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2019年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上海日鑫农业合作社受益显著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134
发表于 2024-12-20 06: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没有普惠金融,我们可能不会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回顾过去的2019年,上海日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玲感触颇深。她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感叹,政策利好的春风温暖了无数小微企业的心。 “我们相信,未来我们会取得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2019年是实施《促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普惠金融不仅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受到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总体来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成效显着,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资金就是血液,只有持续周转才能创造更多活力,带来更强的‘造血’能力。”徐陵说,他很幸运,在需要资金的时候有银行。刚来“敲门”。

但在运气的背后,我们也必须记住,机会总是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受访者认为,民营企业本身想要走出融资困境,不能向银行“求饶”,必须苦练内功。

而随着普惠金融政策的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像徐陵一样努力工作的“幸运儿”。

1政策暖风强劲吹起

“在普惠金融政策下,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温暖和实惠,这笔贷款来得正是时候,非常及时。”

年末之际,国际金融报记者探访了位于上海市崇明区的上海日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基地。这是中国建设银行发放普惠金融贷款的第一家本土企业。

12月24日,天气微凉,飘着毛毛细雨,但每个员工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对新的一年的希望。上海日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绿色生产、生态农业为核心,从事绿色农产品种植、生产的农业企业。现已与盒马生鲜、上海尚勤餐饮集团等合作。

据徐岭介绍,该公司早期主要从事农产品直销,供应农贸市场、团餐和食堂。在发展后期,他们想要对产品进行升级,也就是说,通过简单的加工,让菜品变得更加精致,并做一些一体化的分拣等操作。但产品升级需要购买新的设备和机器,这让徐凌有些为难。

“当时我们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足够的流动性。”徐玲说,幸运的是,通过普惠金融政策,他们成功获得了300万元的信用贷款。解决了资金问题后,公司顺利驶入发展快车道,成功入驻盒马生鲜等多个销售平台。

徐岭坦言,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小微企业现在无需抵押,只需通过企业信贷就能获得一定数额的贷款。

他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是建设银行在上海崇明地区发放的首笔普惠金融贷款。审批时间较以往大大缩短。 “以前想要贷款,利率至少要比基准利率高15个百分点。现在,普惠金融政策下,贷款是按照基准利率执行的,限额由原来的1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

“如果没有这笔贷款,我们可能不会取得这么快的发展。可以说,在普惠金融政策下,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温暖和实惠。这笔贷款来得正是时候,非常及时。”徐陵叹了口气。在政策的春风吹拂下,寒冬并不太冷,“因为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公司会发展得更好、更健康。”

徐岭的“运气”源于无数银行机构在提高信贷服务效率、降低普惠金融融资成本方面的努力和奉献。

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显示,5家大型银行已在总行及全部185家一级分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10家股份制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业务部门或专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部门、中心,在单独信贷计划、信用尽职调查豁免、内部考核激励、内部资金贴息等方面对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的服务实行差异化激励。

2 当幸福来敲门时



“各银行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变‘坐业务’为‘走业务’,主动联系企业上门走访。”

随着政策暖风吹起,一幕幕温馨的场景浮现在小微企业主徐岭的脑海中。

徐岭说,今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之一是银行金融服务主动下乡田野,渗透到更多小微企业。

“事实上,我们申请信贷时并没有敲银行的门,而是银行来找我们,为我们提供信贷服务。”徐岭回忆,建行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挨家挨户了解企业需求。随后,当企业需要资金时,通过普惠金融项目与银行沟通贷款情况。 “我们联系的银行工作人员非常主动、热情,信贷审批也很快,只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

《国际金融报》记者在日常接触上海各界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答案。他们对融资环境的变化有切身的体会。据说,银行行长下田地、菜市场、巷子已成为常态。

事实上,普惠金融的风潮已经席卷全国,举措也更加接地气。 2019年8月至11月,银保监会在江苏、河南、湖南、重庆五省市试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融资对接工作、大连。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2月12日,上海银行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融资撮合活动启动。此次活动名为“百银助万企”,将组织全市银行机构参与,对接全市约65万家纳税等级B级及以上小微企业。

上海银保监局还特别要求,各银行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变“坐业务”为“走业务”,主动联系企业走访,提供融资解决方案,增强服务主体作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有一种获得感。

小微金融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明显短板。上海银保监局一级巡视员李虎认为,“银行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政策和产品宣传不够,服务覆盖面仍有待拓宽,与银行业还有差距”。社会各界的要求和期望。”

