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6|回复: 0

欧洲复苏委员会 2021 年基本生命支持指南:涵盖心脏骤停识别、急救服务等多方面内容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787
发表于 2024-9-15 14: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3月24日。

概括

欧洲复苏委员会 (ERC) 根据《2020 年心肺复苏科学与治疗国际共识》制定了这些基本生命支持 (BLS) 指南。内容包括心脏骤停识别、紧急服务警报、胸外按压、救援呼吸、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心肺复苏质量措施、新技术、安全和异物气道阻塞。

关键词:指南、基本生命支持、心肺复苏、胸外按压、通气、救援呼吸、自动体外除颤器、紧急医疗服务、紧急医疗调度。

简介和范围

本指南以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 (ILCOR) 针对 BLS 的 2020 年国际科学和治疗建议共识 (CoSTR) 为基础。对于这些 ERC 指南,ERC BLS 编写小组针对 2020 年 ILCOR CoSTR 中未审查的主题进行了重点文献审查,以补充 ILCOR 建议。在必要时,指南是根据编写小组成员的专家共识制定的。

BLS 编写团队优先考虑与以前的指南保持一致,以建立信心并鼓励更多人在发生心脏骤停时采取行动。无法识别心脏骤停仍然是挽救更多生命的障碍。ILCOR CoSTR 中使用的术语是对“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的任何人进行心肺复苏。该术语已纳入指南。提醒学习或提供心肺复苏的人,缓慢、费力的呼吸(痛苦的呼吸)应被视为心脏骤停的征兆。复苏体位已纳入 2021 年 ERC 指南的急救部分。急救指南强调,复苏体位仅适用于因疾病或非身体创伤而反应能力降低的成人和儿童。指南强调,只有不符合标准的人才能开始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 (CPR)。任何处于复苏体位的人都应持续监测他们的呼吸。如果他们的呼吸在任何时候消失或异常,请将他们仰卧并开始胸外按压。最后,治疗异物气道阻塞的证据已经得到充分更新,但方法保持不变。

ERC 还根据 ILCOR CoSTR 和系统评价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患者心脏骤停指南。我们对 COVID-19 患者的最佳护理、病毒传播和 CPR 提供者的感染风险的理解尚不明确且不断发展。请查看 ERC 和国家指南,了解有关治疗和救援人员预防措施的最新指南和当地政策。这些指南由基础生命支持写作小组成员起草并同意。指南制定方法在执行摘要中提供。指南于 2020 年 10 月发布以征求公众意见。写作小组审查了反馈意见并相应地更新了指南。指南已提交给 ERC 大会并于 2020 年 12 月 10 日获得批准。本节的关键信息如图 1 所示。

图 1 - BLS 信息图摘要

简明临床实践指南

图 2 显示了 BLS 流程,图 3 显示了其步骤。

如何识别心脏骤停

● 对任何没有反应或呼吸不正常的人进行心肺复苏。

● 缓慢、困难的呼吸(痛苦呼吸)应被视为心脏骤停的征兆。

● 心脏骤停初期可能出现短暂癫痫样动作,癫痫停止后,评估患者:如无反应、呼吸消失或异常,开始心肺复苏。

如何拨打紧急服务电话

● 如果有人失去意识、没有呼吸或者呼吸异常,请立即通知紧急医疗服务(EMS)。

● 独自一人持有手机的旁观者应呼叫紧急服务,将电话置于扬声器或其他免提选项上,并在调度员的协助下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 如果您独自一人且必须离开患者去呼叫 EMS,请先启动 EMS,然后开始 CPR。

图 2 – BLS 流程图

图 3 - BLS 步骤

图 3 -(续)

图 3 -(续)

高质量胸外按压

● 尽快开始胸外按压。

● 按压胸骨下半部分(“胸部中央”)。按压深度至少为 5 厘米,但不超过 6 厘米。

● 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按压胸腔,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回弹,不要靠在上面。

