。(每句不超过10个词,语气不限)(3分)

(2)请结合第一段内容,写出三个关键词。(3分)



【答案解析】

17. (1)宜远观,勿近触。香味远看更香。

(2)千堆雪卷,白露覆江面(3)传言我善于色欲,总不知道人心

18.A【解析】林次之比:像鱼鳞、梳齿一样排列有序。常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排列得十分紧密、整齐。星罗棋布:指像天上的星星、棋盘上的棋子一样分布。形容数量多,分布广。第一个空白形容房屋,只表示数量多,不表示分布。用“林次之比”。心心相融:形容植物生长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到达终点。根据上下文,第二个空白应填“心心相融”。取代:指取代别人的位置,用自己代替,现在也指用一物代替另一物,多用于人或物。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改变;现在常用来形容只改变外表和形式,而内容不变。贬义使用。第三空应根据上下文填“替换”。游客如织:指游客多如织布,密密麻麻。人满为患:指人多造成困难。第四空强调的是人多,而不是人多造成困难。正确句子应为“游客如织布”。

19.B文中划线句子和B项均运用了比喻,A项为拟人,C项为夸张,D项为转喻。

20、实例:南川正在整治旧城、建设新城,全面打造重庆城市后花园,“九条公路、四条铁路、一个机场”的宏伟蓝图正逐步实现。

【解析】本题主要有两处错误,一是语序错误,将“”移到“”之前;二是冗余部分,删除了“”

21.①健康寿命②健康生活方式③不只为了达到预期寿命

22.(1)示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

(2)示例: (人均)预期寿命 (人均)健康预期寿命 (人均)生活质量(或长寿水平)

(2021年5月漳州质检情况)

(三)背诵名篇名句(本题1个分题,6分)

17.填入下列句子中的空白。(6分)

(1)庄子《逍遥游》中,描写宋荣子对世间荣辱漠不关心,没有动力,或者因别人的评价而感到沮丧的句子是“,”。

(2)杜甫《登商山》中的“,”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旅人的忧愁、孤独,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弱点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

(3)《永欲乐·京口北固亭忆往》一诗中,“”句写宋武帝刘裕在战场上的威风,“”句写宋文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3.语言及写作应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 (本题分2个子题,7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8至19题。

月光之下,我想起了那艘小船,南湖上的那艘船。静静的一艘小船。那时,明亮的月光也照在湖边的绿柳上,夜色也和今天一样美丽。那只是一艘游船,显得很普通。南湖上的人不会在意它。但就是这样一艘简陋的小船,却在南湖水面上掀起了波澜。

这是一艘红色的船,一艘鲜红色的船。红色的火焰撕开黑暗,在黎明前为时间留下了真理的徽记。还有什么船比这更有意义呢?在无边的黑暗中,它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向着神圣的目标扬帆起航,历经百年战火,抵达胜利的港湾。如今,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雄伟气势驶上康庄航线。

18、下列哪句话与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3分)

A、不知道人儿去哪了,桃花还在春风里笑。

桃花潭的水深千尺,也不及汪伦给我的爱深。

C、不知是谁剪下了这些细碎的叶子,二月的春风就像一把剪刀。

D.秦汉要塞上明月当空,万里长征途中人还未归。

19、文中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为:“想南湖静舟。”从语义上看,两句话基本一致。为什么原句更好?(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二) (本题共3题,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0至22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茶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神农氏。它一直兴盛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饮茶习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在中国,喝茶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而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也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炎热的夏天,有些人喜欢通过喝冷饮来获得清凉的感觉。科学研究​​表明:①、喝茶可以消暑解渴,更有利于健康。当然,喝茶也有一些规则。②、春天多喝绿茶,冬天喝暖胃的红茶。除了根据季节喝茶外,③、一般来说,早餐喝红茶为好,下午喝绿茶,晚上喝红茶或乌龙茶为好。

另外,①喝茶所用的水温和茶量也很重要。 ②茶水温度应在56℃-60℃之间,③对健康最有利; ④喝茶的量也值得注意, ⑤一般来说, ⑥对于有喝茶习惯的人来说, ⑦每天的饮茶量应控制在12克左右, ⑧过多容易伤身。 ⑨当然, ⑩如果你爱喝茶或者饮食油腻,也可以适当增加饮茶量。

20. 下列哪一项是文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3分)

A.历史悠久 B.永恒 C.独一无二 D.不可或缺

21. 用适当的句子填空,使整个段落完整、连贯、相关、逻辑严谨。每句不超过10个字。(6分)

22. 以上第三段中有四处语法错误,请指出其编号并予以改正,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1)编号: ,修改为:

(2)编号: ,修改为:

(3)编号: ,修改为:

(4)编号: ,修改为:

【解答与解析】

17.(1)(并且)如果全世界都称赞他,他不会受到鼓舞;如果全世界都批评他,他也不会灰心。

(2)千里悲秋常做客,百年病重独登台(3)气吞万里如虎,赢来匆匆北望

18.A划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A项中的拟人把“桃花”比作一个人,“春风一笑”体现的是人的感情动作;B项中的夸张,“水深千尺”不是字面指代,而是夸张;C项中的比喻,主语是“春风”,比喻的是“剪刀”,相似之处是它们都灵巧好用,便于裁剪;D项中的互文性表达了“秦汉明月与边塞”的含义。

19. ①强调不同:改句的强调点在“船”上,强调船本身;原句用三个词组突出“小”、“南湖”、“静”,强调大小、位置、状态,更能表达船的丰富内涵。 ②抒情效果不同:改句用陈述语气,只是客观表达,抒情性不强:原句三个词组构成排比,有层次,更能抒情。(每答2分,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20.C “别树一枝”比喻开创一个新流派或新局面,重音放在“别”,不符合上下文。这里要体现的是茶文化的独特性,可以用“独树一枝”或“独一无二”来表达。

21. ①与冷饮相比 ②不同季节喝不同的茶 ③也要分时间喝

22.(1)第②条,修改为:“茶水温度在56℃至60℃之间。”

(2)序号:⑥,修改为:“针对有饮茶习惯的人群”或“有饮茶习惯的人群”

(3)序号:⑦,修改为:“每日饮茶量最好控制在12克左右”或“每日饮茶量最好控制在12克左右”

(4)第⑩条,修改为:“喜欢喝茶或饮食油腻的人,也可以增加喝茶量。”

(2021年5月宁德质检情况)

(三)背诵名篇名句(本题1个分题,6分)

17.填入下列句子中的空白。(6分)

(1)文天祥的《渡零丁洋》两句将诗歌风格与诗人个性完美地融为一体,激励和号召了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正义事业,英勇牺牲。

(2)荀子在《学说》中说:“人,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而是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认真地反省自己的言行,这对于提高人生智慧,是十分必要的。”

(3)“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文人以杜鹃来表达忧伤,如:

3.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 (本题共3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8至20题。

建筑是指人们利用自然或人工材料建造的各种物质生产、生活设施。建筑的文化属性是人造物中所蕴含的技艺、风俗、风格和审美意识。正是由于后者的深层精神参与,建筑才有“凝固的音乐”之美誉。

近年来,人们欣喜地看到一批具有文化地标意义的新建筑拔地而起,但一些怪异丑陋的建筑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建筑的美丑与否,关系到当代建筑如何传承与创新,从更深层次上讲,它直接体现了设计者、建造者的审美情趣。

只有延续传统根基,注入时代新特质,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保留建筑的传统风貌与当代气质(③),(④)为当代建筑留下鲜明的文化印记,(④)让人们找到怀旧的记忆。传统的演变与延续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如果不能吸收、兼容现代科技与新的审美元素,如果不坚定不移地坚持与时俱进、改旧立新,如果不热情地注入新的当代精神与审美潮流,建筑艺术就不可能保持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18.下列哪一个词语填在括号里最合适?(3分)



A.① 熔铸 ② 独具匠心 ③ 完美融合 ④ 兼而有之……

B.①包含②设计独特③相得益彰④只有……才能……

C.①包含②精心制作③相得益彰④既…又…

D.①熔炼②精湛工艺③完美融合④只有……才能……

19. 下列哪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波浪线句子相同?(3分)

A. 百看不厌的山是敬亭山。B. 山峰距天只有几尺,枯松倒挂在悬崖上。

C.两岸青山相望,孤帆对日来。D.世间有多少忧愁,似一江春水东流。

20.文中划线句子有三处语法错误,请改正。(3分)

①修改:

②修改:

③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二)(1题5分)

21.请以《闽东斗里》开头,用三句短句概括每段大意,句子结构要一致,每句单词数不超过12个。(5分)

①“一顶绿斗笠,一件绿雨衣,斜风细雨不需回家。”过去,闽东农村以农耕为主,家家户户都有一顶竹笠。做竹笠,需在初冬后选竹,不易被虫蛀。将竹子锯成竹节,劈成帽子各部位所需的竹篾,经砍、锯、劈、截、劈、撕、拉、撬、编、织、削、磨等多道工序手工编织而成。

②如今,有着千年历史的竹帽编织传统工艺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中顽强地坚持着,受到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关注。竹帽虽然只是普通的大众生活用品,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绿色环保一直是其最大的卖点。只有实现遮风避雨、装饰的功能,并顺应时代的审美观念,竹帽才能重获新生。

③“在闽东,千里竹林不仅是生态景观,更是造福百姓的‘绿色银行’!”多年来,不少返乡大学生开创了竹酒、竹工艺品等产业,成功创业。如今他们的创业目标是做工艺竹帽,正在筹办竹帽编织班。用现代元素重塑闽东古老的竹帽,让闽东竹帽风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福建东帽