对于普惠金融政策和产品推广力度不够的问题,徐玲深有感触,“我很幸运,在需要资金的时候,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相关业务人员,但还有很多小微企业处于底层,即使是那些刚刚开始创业的人。商业团体可能不知道如何应用普惠金融政策。”

“这个问题最好从源头上解决,如果仅仅靠信贷员的腿去到每家每户,作用是有限的。”徐岭认为,如果小微企业在刚创业时能够得到告知,并建立国家类似的金融支持政策,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比如,能否与工商登记等机构合作,根据小微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普及。”

3、企业需提升内功

“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是希望企业能用这部分资金创造更多活力,而不是填补资金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走访时,一些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直言不讳地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普惠金融仍然是“政策性普惠金融”,银行更多的是“政策性普惠金融”。锦上添花”,却很少“有需要时帮忙”。

面对这种情况,小微企业主该如何应对?

综合多位小微企业主的意见,记者发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除了银行和政策的支持外,小微企业本身还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向创新求效益,不断提高自己的“造血”能力。 。他们认为,民营企业本身想要走出融资困境,不能向银行“求饶”,而必须努力实现更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普惠金融政策对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非常支持。可以说,只要企业有提升空间,有造血能力,获得贷款并不难。”信贷资金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就像一剂强心剂,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健康地发展。徐凌认为,所谓“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理性地看待“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希望他们能用这部分资金创造更多的活力,而不是去拯救一家公司。“濒临破产、死亡的企业必须填补资金缺口。”

从传统银行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凸显出其金融服务能力不足、风控手段标准相对单一、灵活性较低。

“普惠金融一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由于小微企业普遍缺乏完整、真实的财务报表,不具备合格的抵押资产,银行面临着极高的审计成本和违约风险。倒不是银行不愿意“服务小企业、小行业,倒不如说是传统金融的服务能力不足。”某大型银行内部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普惠金融的发展需要银行利用科技等手段。改进小微企业服务方式。能力。

事实上,银行也在积极尝试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例如,建设银行“小微快贷”全流程线上融资模式;网商银行基于线上大数据风控的“310”模式;苏州银行针对初创小微企业推出的“创e贷”、“创e贷”、“创e贷”、“人才贷”等产品。

总体而言,由于小微企业缺乏抵押品、抗风险能力弱、缺乏信用记录等固有特征,在融资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这就需要银行和更多的金融机构探索更加普惠的方式。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多达5600万家。只有11.9%的小微企业可以获得银行贷款。约三分之二的小微企业没有熬过“死亡期”。我国60%以上的小微企业未能熬过“死亡期”。的私营企业和90%的个体工商户没有银行贷款记录。

4 市场期待创新

“希望未来普惠金融政策能有更多、更精细的创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普惠金融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

在12月20日银保监会近期工作吹风会上,银保监会首席检察官杨丽萍透露,截至10月底,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3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0.5%,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贷款增长率;有贷款余额的家庭户数为2096万户,比年初增加373万户。其中,5家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均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30%的增长目标。

银保监会也制定了2020年小微企业目标。普惠金融部主任李俊峰指出,在当前余额11.32万亿元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小微企业数量。 2020年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2万亿元,增速高于各类贷款平均增速,五家大型银行增速均在20%以上,将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全覆盖,力争明年新增300万户以上;在近两年降本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着力提高银行业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成本。又下降0.5个百分点。

“我们有实实在在的普惠金融获得感,也希望未来普惠金融政策有更多、更精细的创新。”徐陵充满期待。

对于未来如何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斌认为,除了金融科技等技术支持外,普惠金融还应立足小微企业自身经营,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条件和发展阶段。多元化、差异化的特色服务。

“由于小微企业所处行业、规模、生产经营周期不同,其对资金的需求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文斌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例如,对于一些传统行业的小微企业来说,对于微型企业来说,可能只需要流动资金,银行可以对其进行调查,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加大信贷支持;对于一些缺乏抵押和质押物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银行可以考虑通过专利和知识产权质押扩大信贷模式。此外,还可以利用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更多直接融资功能,创新探索更多直接融资模式。

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文军指出,现在很多地方都设立了大数据管理机构,银行可以与政府合作获取更多数据。 “有了政府数据的支持,小微企业更有可能获得银行信贷。” (马嘉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6:11 , Processed in 0.2078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