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短视频与社会创新:见证中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变迁与产业更迭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799
发表于 2024-10-3 09: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6日下午,由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与抖音短视频联合举办的短视频与社会创新研究报告会暨学术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开幕。与会嘉宾以“共享共创”为主题,分享了时代经验。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与抖音短视频联合发布国内首份《短视频与社会创新研究报告》。

短视频的诞生和发展见证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它以更加丰富、更加共享的文化语言、知识体系和信息方式重塑了中国的文化传播和社会创新能力。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张书亭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张书亭教授致开幕辞,指出短视频凭借其强大的社会渗透力和情感感染力,通过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服务创新,充分聚集大众创造力。创新等,让他们能够进行自我发展。民族创新的表达已经成为一种持续时态。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

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副主任

《报告》主编王晓红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晓红教授指出,短视频的魅力来源于分享,而今天分享的本质和逻辑起点就是大家可以访问它。正因为如此,短视频不仅记录了社会的情感、世界的细节、当下的轨迹,最重要的是它让每个人都被看到,让那些日常的、个人的创造力在集体模仿中得到体现。同样的风格和民间智慧的草根。挑战汇聚成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

,

△ 抖音执行总编辑王猛

抖音执行主编王猛用真实案例阐释了抖音在推动全民科普、传统文化传播、城市形象、文旅扶贫等方面的创新和引领。指出,从用户分享到公众分享再到社会共创,抖音打造了一个广泛参与、多元包容、持续创新的平台。

△《短视频与社会创新研究报告》

《短视频与社会创新研究报告》的发布是本次论坛的焦点。 《报告》指出,短视频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个体微创新被看到、被记录、被分享、被认可。这种包容性的分享和共创有效地聚合和激发了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影响。群体创新,从而助力社会整体创新。

未来,“短视频+”将成为常态,多主体协同参与、跨界融合越来越显着。随着相关政策和规范体系日趋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基于短视频的共享共创不断向跨界化、场景化、协同化、专业化方向迭代演进。

《短视频与社会创新研究报告》原文:

短视频的诞生和发展见证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它以更加丰富、更加共享的文化语言、知识体系和信息方式重塑了中国的文化传播和社会创新能力。

短视频时代,生产者、传播者、用户形成了新的互动传播轨迹,记录自我成长,映射社会变迁,展现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所呼唤的社会创新动力。文化发展路径和数字素养能力。

从分享到共享,从原创到共创,从看得见的交流到看得见的创新,短视频照亮了每个人都拥有的创新种子。

01

“双5E”凝聚力量:

短视频引领人们创造想象

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繁荣昌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占全部网民的78.2%,短视频应用使用时长占整体的8.2%移动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间。

在中国,短视频已成为媒介融合的实用声音、网络文化的当下场景、互动传播的应用场景、文化转型的技术镜子。短视频本身已经成为共享共创的探索者、实践者和创新者的时代符号。通过充分发挥其平台、工具和中介作用,在创新社交联系方式的过程中,短视频所展现的“双5E”传播理念随时随地可见。

卸下媒体技术的繁琐束缚,赋能社会主体的文化想象——短视频应用通过技术升级和能量释放,为文化大众创造奠定了现实基础;内容制作技术门槛和准入标准的重新定义,让普通人用户可以使用平台提供的“模仿”和“半智能”创意模板来制作更高质量的短视频内容。

“话题挑战”就像平凡生活场景中的警钟。通过对同一风格的模仿和拍摄,个人想象力在低门槛、简单的技术引导下,创造出具有文化共时性和想象共情的参与场景。大量曾经对短视频拍摄剪辑技术、自我形象记录犹豫不决、不自信的用户纷纷效仿,参与创作、零散上传,形成了独特的虚拟仪式感和文化认同感。 “话题挑战”在激发内容生产者之间隐性竞争的同时,也激发了每一个普通人的创新创造活力。

