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0

2016年安徽自主招生报名及考试指南: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招生方案详解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662
发表于 2024-12-19 23: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自主招生报名计划

安徽省2016年自主招生即将拉开帷幕。最近,很多同学都在询问2016年安徽自主招生报名及单次考试的情况,因此山招网精心分享了2015年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招生考试方案供同学们参考,相信它可以帮助他们。

一,

2、2016年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招生考试计划(仅供参考)

综合质量检测

2015年,我院自主招生将根据注册考生的不同类别实行分类考试。考试以学生的必要性和充分性为依据,充分体现知识的常识性和工具性,不片面追求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1、已获得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并审核通过的考生

综合素质测试为面试,满分300分。内容包括特长展示、语言表达、分析判断、逻辑推理、人文素质等。面试通过者予以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仍可凭准考证继续参加4月12日我院组织的文化基础和职业技能考试。

2、符合报考2015年高考资格的考生

综合素质测试由文化素质测试和职业适应性测试两部分组成。

(一)文化素质测试

根据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部分科目成绩计算,满分为450分。文科科目以语文、数学、外语、人文和社会基础评分;理科科目根据语文、数学、外语和科学基础进行评分。学院不再单独组织本次考试。

(2)职业适应性测试

①申请航海技术、海洋工程技术专业

考试形式为面试,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0分。内容包括职业定位、英语口语表达、人文素养等知识。

②申请其他专业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300分。内容包括职业定位、社会事务、人文等常识性基础文化知识。

3、符合报考2015年对口招生考试资格的考生

综合素质测试由文化基础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

(一)文化基础测试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450分。内容有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素养。测试范围参考《2014年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应招录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大纲》。

(2)职业技能考试(报考公路监理与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考生可以根据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从①、②中选择一项考试内容;报考汽车运行与维修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根据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可以选择③、④中的任意一项进行考试;报考汽车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的考生,可以根据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选择⑤、⑥中的任意一项考试内容。他们拥有的知识掌握)

①工程勘察(选择1项):

测试内容: (1)圆角测试法测量水平角; (2)全站仪坐标测量; (3)全站仪坐标放样; (4)水平测量和标高设置。

考试形式:实际操作考核。

考试时间:15分钟,满分300分。

②建材培训(选一):

测试内容:(1)筛砂测试现场操作; (2)粗骨料表观密度测量; (3)粗骨料破碎值测量; (4)混凝土抗压强度测量。

考试形式:实际操作考核。

考试时间:15分钟,满分300分。

③电气基础:

测试内容:(1)掌握串联、并联电路知识,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元件; (2)掌握万用表的使用,能够对电路元件进行基本测试。

考试形式:实际操作考核。

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300分。

④机械基础:

考试内容:(1)钳工基本操作(锉、锯、划线、攻丝、钻孔等); (2)正确使用钳工常用工具和量具; (3)按图纸要求制作产品。

考试形式:实际操作考核。

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300分。

⑤ 电气基础:

测试内容:照明接线。

考试形式:实际操作考核。

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300分。

⑥计算机辅助绘图:

测试内容:绘画。

考试形式:机考。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300分。



在市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二、三等奖的考生,可免参加相应专业的“职业技能考试”,并计满分;申请《职业技能考试》技能竞赛获奖的考生可加100分、50分。取得国家高级工、中级工职业资格并申请相应专业《职业技能考试》的,可加100分、50分。以上奖励积分相同部分不再重复,将进行追加。总分不能超过100分。

四、考试时间、地点

(一)测试时间:

①已获得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并审核通过的考生:4月11日下午2:30-4:30;

② 2015年高考合格考生:4月12日上午9:00-11:00;

③符合报考2015年相应高考资格的考生:4月12日上午9:00-11:00(文化基础考试)、下午1:30-5:30(职业技能考试);

(2)考试地点: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详见准考证。

(5) 乐谱合成与发布

1. 乐谱合成

(一)已获得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并面试通过的考生

应聘者考试总成绩=文化基础考试成绩(按满分450分计算)+面试成绩。

(二)符合报考2015年高考资格的考生

考生总考试成绩=文化素质考试成绩(部分科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职业适应性考试成绩。

(三)符合报考2015年对口招生考试资格的考生

考生考试总成绩=文化基础考试成绩+职业技能考试成绩。

2.结果发布

考生成绩将在《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自主招生报名系统》中公布。考生可以凭身份证号和密码登录系统进行查询。

