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2|回复: 0

2022年腾讯财报分析:净利润暴跌56%,游戏版号审批恢复后仍未获批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176
发表于 2024-12-26 20: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实上,2022年4月8日,第二个版号寒冬已经结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恢复游戏版号审批。有趣的是,自从版本号审批恢复后,腾讯连一个新的版本号都没有得到审批。

8月17日,腾讯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正如外界所期待的那样,这份财报并没有带来奇迹——某种程度上,腾讯的日子变得更加悲惨。

财报显示,腾讯营收1340.34亿元,同比下降3%。净利润186.19亿元,同比下降56%,几乎减半。而“56%”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数字。过去四个季度,腾讯净利润一直呈下滑趋势。

腾讯惨淡的财报并不令外界感到意外。过去一段时间,腾讯股价经历了历史最大跌幅。与2021年初的每股775港元相比,腾讯股价已下跌超过50%。连续多个季度的持续下滑,足以证明腾讯如今遇到的困境。只要大环境不改变,腾讯股价持续下跌的趋势依然存在。

目前,多家机构对腾讯股价进行了重新评级——总体来说并不乐观。尽管不少机构看好腾讯长期盈利能力,但由于腾讯遇到的困难短期内无法改善,三季度净利润可能继续下滑。

在多家机构的评测报告中,“降本增效”、“游戏收入”成为出现率极高的关键词。

2022年伊始,腾讯董事长兼CEO马化腾用“过冬”来形容腾讯的现状。腾讯在增值服务(包括游戏业务)和广告收入两大业务板块面临严峻挑战。财报显示,腾讯2021年总营收为5601.18亿元,净利润为1238.88亿元,较2020年增速大幅下滑。马化腾在此基础上提出降本增效,通俗地说,要求腾讯勒紧裤腰带过冬。

对于腾讯这样的巨头公司来说,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家游戏公司——虽然腾讯始终位居各大游戏公司榜首,但网络游戏的收入实际上仅占腾讯的三分之一左右。总收入。社交网络、广告、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也是腾讯收入的主要部分。

疫情之下,广告业务持续低迷是国内众多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腾讯也不例外。至于作为腾讯第一支柱的游戏产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均出现了1%的下滑,依然低迷。基于此,降本增效自然成为腾讯的主旋律。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腾讯活跃员工人数为2000人。截至2022年6月30日,腾讯活跃员工人数为1000人,减少5498人。考虑到腾讯仍在招聘新员工,实际裁员人数将高于5498人的数字。

此前消息显示,尽管收入持续下降,但腾讯员工的平均月薪仍然高达85473元。这个数字并不严谨,但基本反映了腾讯的用工成本。另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Q1,腾讯拥有6.4万名活跃员工。到2022年第二季度,裁员后这一数字仍高达11万人。短短两年时间,腾讯员工数量翻了一番。即使考虑到业务扩张的需要,腾讯内部人员的裁员也不容忽视。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裁员自然是降本增效的方式之一。

降本增效的另一个方面是腾讯业务的收缩。

8月16日,腾讯正式宣布停止环河数字藏品发行。从平台购买数字藏品的用户可以选择继续持有或申请退款。  Core数字馆藏上线仅一年时间。

事实上,近年来进入数字馆藏行业的企业并不多。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在内的多家公司都推出了数字馆藏相关业务。其中,腾讯是数字馆藏的早期采用者。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出台后,国家对数字藏品二手交易实施了强有力的监管。包括欢和在内的许多平台都经历了数字馆藏销售缓慢的情况。如今,数字收藏市场已逐渐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腾讯的阶段性撤退,也算是降本增效的无奈之举。

另一个引起业界关注的热门传闻是“腾讯可能抛售美团股份”。受此传闻影响,美团股价下跌,一度损失1000亿港元,而腾讯股价则有所反弹。

腾讯集团营销公关部总经理张军驳斥了腾讯减持美团股票的传言。同时,腾讯表示,虽然腾讯减持了部分合作伙伴的股票,但双方的合作关系依然牢固。耐人寻味的是,在Q2电话会议上,腾讯并没有直接回应传闻,而是表示“报道不准确”。



此前,腾讯几乎将所持京东股份变现,并将减持的股份作为股息送给腾讯股东。受此影响,京东股价一度下跌,腾讯则跟随走势上涨。当时有传言称,腾讯还将出售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

可见,即使腾讯的利润率持续下降,但它仍然不缺钱,而且还没有因现金流不足而抛售股票。其降本增效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指向长期存在的反垄断压力——主动“关停转让”相关业务,这或许是一箭双雕的举措。