● 尽可能在坚硬的表面上进行胸外按压。

紧急呼吸

● 交替进行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

● 如果无法进行通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

自动体外除颤器

如何找到 AED

● AED 的位置应有明显标记。

何时以及如何使用 AED

● 一旦 AED 到达,或者心脏骤停现场已经有 AED,请将其开启。



● 按照AED或电极片上显示的位置,将电极片放置在患者暴露的胸部。

● 如果有多名救援人员在场,则在电极片连接期间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 按照 AED 的语音(和/或屏幕)提示进行操作。

● AED 分析心律时,确保无人触碰患者。如果需要电击,确保无人触碰患者。

● 根据提示按下电击按钮。立即重新开始心肺复苏,按压30次。

● 如无电击提示,立即恢复CPR,并按压30次。

● 无论哪种情况,都应按照AED提示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在AED提示暂停心肺复苏并进一步分析心律之前,会有一段时间(通常为2分钟)的心肺复苏时间。

除颤前按压

● 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 AED(或其他除颤器)到达现场、打开并连接到患者身上。

● 不要延迟除颤以提供额外的心肺复苏。

全自动AED

● 如果有电击迹象,全自动 AED 可以进行电击,无需救援人员采取任何进一步措施。全自动 AED 的安全性尚未得到深入研究。

自动体外除颤器安全

● 许多关于公众使用除颤器的研究表明,旁观者和急救人员可以安全使用 AED。尽管除颤器对心肺复苏术提供者造成的伤害极为罕见,但在电击过程中不要继续进行胸部按压。

安全

● 确保您、患者以及任何旁观者的安全。

● 非专业人员应对疑似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而不必担心对未心脏骤停的患者造成伤害。

● 非专业人员可以安全地进行胸外按压和使用AED,因为按压过程中感染的风险和使用AED时意外触电受伤的风险非常低。

● 针对疑似或确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 (SARS-CoV-2) 患者的复苏制定了单独的指南。

技术如何提供帮助

● EMS 系统应考虑使用智能手机、视频通信、人工智能和无人机等技术来协助识别心脏骤停、调度急救人员、与旁观者沟通、提供调度员辅助的心肺复苏术以及将 AED 运送到心脏骤停现场。

异物阻塞气道

● 如果有人突然无法说话,尤其是在吃饭时,则怀疑是窒息。

● 鼓励患者咳嗽。

● 如果咳嗽无效,可轻拍背部5次。

让病人身体前倾。

用一只手的掌根击打肩胛骨之间。

● 如果拍背无效,可进行最多 5 次腹部推力。

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绕患者上腹部。

让病人身体前倾。

握紧拳头并将其放在肚脐和胸部之间。

用另一只手握拳并快速向内向上拉。

● 如果5次腹部推挤后窒息感仍未缓解,则继续交替进行5次拍背和5次腹部推挤,直至窒息感缓解或患者失去意识。

●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开始心肺复苏。

指南的证据

如何识别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的操作定义是患者失去意识,呼吸停止或异常。早期指南将脉搏消失作为判断标准,但事实证明,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普通人,在紧急医疗紧急情况下都很难可靠地检测外周脉搏。失去意识和呼吸异常与其他危及生命的医疗紧急情况明显重叠,但作为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其灵敏度非常高。使用这些标准会过度诊断心脏骤停,但对没有经历心脏骤停但失去意识、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的人进行心肺复苏的风险被认为远远超过延迟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所增加的死亡风险。

濒死呼吸

疼痛是一种异常呼吸模式,大约 50% 的心脏骤停患者会出现这种症状。这是大脑功能存在的标志,与改善预后有关。疼痛常常被误解为生命迹象,这对非专业人员和紧急医疗调度员来说是一个挑战。非专业人员用来描述濒死呼吸的常用术语包括:喘息、呼吸很少或偶尔、呻吟、叹息、咕噜声、嘈杂声、呻吟声、鼻息声和呼吸沉重或费力。疼痛仍然是识别院外心脏骤停 (OHCA) 的最大障碍。及早识别濒死呼吸是及早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的先决条件,调度员在紧急呼叫期间未能识别心脏骤停与生存率下降有关。