3、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自主招生部分模拟题(仅供参考)

问题一:将下列句子中的成语填空。最合适的组是()

(1)读者欣赏作品新鲜的故事,却忽略了其中蕴含的激情;他们欣赏文字的简洁,却忽略了作品中隐藏的悲伤。事实上,它接近...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无论走儒、佛、道哪一条路,最终都会在山顶相会。

(3)多年前,集团老总就感到,尽管集团发展迅速,国际市场不断拓展,但他的危机感却丝毫没有减弱。

A. 两条不同的路,但同一个目的,就像面对深渊

B. 购买棺材并将其返回同一目的地如履薄冰。

C、同一个目的地,不同的道路如履薄冰。

D、买棺材归还珍珠,目的相同但目的相同,犹如面对深渊

问题2:将下列单词按顺序填在横线上。最合适的是( )

这条河什么时候穿过三峡的?为什么它的源头总是存在,为什么它的流向总是如此,为什么它的目的地总是如此?当它用力量劈开三峡东进的时候,它有没有想过,自己后来会变成那个小小的生物——人类的胯下坐骑?

A.无尽,无尽,永不满,永不溢出,毁山灭地

B.无尽的,永不满的,永不溢出的,无尽的,天塌下来的

C. 无尽,永不满,永不溢出,无尽,无尽

D.无尽,无尽,永不满,永不溢出,毁山灭地

问题三:下列句子中,没有语法错误的是( )

(一)教育对于综合国力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

B、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刻苦等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合理的时间安排是每个想要成功的学生必须具备的。

C、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无论身体、生活条件、精神压力多么糟糕,他都坚持创作。

D、3月5日,我市数千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模仿雷锋活动。本次活动的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构建和谐城市”。

第四题:按顺序填写下列句子中的词。最合适的组是( )

⑴老虎通常独居,但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这使人们___“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⑵有关部门发布信息,实行全国“社保卡”跨省养老金缴费方式。

⑶他现场拍摄的照片揭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科学与美学相结合的设计法则。

A. 质疑制定过程

B. 质疑制定过程

C.问题制定通过

D. 提出疑问并通过

问题5:根据原文,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AFS细胞可以生长肌肉、骨骼、血管、神经和肝细胞,也可以分化成其他细胞

B. AFS 非细胞的其他类型干细胞可引起肿瘤

C. AFS细胞是否是真正的干细胞尚需验证。

D. 美国只需建立10万个样本的储存库,即可为美国人提供理想的移植基因匹配

问题6:

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是千篇一律。然而,正是眼睛所看到的无尽的重复,给参观者带来了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觉。让我提出一个大胆而荒唐的想法:800米长的走廊里有数百根柱子和横梁,一方形、一圆形、一八角形、一六角形……;一胖一瘦一弯一直……;一块木头、一块石头、一块铜、一块钢筋……;一红、一绿、一黄、一蓝……;一朴素,一龙高浮,一轻雕卷草,一画花卉。 ...;如此“千变万化”的布置,走廊会是什么样子呢!

也许有人会问:走到长廊之前,乐寿堂临湖的走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别具一格、千变万化吗?是的。就回廊整体而言,这是“同多异小”,大统一中的小变化。既达到了花窗“小差别”的幽默趣味,又不损害回廊的“大统一”。我们先以花窗这样的小变化作为走廊柱子无尽重复的“前奏”,这也是一种“先扬后抑”的手法。

纵观世界建筑史,任何优秀的单体建筑或建筑群,一条街道或一个广场,往往因建筑形象的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获胜。都说是一样,但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幅“手卷”,也是一首“音乐”。均匀性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二年来,我们规划者、设计者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中,在这方面都没有能够做到满意的工作。为了省钱和速度,我们做了很多标准设计,但“好”应该包括艺术的一面,即“让百花齐放”。我们有些小区的标准设计太统一,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的街道房屋样式、风格相同,相互不一致;即使它们单独来看是美丽的,但放在一起时却都是“有害的”。它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千变万化”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既要让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减;既要和谐统一、有完整的大局,又要避免单调、乏味。这种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应该认真考虑的。

——梁思成的《千篇一律》

下列关于所选文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选题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疑问、比喻、夸张等。