从贵州大山里躲避大雨的年轻养蜂人,到吐鲁番阳光下对着镜头微笑的农场青年;从突然在浙江街头翩翩起舞的女孩,到故宫石阶上拿着专业相机的大妈;从春晚幽默的调侃和笑声,从文字的挂钩,到15秒华丽神兽观山海的出现——普通人的文化想象和意义生产,形成了共时而又不平凡的生活通过短视频看到的场景。

改写日常生活经验,释放平凡场景的视觉能量——短视频提供最全面、最真实的社会“微”记录,记录新时代新青年的新常态。拍摄上传、分享点赞,就像“脱口而出”一样方便,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实时交流的“口语”。它用“日常经验”的“非日常”表达,让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想法都被更直观、更生动、更有趣、更丰富地“说”出来。

以短视频聚长视频,从小到大,基于短视频日常记录的全民创新已成为持续趋势。

母婴护理、生活小窍门、美食家政、舞蹈健身、日常化妆、家居装饰园艺、垃圾分类等各种知识信息都汇聚在短视频平台上。小到日常生活的创新随处可见。短视频成为日常创新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成为美好生活创意的传播者。



重塑社会情境,呈现新社会、新文化、新生活场景——短视频平台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视觉场景和背景音乐,辅以简单易学的视频拍摄和编辑模块,为大众提供内容创作和分享的途径。通讯的技术能力,以及点赞、评论、转发、私信、直播等无门槛的技术应用,重塑了人们的通讯情境。消除技术障碍,让用户“无需中介即可表达、展示自己”。短视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与新技术融合、不断消除技术壁垒、不断形成新应用、不断赋能美好生活的过程。

短视频日益成为大众交流的语言,也成为人们记录和分享美好生活的工具和中介。

短视频重塑情感联系模式,凝聚群体智慧。短视频平台通过社区运营维持情感联系,打造文化共鸣和分享机制,让更多普通人通过话题、分享、知识、兴趣等聚集在一起,人们依托短视频平台自由交谈,你们互相回应,对话轮子发生变化,不断产生丰富多样的内容,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02

“8大特点”:

重构分享共创的传播理念

短视频已形成新的视听文化潮流。它突破了电视的线性时间流,利用技术规则让每个人都参与个体表达,形成新意义的接力流;它突破了固定观看的限制,让观看空间“流动”,让人们随时随地、随意地观看和使用视频。

抖音平台上的短视频《同一屋檐下四代人》一度火遍全球。四代人伴随着“妈妈”、“爸爸”的呼唤声相继出现,用最简单、最真挚的方式表达了中国式的亲情,情感饱满。正能量。此后,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相同风格的短视频。它们受欢迎的背后是人们自发的温暖。

随着相关政策和管理规定的陆续颁布实施,平台自律责任不断强化,从准入门槛、内容生产、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管。短视频内容管理标准化完善,短视频生态优化。基于短视频的分享和共创也日趋理性和规范。

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内容生产,这决定了短视频广泛的社交联系,让社会创新能够快速放大、可见,实现裂变式传播。每个人都成为裂变的核心,在短时间内聚集成集体力量并爆炸,驱动共享。共同创造更高效率。

03

实践分享和共同创造

打造短视频生态圈

1、满足情感表达

短视频通过呈现生动或简单、酷炫或可爱、写实或编织的社交小场景,为社会创新潜在解决方案的思考和探索提供动力。借助短视频,可以用图像来表达情感;借助短视频,可以用更具感染力和视听性的语言传播知识。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人们分享快乐生活、表达情感的新渠道和平台,比如分享个人生活经历、记录一些重要时刻。短视频让用户超越时空距离,以短视频的形式实现“临场感”。

短视频已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传递祝福的新方式。 2019年农历新年期间,短视频化身拜年使者——近3000万用户通过抖音使用春节贴图送上新年祝福;超过6114万用户参与“集笔记抢红包”活动。