当关注非专业救援人员和专业心肺复苏人员对临终呼吸的识别时,必须强调的是,延迟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风险远远大于对未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风险。(另请参阅“安全”部分。)将临终呼吸误解为生命迹象可能会导致旁观者错误地将心脏骤停患者置于复苏体位,而不是开始心肺复苏。

抽搐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短暂的癫痫发作是另一个重要的识别障碍。癫痫发作是常见的医疗紧急情况,约占所有紧急呼叫的 3-4%。这些呼叫中只有 0.6-2.1% 也是心脏骤停。最近的一项观察性研究包括 3502 例 OHCA,发现 149 名 (4.3%) 患者出现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患者更年轻 (54 岁 vs. 66 岁;p<0.001)。

癫痫发作后,当患者仍无反应且呼吸不正常时,识别心脏骤停对于防止延迟心肺复苏非常重要。延迟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风险远远大于对未发生心脏骤停的人进行心肺复苏的风险。(另请参阅“安全”部分)

拨打紧急服务电话

“先打电话”还是“先做心肺复苏”的实际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在医疗紧急情况下无法立即使用电话的情况下。由于手机已成为主要的电信方式,呼叫紧急服务并不一定意味着应该延迟心肺复苏。在评估和讨论了最近的系统评价的结果后,ILCOR 建议,一名手持手机的旁观者拨打紧急服务电话,启动电话上的扬声器或其他免提选项,并立即开始心肺复苏。该建议基于专家共识和一项观察性研究的极低确定性证据。这项来自日本的观察性研究包括 5446 例 OHCA,并比较了使用“先心肺复苏”或“先打电话”策略治疗的患者的结果。“先打电话”和“先心肺复苏”策略的总体生存率非常相似,但对不同亚组的调整分析显示,与“先打电话”策略相比,“先心肺复苏”策略的生存率更高,神经系统结果良好。在非心脏病因亚组中观察到了改善的结果(调整后的优势比 (aOR) 2.01 [95% CI 1.39-2.9]);年龄小于 65 岁(aOR 1.38 [95% CI 1.09-1.76]);年龄小于 20 岁(aOR 3.74 [95% CI 1.46-9.61]);以及年龄小于 65 岁和非心脏病因共同存在(aOR 4.31 [95% CI 2.38- 8.48])。

支持“心肺复苏优先”策略的观察性研究包括有限的案例,其中普通人目睹了 OHCA 并自发实施心肺复苏(没有调度员协助),并且比较组在年龄、性别、初始心律、旁观者心肺复苏特征和 EMS 间隔方面存在差异。尽管证据确定性较低,但 ILCOR 强烈建议强调早期旁观者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尽管手机很常见,但在某些情况下,一名单独的救援人员可能不得不离开受害者去呼叫紧急服务。首先进行心肺复苏还是首先呼叫急救服务将取决于具体情况,但优先立即启动急救服务,然后再返回受害者身边开始心肺复苏是合理的。

高质量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是有效心肺复苏的关键部分,也是心脏骤停期间提供器官灌注的常用方法。胸外按压的有效性取决于正确的手部位置以及胸外按压的深度、速度和胸壁回弹程度。胸外按压的任何暂停都意味着器官灌注的暂停,因此需要尽量减少,以防止缺血性损伤。

按压时手的位置

ILCOR 在 2020 年审查了最佳手部位置的证据。尽管按压过程中手部的位置已随时间发生改变,但这些变化仅基于低或极低确定性证据,并且没有数据表明特定手部位置在患者生存方面是最佳的。在最近的系统回顾中,没有发现任何研究报告关键结果,例如良好的神经系统结果、生存或恢复自主循环。

三项极低确定性研究调查了手部位置对生理终点的影响。一项对 17 名非创伤性心脏骤停后接受长时间复苏的成年人进行的交叉研究表明,与胸骨中部相比,在胸骨下三分之一处进行按压时,收缩压峰值和平均动脉压有所改善。一项对 10 名儿童进行的交叉研究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与胸骨中部相比,在胸骨下三分之一处进行按压时,收缩压峰值和平均动脉压更高。第三项对 30 名心脏骤停后成年人进行的交叉研究表明,手部位置的变化对 ETCO2 值没有影响。