不过,游戏收入长期低迷并不是腾讯愿意看到的。

据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腾讯共关停了46款游戏,其中包括2012年推出的《节奏大师》、2021年才上线的《我的王朝》等长盛不衰的老游戏。》新游戏。基本上,这些暂停的游戏类型涵盖了RPG、SLG、射击、体育等多种游戏类型,其中就包括《使命召唤OL》端游。

进入2022年,腾讯游戏关停的脚步并未停止。 7月18日,SLG历时四年制作的《征服霸业》在上线一年后宣布停服。 8月17日,2016年上线的《战争雷霆》宣布停产。过去六个月,腾讯已宣布关闭超过30款游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2年上半年,腾讯仅推出了9款游戏。此前曝光的多款手游,包括与日本光荣公司合作制作的《信长之野心手游》,目前仍未上线。外界猜测,这背后的原因是腾讯版号尚未获批。

事实上,2022年4月8日,第二个版号寒冬已经结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恢复游戏版号审批。有趣的是,自从恢复版本号审批以来,腾讯连一个新的版本号都没有得到审批。网易也未获批准新版本号。

诚然,中小企业对版本号的需求更加迫切,但这并不意味着腾讯、网易等大公司不受版本号的影响。尤其是腾讯,因其“腾讯曲线”而被大众嘲笑。

所谓腾讯曲线,是指腾讯发行的大部分游戏在开服后收入极高,但运营一段时间后收入急剧下降的现象。即便是《天涯明月刀手游》这样的顶级游戏,也无法改变这一格局。如今的收入远低于服务器上线阶段。在版本号充裕的时代,腾讯可以凭借规模优势,不断推出新游戏,抢占市场份额,维持游戏整体收入。但当腾讯拿不到版本号时,这种“带量”模式就会变成无源之水。

图片来源:B站UP主“_江之岛之盾_”

除了版本号带来的困扰之外,腾讯目前运营的游戏还面临着各种挑战。

近年来,腾讯非常重视SLG赛道,推出了多款竞品,但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普及度。

2020年底,腾讯代理发布三国题材SLG《大计之下》。虽然这款游戏采用了虚幻引擎,画面表现力很强,但上线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麻烦,现在已经被归为“不温不火”。

2021年9月,腾讯发行的《新三国荣耀》将与玩家见面。凭借天气系统、坐骑系统以及铺路玩法的优化,《三国荣耀》备受策略玩家期待。不幸的是,上线几个月后,游戏也出现了玩家流失,热度逐渐下滑。

今年3月,腾讯天美工作室出品的《重返帝国》迎来公测。随着帝国时代IP的加入,外界对这款游戏的关注度很高。经过五个月的时间,《重返帝国》7月份的月收入大致维持在6642万,相比6月份下降了53%。熟悉的“腾讯曲线”似乎又来了。

图片来源:B站UP主“英雄王达达”

对于SLG赛道,腾讯出现了罕见的长期无法攻克的局面。目前推出的几款竞品,更不用说与《三国志:策略版》相比,与《陆地海岸》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腾讯的广撒网模式至今收效甚微。

尴尬的是,如果腾讯长期无法获得版本号,或者无法轻易获得大量版本号,那么以往的“以量取胜”模式将难以为继。事实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

在国内游戏市场,虹吸效应逐渐显现。对于腾讯来说,移动MOBA和射击赛道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在2D和SLG等细分领域,阿里巴巴的《三国志:策略版》和米哈游的《原神》等游戏则打破了腾讯的垄断,牢牢占据了榜首位置。

如今,随着中小游戏厂商陆续获得版号,腾讯将面临的影响不容小觑。

以米哈游为首的“上海四小龙”正在成为突破腾讯护城河的强大力量——米哈游的《原神》《崩坏3》,鹰角的《明日方舟》,莉莉丝的《万国觉醒》,的《暖暖》系列女性向游戏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在各自领域名列前茅。

更重要的是,以米哈游、影教为代表的中小游戏公司正在逐步改写渠道为王的格局——内容为王的时代已成为新的共识。在这一点上,“原神”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不依赖强大渠道的情况下,《原神》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截至目前,《原神》仅在小米商城和App Store上架,据传分成比例为7:3,打破了以往渠道商5:5分成的惯例。



另一方面,游戏出海已成为国内游戏市场上下的共识。近年来,中国手游海外收入排行榜已进入顶尖玩家争夺的局面。网易、米哈游、三七互娱、牧通科技等多家公司都在海外市场取得了巨大收益。在2022年7月的海外收入榜中,腾讯凭借长期强势的《PUBG》以及与动视暴雪联合推出的《使命召唤手游》赢得了一席之地。在日本市场,网易的表现远好于腾讯。 《 Out》保持强劲势头,成为日本市场最成功的射击游戏和竞技手游。