2.·加强参与与协作

短视频在内容制作和传播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个人参与和群体协作。这种群体协作体现在网友之间的分享转发和二次创作上。独立个体互相评论、转发、继续撰写创作等,延伸出更深刻、更广泛的社会联系。为内容制作中的集体协作创造土壤。用户的个性化复制和创作,在模板和主题的技术幻象下,不仅呈现出不同风格的短视频内容,而且给用户带来看似相似却又差异化、看似同质却又多样的优化观看和使用体验。

3.·增强社会认同

当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娱乐、看屏、解闷、理想、任务时,短视频是增强人们社会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凝聚力的催化剂。

每个城市、每个乡村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都以短视频的形式在各​​自的平台上呈现和集中。其松散流动的微观叙事和主题若隐若现的碎片化叙事背后,承载着新时代集体记忆的某些方面,也是当下媒介环境下喧闹者社会身份的某种表达。

目前,大量地方政府事务账号和官方媒体账号涌入抖音。通过短视频记录和叙述,及时透明、公开地更新政府形象和政务流程。政府与民众的距离不断拉近,关系越来越密切。



1、提升公益传播效果的新途径

社会福利作为社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社会公益热情不断高涨,企业、社会组织、教育机构、公民个人开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的倡导和实践。短视频因其强大的情感感染力和传播力,自流行以来已成为公益传播的重要助手。短视频平台依托自身资源,与科研机构、公益组织合作,有效整合公益信息和服务信息,扩大公益话语权,逐步探索出一条影响深远、独特的信息公益模式。

2. 新模式有助于弥合数字鸿沟

短视频平台通过探索新机制、新模式,致力于弥合数字鸿沟、提升全民网络素养。作为一种具有巨大知名度的互联网视听语言,短视频具有跨越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等诸多障碍和障碍的力量。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快速理解、传播、生产信息,让共享、共创真正成为现实。造福社会每一位成员。

以知识传播为例。抖音平台上有大量知识型短视频,涵盖多个领域、多个类型。知识以短视频的形式生动呈现,降低了知识学习的门槛,达到了更好的知识传播效果。 。

短视频平台依托自身的产品机制和技术优势,聚焦偏远地区教育,通过“互联网+公益+教育”模式推动公益创新新模式的探索。

2018年,抖音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聚焦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区贫困儿童家庭教育,推出社会融合教育“益童乐园”项目,为乡镇儿童提供一系列旨在提高其整体素质的计划。提供分级服务,陪伴当地儿童健康成长,让易地扶贫搬迁儿童更好更快融入社会。截至2019年6月1日,益童乐园共上线24个,专职服务人员48人,短期志愿服务人员807人,注册长期活动儿童2200人,累计服务儿童79691人次(包括临时参加活动的儿童)。

短视频平台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紧扣国家总体发展布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战略。联合各级政府部门,充分探索区域发展可能性,利用自身优势资源。 ,逐步探索一系列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018年7月,抖音联合字节跳动其他部门和平台,联合推出“三农合伙人”计划和“扶贫英才”计划;以及“山货上头条”、“山斗是一道好风景”两个项目,通过乡村信息的创新发布,不断创造技术价值、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一、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

短视频记录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内容话题涵盖各个领域。在推动社会创新的过程中,社会治理的范围不断延伸,从卫生、教育、环保等延伸到社区秩序的维护。短视频酝酿了更深更广的概念。社会治理潜力。一方面,短视频让社会治理体系的信息透明、现场观看向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更好适应多元化、差异化的社会治理需求;另一方面,社会治理领域受到短视频传播的关注。随着不断拓展,社会治理体系也向外围延伸,扩大了社会治理的覆盖面,发现和满足了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需求。

2、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录生活,凝视美好;打卡场景、分享挑战——短视频也催生了新的商业营销模式。脏包子、自热火​​锅、山药薯片、单身狗粮等通过混搭、跨界、自发的研发推广模式成为短视频平台上的热门产品,带动新景观消费文化的新趋势不断涌现。同时,借助短视频推广,网红城市、网红景点不断涌现,助力区域形象塑造和传播,有效带动当地旅游市场快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拓展文化传播新路径