ILCOR 系统评价排除了影像学研究,因为它们没有报告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结果,但它们确实提供了一些支持性背景信息,这些信息与基于推荐替代体位解剖结构的最佳按压体位有关。影像学研究的最新证据表明,在大多数成人和儿童中,最大的心室横截面位于胸骨/剑突交界处的胸部下三分之一处,而升主动脉和左心室流出道位于胸部中部。个体之间的解剖结构存在重要差异,取决于年龄、体重指数、先天性心脏病和怀孕情况,因此,一种特定的手部放置策略可能无法为不同人群提供最佳按压。

这些发现使得 ILCOR 保留了其当前建议,并继续建议对心脏骤停的成年人进行下胸骨按压(弱建议,非常低确定性证据)。与 ILCOR 的治疗建议一致,ERC 建议教导在“胸部中央”进行胸骨按压,并演示手在下胸骨的位置。

胸外按压深度、频率和回弹力

本指南基于 ILCOR 建议、ILCOR 系统评价和之前的 2015 ERC BLS 指南。ILCOR BLS 工作组的系统评价涉及胸外按压速率、按压深度和胸壁回弹。其目的是确定最近发表的关于这些胸外按压组件作为独立实体的证据,并评估研究是否报告了这些胸外按压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除了 2015 年 ERC BLS 指南中确定的 14 项研究外,还确定了 2015 年后发表的 8 项研究,总共有 22 项研究评估了按压深度、频率和回弹力。五项观察性研究检查了胸部按压的频率和深度。一项 RCT、一项交叉试验和六项观察性研究仅检查了胸部按压的频率。一项 RCT 和六项观察性研究仅检查了胸部按压的深度,两项观察性研究检查了胸壁回弹力。未发现研究不同倾斜测量的研究。

虽然该系统评价强调了与胸外按压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的研究证据中的重要差距,但它并没有发现足够的新证据来证明新的系统评价或重新考虑目前的复苏治疗建议是合理的。

因此,ILCOR 关于胸外按压深度、频率和回弹力的治疗建议自 2015 年以来没有改变。ILCOR 建议手动胸外按压频率为每分钟 100 至 120 次(强烈建议,非常低确定性证据),胸外按压深度约为 5 厘米(2 英寸)(强烈建议,低确定性证据),避免在手动 CPR 期间胸外按压深度过深(对于普通成年人来说大于 6 厘米 [大于 2.4 英寸])(弱建议,低确定性证据),并建议进行手动 CPR 的人员避免在按压过程中靠在胸部以允许足够的胸壁回弹力(弱建议,非常低确定性证据)。

与 ILCOR 治疗建议一致,ERC 建议按压频率为每分钟 100-120 次,按压深度为 5-6 厘米,同时避免在按压过程中靠在胸部。按压深度为 5-6 厘米的建议是浅按压效果不佳与深按压受伤率增加之间的折衷。

硬质表面

ILCOR 于 2020 年更新了在硬表面上进行 CPR 的科学和治疗共识建议。在软表面(例如床垫)上进行 CPR 时,胸壁和支撑面都会受到挤压。这可能会减少有效的胸部按压深度。但是,即使在软表面上也可以实现有效的按压深度,前提是 CPR 提供者增加整体按压深度以补偿床垫的压缩。

ILCOR 系统评价发现 12 项人体模型研究,这些研究评估了硬表面在 CPR 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些研究进一步分为床垫类型、地板与床的比较以及背板评估。未发现人体研究。三项评估床垫类型的 RCT 未发现不同床垫类型在胸部按压深度上有差异。四项评估地板与床的比较的 RCT 未发现对胸部按压深度有影响。在七项评估背板使用情况的 RCT 中,有六项可以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使用背板增加了按压深度,平均差异为 3 毫米(95% CI,1 至 4)。这种差异的临床相关性存在争议,尽管具有统计学意义——按压深度的实际增加很小。