福建东帽

福建东帽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1题6分)

22. 请描述下列漫画的内容。要求:(1)画面各要素齐全,语序恰当;(2)至少有一条详细描述;(3)语言准确、生动、清楚;(4)字数不超过150字。(6分)

【答案分析】17.(1)每个人都要死,就让我的忠诚留到历史长河中发光吧。

(2)君子博览群书,天天自省,那么他就会聪明,不会犯错误。

(3)例一:月夜杜鹃啼,空山愁肠断。(李白《蜀道难》)

例二:庄子晨梦蝴蝶,望王寄春情于杜鹃。(李商隐《无题》)

例三:早晚能闻什么?杜鹃啼血,猿声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例4:春寒孤屋,斜阳杜鹃声,怎忍心听。(秦观《踏青图》)

18.A (①“融”是熔铸,“含”是包容、包含,“融”用来形容“文化属性”与“技艺、风俗、风格”关系更密切。②“巧夺天工”是人工巧夺天工之妙,“巧夺天工”是独具匠心,形容技艺、艺术上的创造力。本段着重讲建筑设计新颖,用“巧夺天工”为宜。③“相濡以沫”是鲜艳色彩相互辉映,本段着重讲紧密结合,用“相融相融”为宜。④两个分句应为并列关系,应用“既……又……”)

19.D(原句是比喻A.明喻B.夸张C.转喻)

20、①在“适宜”后增加“是否”;②在“传承与创新”后增加“……的问题”;③将“直接体现……审美情趣”替换为“涉及……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21.解答示例: ①闽东竹帽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 ②闽东竹帽既实用又美观 ③闽东竹帽已成为一桩商机(概括3分,排比2分)

22:在一个安静的夏日,在屋外的开放空间里,母亲坐在六个或七个孩子的小凳子上,狂热地讲述了一个小凳子。

(2021年5月在进行质量检查)

3.语言和写作用法(20分)

1.语言和性格用法I(这个问题有3个子问题,9分)

阅读以下文本并回答问题18至20。

春天开始后,春天就像一个被击败的鼓,有时是快速的,有时是沉默的。

当到达时,春季的声音和树木开始发芽,一旦雨水太阳能到达,柳树迫不及待地散发出新的芽。 ②“。遥远的山脉在冬天是绿色的,但是春天后不久,它们充满了郁郁葱葱的绿色。如果太阳呆了一段时间,它将充满五颜六色的颜色,这使人们渴望它。

18.以下哪个经文最适合填写文本中的空白(3分)?

A.①浅草可以隐藏马蹄②草从远处看起来绿色,但不能从近距离看

B.①草从远处看起来绿色,但是当您近距离浅草时,它不是绿色的,可以隐藏马蹄

c.①春天的春天的花和草的香气

D.①春天的城市覆盖着草和树木②春天的微风充满了花朵和草

19.以下哪项使用与“它”开头的相同的修辞手段,然后握在拳头中”(3分)?

答:春天就像被击败的鼓一样,节拍有时很快,有时很慢。

B.然后它散布成嫩的黄色花瓣,村庄被绿色的薄雾笼罩。

C.一两个路灯在树木之间的缝隙中泄漏,看上去毫无意义,就像人们渴望睡眠的眼睛一样。

D.与西方的中篇小说相比,中国的长诗只是轻微的押韵。

20.句子中有三个语法错误,请写入句子(3分)。

(ii)语言和性格用法II(2个问题,11分)

阅读以下文本并回答问题21至22。

Zhen 和Jia Yucun在整本书《红色的梦》的叙述中存在着“反对的幻想”。对立的“图像,一个是一个由Zhen 代表的超越人物,另一个是一个渴望由Jia Yucun代表的名望和财富的人物。后者是前者眼中的虚无,前者是后者的疯狂,后者是后者的眼中。他们经历的世俗烦恼就像一个梦想,他们从梦中醒来后,一切似乎都回到了起点:Zhen 已经意识到了真相并成为不朽的人,但是,由于腐败和浪费了ZHE,因此曾经宣布Yucun。导师启发了贾尤康(Jia Yucun),并帮助他实现生活的真正意义,从而使两者在反对派中重返团结。

21.用适当的句子填写整个段落,使整个段落完整,相关,相关且逻辑上不超过20个单词。

22.下图是基于上述文本的第二段的内容结构图。

【回答和分析】

18.(3分)b

19.示例C使用了隐喻,示例B使用了示例;

20.(3分)如果太阳闪耀了一段时间,世界将充满颜色,使人们渴望它。

21.(6分)示例:①吉亚·尤康(Jia Yucun)是人类世界与贾家族的交集

②它们实际上是真实而有形的③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

22.(5分)

例子:①live在葫芦庙旁边②看他一无所有,渴望成名并获得世界的动荡,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9 04:20 , Processed in 0.1181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