短视频融合超越与复调交响,重构传播时空、拓展文化容量,为中华文化的创新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多种可能。街舞、街舞、国风音乐、鬼畜、动画等短视频,想象与魔幻并存,模仿与抄袭齐头并进;京剧、昆曲、汉服、功夫、书法、水墨画、陶瓷等传统文化采用新旧交融的语法。释放你自己的短视频的魔力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抖音先后推出“四个一计划”、“传统文化千人传承计划”、“全民音乐秀计划”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伙伴计划”,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创新传播。

04

分享共创诗与远方:

迭代升级的短视频宣言

短视频凭借自我发展和新策略、新理念、新模式的探索,正在逐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善信息传播和社会形态,微图像和微影像的进步声音微观叙事在改善社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增进福祉、促进全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背景下,科技突飞猛进,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日益强烈。短视频将更有效地驱动社会创新迭代,优化社会创新生态,释放更大能量。

短视频让社会各主体以最接近现实的形式进行互动。各社会主体之间情感维持和沟通的成本较低,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社会协作变得越来越可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多种社会主体加入到共创队伍中。人与群体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新的创造力和想法能够不断产生和实现。从共享共创来看,行业、产业跨界融合的趋势更加显着。 “短视频+”已成常态。社会创新多元主体在制度环境建设、物质基础供给、智力供给等方面各自发挥优势,形成合力。 ,帮助探索共享和创新模式。

短视频善于构建当下、此时此地的新文化场景,更精通拓展场景深度的维度、面向、棱镜效应。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的支持下,短视频可以以复眼的方式映射几乎所有人们的活动场景。场景、内容、体验等的多元化、个性化,基于短视频的消费不断升级。短视频的工具属性也将变得更加突出。它们已经开始成为新的创新服务入口,人们可以轻松参与各种场景。创新、创新、创造活动不断拓展。同时,基于场景创新的理念融合、融合创新,为共享共创发展提供更多方向,进一步带动社会共创服务升级。

作为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创造性活动,社会创新、政府创新、企业创新、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推动社会快速进步和发展的创新体系。在网络传播媒介、平台、工具属性日益凸显的趋势下,基于短视频的多元化创新将不断赋能渠道、机制、模式等;随着相关政策和规范体系日趋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创新正在迎来更好的制度环境、技术环境和资源环境。短视频的另一个黄金时代也即将到来。

未来,以短视频为平台,以社交创新为助推,在警惕技术可能带来的欺骗和误导的同时,社交分享和共创将继续向跨界、场景化等方向迭代演进。立足、协同、专业,探索共享新模式、新机制、新策略,助力改善社会福祉、创造美好生活。

关于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

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定位为国家智库、学术前沿、行业顾问、人才基地。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强大的教学科研资源,围绕“研究、研发、开发”三个层面推进科研合作,致力于建立联系。以桥接政府和产业为主要功能的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平台。

设立在线视频学院奖。这是我国视听新媒体领域唯一的学院奖。拥有“年度节目”、“年度人物”、“年度平台”、“组委会特别奖”四大领域近20个奖项。它建立在客观、独立和公正的基础上。旨在力争呈现代表网络视听行业的年度创新力量和未来发展风向标。该活动已举办四届。

举办在线视频高峰论坛。每年举办互联网视频春秋高峰论坛,聚焦互联网视听行业热点话题,汇聚学术专家、行业领袖和相关政府领导,搭建三方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互联网视听行业的创新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互联网视听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促进网络视听产业健康合理发展。

发布在线视频年度案例研究报告。自2015年起,每年都会出版《中国网络视频年度案例研究》。这是网络视听领域唯一一份聚焦典型案例的年度报告。已出版5本书,被誉为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发展的历史记录。

(编辑:李元泉、19级网络媒体广播电视学专业(国际新闻传播)王柏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9:06 , Processed in 0.4080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