这些发现促使 ILCOR 建议尽可能在坚硬的表面上进行手动胸部按压(弱建议,非常低确定性证据)。ILCOR 还建议,当病床具有可增加床垫硬度的 CPR 模式时,应启动该模式(弱建议,非常低确定性证据),但建议不要将患者从床上移到地板上以增加医院环境中的胸部按压深度(弱建议,非常低确定性证据)。对效果估计的信心非常低,因此 ILCOR 无法就使用背板策略提出建议。

与 ILCOR 治疗建议一致,ERC 建议尽可能在坚硬的表面上进行胸外按压。在医院内,不建议将患者从床上移到地板上。ERC 不建议使用背板。

紧急呼吸

按压与通气 (CV) 比率

ILCOR 于 2017 年更新了关于按压-通气 (CV) 比率的科学和治疗建议的共识。一项支持性系统评价从两项队列研究 (n = 4877) 中发现证据表明,按压-通气比率为 30:2 与 15:2 相比,可改善成人神经系统预后 (风险差异 1.72% (95% CI 0.5-2.9%)。对六项队列研究 (n = 13,962) 的荟萃分析发现,与 15:2 比率相比,30:2 比率的患者存活率更高 (风险差异 2.48% (95% CI 1.57-3.38)。在一项小型队列研究 (n = 200,可电击心律) 中,当将 50:2 比率与 15:2 比率进行比较时,也观察到了类似的更好结果模式 (风险差异 21.5 (95% CI对于心脏骤停患者,30:2 的 CV 比率优于任何其他 CV 比率(弱推荐,非常低质量的证据),仍然有效,并构成了 ERC 指南交替提供 30 次按压和 2 次通气的基础。

单纯按压心肺复苏

通气和供氧在心脏骤停初期处理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ILCOR 对非专业救援人员和专业或急救人员进行的单纯按压 CPR 与标准 CPR 进行了系统性审查。

在非专业救援人员环境中,六项极低确定性观察性研究比较了仅胸外按压与使用 CV 比率 15:2 或 30:2 的标准 CPR。在两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中,接受仅胸外按压 CPR 的患者与接受 CV 比率为 15:2 的 CPR 的患者在神经系统结果方面无显著差异(RR,1.34 [95% CI,0.82-2.20];RD,0.51 个百分点 [95% CI,-2.16 至 3.18])。在对三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中,在 CV 比率从 15:2 变为 30:2 期间,仅接受按压 CPR 的患者与接受按压和通气的患者之间的神经系统结果没有显著差异(RR,1.12 [95% CI,0.71-1.77];RD,0.28 个百分点。95% CI,-2.33 至 2.89])。在一项研究中,与接受 CV 比率为 30:2 的 CPR 的患者相比,仅接受按压 CPR 的患者的生存率更差(RR,0.75 [95% CI,0.73-0.78];RD,-1.42 个百分点 [95% CI,-1.58 至 -1.25])。最后,一项研究调查了全国范围内非专业建议对仅按压式 CPR 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旁观者 CPR 率和全国存活率有所提高,但与接受 CV 比率为 30:2 的 CPR 的患者相比,接受仅按压式 CPR 的患者存活率较低(RR,0.72 [95% CI,0.69 至 0.76]。RD,-0.74 个百分点 [95% CI,-0.85 至 0.63])。)根据这项审查,ILCOR 建议为所有成年心脏骤停患者提供经过培训、有能力且愿意提供救援呼吸和胸部按压的旁观者(弱建议,非常低确定性证据)。

在 EMS 环境中,一项高质量 RCT 纳入了 23,711 名患者。与随机接受常规 CPR(CV 比率为 30:2)的患者相比,随机接受面罩通气且不间断胸外按压的患者在神经系统预后方面没有明显优势(RR,0.92 [95% CI,0.84 至 1.00];RD,-0.65 个百分点 [95% CI,-1.31 至 0.02])。ILCOR 建议 EMS 提供者进行 30 次按压和 2 次通气(30:2 比率)的 CPR 或进行持续胸外按压并提供正压通气,不间断胸外按压,直到置入气管插管或声门上装置(强烈推荐,高确定性证据)。

