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5|回复: 0

中小学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趋势解析:背景、现状与未来发展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356
发表于 2024-12-29 23: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两年,中小学基础教育集体化成为热词和趋势。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义务教育教育集团将达到1.6万个。北京、广东、湖南等地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文件,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听到集团化办学的消息。以北京为例,今年清华中学教育集团、北京中学教育集团、人民大学高中教育集团等一系列著名公办学校扩军。其中,还有不少私立学校加入公立教育。团体。学校教育集团化背后的深刻背景是什么?民办学校在加入公办教育集团或接管公办学校时需要厘清哪些“得失”和界限?

我国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背景及现状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集团化办学。政策方面,2012年,我国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集团化办学首次进入国家政策视野。 2023年8月,教育部等印发的《关于落实新时代扩大和提高基础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集团办学的使命升级推进优质均衡义务教育,拓展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

《意见》的出台有很多背景。一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也向高质量办学、高质量教育转变。第二,我国出生率大幅下降,人口总量开始减少。随着适龄人口减少,一些地区明确提出通过分组办学、降低生师比等措施提高教育质量水平。三是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需要集团化办学肩负起使命。

21世纪之前,我国基础教育主要解决“学”的需求。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我国的教育在基本满足“读书”的需求后,“好好读书”成为最突出的需求。为此,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全国率先探索集团化办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后,集团化办学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

例如,截至2024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已成功组建21个中小学教育集团,实现公立中小学资源全覆盖。 2024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一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共有70个教育集团上榜。

放眼全国,教育集团化也是大势所趋。教育部在今年年初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已组建教育团体1.6万个,建立城乡学校社区1.5万个。

从概念上看,所谓集团办学通常是在行政权力的驱动下,遵循合作学校的意愿,与名校、数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名校集团)。其特点是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办学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评价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其办学模式具体可分为城乡共建型、委托管理型、校际联盟型、强强共创型、一体多校型等。常见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有委托管理型、一对一多校型、校际联盟型等。

从整体办学情况看,我国教育集团办学的主要类型是公办学校。但部分地区也出现“公办与民办教育”混合的教育集团,以及优质民办教育集团接管公立学校的情况。例如,位于上海的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就是受民办学校委托管理公立学校的代表性公司。目前共管理48所学校。

此外,教育型学校的推进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办学比例最高,而高中阶段教育集团办学数量较少,比例较低。

一方面,这可能与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有关。我国义务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差距较大。地方政府希望通过集团化办学充分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增强义务教育薄弱阶段公办学校的办学实力,逐步实现教育从基本均衡向高质量均衡的跨越。



另一方面,2021年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更加明确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教育的界限,加强了严格的分类管理。各种类型的私立教育。这也为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办学提供了重要基础,让公办教育集团或公办学校更容易“领跑”民办学校,让优质民办教育集团接手公办学校。

私立学校加入公立教育集团

或者举办公立学校的“得失”和挑战

北京中学教育集团近期的扩张动作备受关注。其扩张的范围不仅包括公立学校,还包括北京拔萃双语学校、北京明城外国语学校等民办学校。与以往的集团化办学方式不同,北京中学教育集团在办学路线上进行了探索。

北京中学教育集团军民办学拓展的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集团学校或合作学校名单包括北京市朝阳区仁朝芬实验学校、北京市朝阳区仁朝芬东巴学校、海淀区稻香湖学校, 北京。等等私立学校。然而,这些私立学校本身与其教育集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例如,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学校,前身为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稻香湖学校,2020年受海淀教委委托,由清华大学附中主办。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生选拔、教师聘用标准等方面与清华附中相同。

北京明城外国语学校作为独立法人加入北京中学教育集团。双方此前并无任何关系,甚至之前分属不同的“竞品”阵营。

北京中学教育集团扩容的变化或与2023年北京中考改革的深入有关。

2023年北京中考改革后,北京正在建立健全多渠道、新载体的招生录取制度,畅通、多元化录取路径和升学配套途径,促进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等衔接。并提供更多的进修渠道。 “新载体”主要指的是高中的未来。北京将进一步发挥现有教育集团、教育联盟、学区作用,成为新的教育载体。

注:《新时代北京市扩大和提高基础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提到的团建教育新载体的实施办法。

北京明成外国语学校等民办学校加入北京中学教育集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业成绩通过直录取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此外,北京明成外国语学校在竞赛等方面的特色也使得北京中学能够整合更广泛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这就是北京民办学校加入公立教育集团的情况。但在其他省市,尤其是高中阶段,民办学校加入公立教育集团或接管公立学校仍面临一些挑战。



私立学校加入公立教育集团或接管公立学校面临的挑战

一是合法性问题。我国高中义务教育阶段群办学校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虽然国家层面鼓励集团化办学,但对于委托管理的具体运行机制却没有详细规定。各地通过加入公办教育集团或接管公办学校的方式办私立学校的做法,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很难得到保障。同时,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集团办学长效机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集团办学的职能机构,不利于其长远发展。此外,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也容易导致各方责任、权利和利益的失衡。

二是公益性和商业化问题。由于高中不是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逻辑。与义务教育阶段相比,高中离监管更远,离资本更近。高中学校集团化的背后,不可避免地会因高考和学校表现而导致商业化倾向或问题。民办学校加入公办教育集团或接管公办学校的实践中,如何保证各自的属性,需要合作双方明确和保证。

当前,公平、均衡、高质量的教育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但在推进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特别是近年来集团办学规模快速扩大的过程中,一些地区新建配套学校大量引进名校教育集团。但由于名校教育资源稀缺,短时间内并未被纳入其中。并没有有效提升办学质量,反而催生了许多高价学区房。

三是规模控制问题。在扩大卓越、提高质量的背景下,集团办学的主要目标是扩大辖区内优质教育总量。但规模过大,容易导致组织沟通不畅、管理失控、管理运营成本倍增、优质资源稀释等问题。

尤其是在依靠单一名校引领集团学校联合发展的办学模式下,学校管理核心人才、优秀师资等资源的单向、大规模输出,很容易“空心化”学校。单一名校的优质资源,而会员学校却面临着“吃不饱”和分配不均的问题。

四是缺乏或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制度。从总校与分校或校区的关系来看,集团化办学的基本模式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紧密一体化模式,集团或校长负责集团内所有学校的运营。二是松紧集成模型。在这种治理架构下,总部是战略输出单位,分支机构或园区是责任中心。总校或集团总部不直接参与分校或校区的运营,但分校和校区在人事、财务、业务等方面仍保留相对独立的权力。三是松散联盟协作模式,即集团内各学校保持独立法人地位,独立运作。

在紧密结合的模式下,集团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受到高度考验。一般情况下,校长负责制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但由于成员学校的执行校长并非真正的决策者,可能会影响成员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松散关系、紧密结合的模式下,各成员学校都是独立的法人。一旦核心学校校长接管管理,可能会遇到成员学校校长的抵制,这会增加管理成本,削弱集团办学的优势。在集团化办学中,我国教育集团众多,管理关系混乱,内部治理体系不完善,亟待解决。

此外,集团学校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

总体来看,教育集团学校在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地区还将集团化办学与高中、高考改革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培养,拓宽升学选择。面对集团办学存在的漏洞和问题,集团办学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深化法律法规。也需要教育主体勇于尝试,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共同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13:23 , Processed in 0.2247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