B、“统一和不断变化对城市面貌起着重要作用”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了对上述内容的总结作用。

C、选文不仅分析了具体事例,而且从世界建筑史的广度和高度进行了概述。

D、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避免杂乱无章,相减;既要和谐统一,有完整的大局,又避免单调乏味”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问题七: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达,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小说的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叙述者语言。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体现人物的性别特征。它与作者自己的语言不同,不会受到作者语言习惯的标记。

B、古典诗歌的音韵主要体现在格律上,是诗歌在字数、句数、层次、对仗、韵律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

C、在散文中,思想与诗歌的结合、想象与现实的交融、思想与形象的统一,都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

D、阅读、欣赏剧本时,要了解剧本的舞台和集中特征,善于把握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尖锐的戏剧冲突,通过戏剧冲突分析人物,通过戏剧性的情节探索剧本的主题。人物。

问题8:

一个地区是否成为干旱区或沙漠,根本上取决于该地区的降水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大体气候条件不变,沙尘暴或者沙漠不会具有侵略性,因为自然已经为它划定了界限,所以不需要担心沙漠逼近北京。

从环境史的角度,人们现在可以了解中国几千年来气候的变化,以及历史上沙尘暴的发生。从很多研究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列出历史上沙尘暴的发生情况。年表。由此可见,沙尘暴自古以来就存在,并且具有周期性。今天的沙尘暴并不比过去更猛烈。

沙尘暴自古就存在,因为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就崛起了。它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温暖西南季风,造成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干旱和沙漠地区。 ,这个地区处于西风带,这些都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因素,而这些与人类活动无关。

如果人类活动与干燥周期同时发生,确实会加剧沙尘暴的强度,因为人类活动将植被覆盖的地区变成了裸地。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那就是中国的“农牧交错带”向北向西移动,从黑龙江大兴安岭南端一直到青海湟水流域,全长2000多公里,宽200至300公里,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自古就是我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该区是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的过渡带。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这片狭窄的农牧交错带已向北移动约400至500公里,向西移动约1000公里。 ,使农牧业过渡带完全进入只适合畜牧业生产的草原地带。当农用铁犁犁过草根缠绕的土地时,它就为沙尘暴提供了武器。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才能说人类活动加剧了沙尘暴。北移、西移的农牧交错带,埋没城市、毁坏土地的荒漠化、沙尘暴只能归咎于人类自己。

根据地理学的自然地带和区域划分规则,只有我们处于哪个自然地带,有什么样的降水量和气温,才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无法改变的。如今北移西移的农牧交错带已完全进入典型天然草原带,“三北防护林”还能算是防护林吗?看来,更名为“三北防护草原区”更为合适。事实上,人们应该做的是从北迁、西迁的农牧交错带回迁。

沙尘暴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只是自然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例如,科学家发现沙尘暴可以给海洋生物带来丰富的食物。美国的科学研究表明,沙尘暴加入了全球循环并带来了铁,而铁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海洋浮游植物在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方面与陆地森林一样好。因此,可以说,沙尘暴是对抗全球变暖的“无名英雄”。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美化沙尘暴,我们只是想客观地看待自然界的每一个现象。

下列对“幕后英雄”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沙尘暴给海洋生物带来丰富的食物。

B. 沙尘暴给海洋浮游植物带来大量铁。

C.海洋浮游植物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沙尘暴为海洋浮游植物提供矿物质元素。

D.沙尘暴可以抵抗温室效应,但我们不知道。他们是无名英雄。

问题9:下列六首诗可以配对组成有关写作的对联:( )

① 人才如潮水般涌动,想法千奇百怪。 ② 难以理解,心思随意。

③文笔杂乱,花团锦簇。 ④语言学而奇,实用(似)辉煌。

⑤用词巧看燕舞 ⑥用拙笔看燕舞

A. ④① B. ④⑥

C.②⑤ D.⑥③

第10题: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嫣然乐公(刻),衣飘飘(裙),转圈(落寞的样子)

B.悔改(悔改)流下悲伤(悲伤)的泪水闪耀(闪闪发光)

C、眼神游走心游(奔驰)、悟道(神明)、奇机(织梭)

D. 互相同情(醒醒) 截然不同(显然) 让人发笑(有见识的内行)

(玉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23:36 , Processed in 0.1205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