与 ILCOR 治疗建议一致,ERC 建议非专业救援人员和专业人员在心肺复苏期间交替进行 30 次按压和 2 次人工呼吸。

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电池供电的设备,带有粘性垫,可贴在患者胸部,用于在疑似心脏骤停后检测心律。如果胸部毛发过多和/或电极贴合不牢,可能需要剃掉胸部毛发。如果心律为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操作员会收到视觉或听觉提示,以进行直流电击。对于其他心律(包括心搏停止和正常心律),建议不进行电击。进一步的提示会告诉操作员何时开始和停止心肺复苏。AED 在解释心律方面非常准确,非专业人士使用时安全有效。

如果患者立即接受心肺复苏并使用除颤器,OHCA 后的存活几率将大大提高。AED 可让普通人在心脏骤停后数分钟内尝试除颤,然后专业人员才能赶到;每延迟一分钟,成功复苏的几率就会下降约 3-5%。

ILCOR 科学和治疗建议共识 (2020) 强烈建议根据低确定性证据为 OHCA 患者实施公共除颤计划。ILCOR 关于公共除颤的科学声明提到了关键干预措施(早期检测、优化可用性、标签、新的交付方法、公众意识、设备注册、用于 AED 检索的移动应用程序和公共除颤),这些干预措施应被视为任何公共除颤计划的一部分。

除颤前按压

ILCOR 于 2020 年更新了除颤前心肺复苏的科学和治疗建议共识。五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除颤前较短和较长的胸外按压间隔。评估的结果范围从 1 年生存率和良好的神经系统结果到 ROSC。在任何关键或重要结果的荟萃分析中均未发现除颤前心肺复苏的明显益处。在对四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中,除颤前接受较短间隔 CPR 的患者与除颤前接受较长间隔 CPR 的患者相比,良好神经系统结果方面没有显著差异(RR,1.02 [95% CI,-0.01-0.01];多 1 /1000(-29 至 98)。在对五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中,除颤前接受较长间隔 CPR 的患者与除颤前接受较短间隔 CPR 的患者相比,出院生存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RR,1.01 [95% CI,-0.90 至 1.15];多 1 /1000(-8 至 13)。

ILCOR 建议,在无监护的心脏骤停中,应进行短时间心肺复苏,直到除颤器准备好进行分析和/或除颤。与 ILCOR 治疗建议一致,ERC 建议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 AED 到达现场、打开并连接到患者,但不应通过额外的心肺复苏进一步延迟除颤。

电极定位

ILCOR 于 2020 年完成了 AED 电极尺寸和位置的系统评价,寻找任何可用证据来指导最佳电极位置和尺寸。没有发现直接解决这些问题的新证据,因此 ILCOR BLS 工作组的系统评价仅限于专家讨论和共识。这些研究强调,前后电极放置比传统的前侧或前心尖位置对于房颤 (AF) 的选择性心脏复律更有效,但大多数研究未能证明任何特定电极位置的明显优势。在除颤过程中,当电极放置在颤动心脏区域直接位于电极之间时,心肌电流可能最大(例如,VF/PVT 中的心室和 AF 中的心房)。因此,对于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最佳电极位置可能不同。ILCOR 继续建议将电极放置在暴露胸部的前部位置。可接受的替代位置是前后位置。对于乳房较大的患者,将左电极垫放置在左乳房的侧面或下方是合理的,避免接触乳房组织。在使用电极垫之前,应考虑及时去除多余的胸毛,但必须强调尽量减少延迟电击。没有足够的证据推荐一种特定的电极尺寸,以实现成人最佳体外除颤。但是,使用大于 8 厘米的电极垫是合理的。与 ILCOR 治疗建议一致,为了避免使用 AED 的人产生混淆,ERC BLS 写作小组建议使用 AED 上显示的前位将电极垫贴在患者的裸露胸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8:23 , Processed in 0.0691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