但在射击游戏以外的品类上,腾讯暂时无法拿出令人信服的竞品。二次元开放世界动作角色扮演游戏《原神》在海外市场继续保持强劲表现; SLG产品榜单下,《三国志:策略版》榜上有名。虽然腾讯在中国移动MOBA赛道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但其海外拓展之路却举步维艰,整体营收不如《:棒棒》——后者曾被Riot Games起诉抄袭“英雄联盟”。

可以说,在海外市场,如果没有腾讯引以为豪的渠道优势,腾讯的很多游戏并没有在竞争中获得多少优势。

来源:塔

版号也暂停了,不过网易目前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腾讯要好一些。一方面,网易布局海外市场较早,在日本、东南亚等市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在日本市场,凭借《利刃出鞘》的强劲表现,已经反超了腾讯、腾讯等公司。牢牢掌握了市场。射击游戏、竞技手游市场份额。

PC游戏方面,《永劫》推出的冷兵器大逃杀赛道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今年6月,《永劫》正式宣布销量突破1000万。

毫无疑问,出海之路打通后,相信网易会继续加大海外投入。随着网易、米哈游等公司的示范效应,国内游戏市场出海的势头不会放缓。

与网易相比,腾讯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似乎慢了一些。今年8月,腾讯海外发行品牌Level发行了完美世界出品的手游《幻影塔》国际版。 《幻影之塔》国际服上线以来,遇到了很多Bug,玩家抱怨颇多。即便如此,《幻想之塔》国际版依然位居全球众多iOS免费榜前列,海外玩家热情很高。如果《幻想之塔》国际版能够在海外发行取得成功,那么至少在发行方面,腾讯也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它所缺少的只是一个打击。

另一方面,大厂也有自己的玩法。事实上,腾讯和网易各自在海外投资了大量游戏工作室,正在“借鸡下蛋”,酝酿新动作。现有信息显示,腾讯已先后在北美、英国、新加坡等地设立游戏工作室,并传闻正在酝酿AAA级游戏。其中,腾讯在美国加州设立了LA,并聘请了业内知名人士Steve,参与了旗下多款3A游戏的开发。

网易的海外布局不容小觑。成立于日本的樱花工作室,吸引了小泽贤治、赤冢哲也、吉田凉介等众多日本知名游戏从业者。 2022年1月,网易还出资协助《我们身边的龙》系列制作人名越美吉成立名越工作室。 5月、7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雅图设立工作室。西雅图工作室 Jar of 的首席执行官是 Jerry Hook,他是 343 的前高管。

老牌游戏公司,例如最近经历了快速增长的,也扩大了海外业务。中国游戏企业正在加速融入全球游戏市场。留下引以为豪的渠道优势后,腾讯能否在这场竞争中获胜仍不明朗。

可以预见的是,经过两个版号冬天,国内游戏市场依然有趋紧的趋势。版本号的限制使得腾讯无法像过去那样轻松地在中国推出新游戏——这种尴尬的局面很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对于面临无版号的腾讯来说,势必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游戏海外输出的竞争中。以腾讯引以为豪的移动端MOBA赛道为例。其90%以上的收入来自国内,目前显然不具备足够强的国际竞争力。腾讯在海外取得成功并不容易。

在内容为王的趋势下,腾讯发行热门游戏将比过去更加困难。此外,网易、米哈游等公司也纷纷通过自研新IP赢得玩家口碑,提振市场信心。与疲于防守的腾讯相比,挑战者的攻势要猛烈得多。

近两年出现的腾讯挑战者正在通过实践证明,腾讯的护城河并非不可逾越。即使在国内市场,渠道外发行游戏也被证明是可行的。当然,腾讯在中国的根基依然稳固——它的困难时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困难时期”。最新数据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已达12.99亿。再加上QQ、应用商店、腾讯电脑管家等强势渠道的存在,腾讯仍然拥有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规模优势。瘦得这么瘦的腾讯,显然还是比马云大。

在已经公开的信息中,腾讯也有大量库存。不久前,光子工作室集团的《代号:致金庸》发布了真机演示,亮点颇多。在2022年腾讯游戏大会上首发的《阿凡达:重返潘多拉》是腾讯与卡梅隆工作室的联合项目。以及《金铲战争》、《英雄联盟电竞经理人》等新游戏,都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2021年曝光的《信长之志手游》也证明腾讯对于SLG赛道还是有选择的。

来源:塔

腾讯不可能永远拿不到版本号,也不可能继续裁员、降本增效。但问题是,腾讯是否已触底反弹?也许这个“冬天”会比腾讯以往的低谷期更加艰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7:32 , Processed in 0.7826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