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1|回复: 0

潘维廉:在厦门生活36年的美国人为何如此推崇中国?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176
发表于 2024-12-31 12: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早点来中国。”这句话出自在厦门生活了36年的美国人潘威廉之口。

他是福建第一个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的美国人,也是2019年感动中国的人。他对中国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中国遥遥领先。每次离开中国,他都感觉自己回到了20年前。向前。

那么作为一个美国人,他为何如此推崇中国呢?

潘威廉初识中国

潘威廉,这个名字对于很多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他是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美籍教授,也是福建省第一位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的美国人。

自1988年踏上厦门以来,他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经历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他以外国人的视角观察和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并通过书籍、演讲等方式向世界传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人生轨迹,也是了解中国和中美文化交流的窗口。

潘威廉年轻时曾作为美国空军成员驻扎在台湾。那时的他对中国大陆几乎一无所知,甚至对这个东方古国充满了刻板印象。

但正是这次经历,让他心中埋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宣传资料和双方的差异,激起了他一探究竟的欲望。

回到美国后,潘威廉完成了学业,组建了家庭,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但他对中国大陆的向往却从未消失。

一次偶然的电话,让他​​知道了厦门这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似乎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他。

就这样,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卖掉公司,带着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漂洋过海来到厦门。

当潘威廉刚到厦门时,他面对的是一个与美国完全不同的世界。停水停电屡见不鲜,交通不便,生活条件简陋。

此外,文化差异的影响也让他措手不及。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购买三轮车的故事:因为外国人不准购买“商用车”,他历尽千辛万苦,但最终还是需要学校领导的证明。买辆车。



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对外国人的理解和误解,成为潘威廉此次中国之行的一个特殊注脚。

中国的发展变化与潘威廉的见证

随后的日子里,潘威廉成为中国快速发展的见证者。他亲眼目睹了厦门从一个相对落后的沿海小城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过程。

基础设施的完善、经济的腾飞让他感慨万千。他曾经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没想到中国的变化如此迅速、全面。

他坦言,中国不仅赶上了发达国家,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移动支付等领域。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潘威廉进行了两次意义重大的自驾游。 1994年夏天,他带着家人开着改装房车第一次环游中国。

三个月的时间、四万公里的时间,他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从繁华的城市到偏远的乡村。他亲眼测量过这片土地的广阔。

这次旅行让他看到了中国东西部发展的巨大差距,也让他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25年后,2019年夏天,潘威廉再次上路,重走当年的路线。这一次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和一个专业的团队在一起。

更短的时间、更便捷的交通,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崎岖不平的道路变成了平坦的高速公路,曾经贫瘠的土地被绿色覆盖,曾经贫困的村庄焕发了新的活力。这两次旅行不仅是潘威廉对中国的个人探索,也是时代变迁的真实记录。

文化与情感的交融

在中国生活多年后,潘威廉不仅适应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学会了中文,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用闽南语与当地人交流。

他了解中国人民,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他的幽默感和包容性使他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融洽,为他赢得了“见外人的教授”的称号。

潘威廉不仅是一个观察者,也是一个叙述者。他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用自己的故事帮助西方人“了解中国”。

出版多本有关中国的书籍,包括《我看不见外国人——老潘的中国书信》、《中国梦——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与脱贫攻坚》等。



这些书籍从外国人的角度展示了真实的中国,打破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潘威廉对中美文化交流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著作和演讲中。他与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交往使他成为连接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厦门这座魅力城市已成为潘威廉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生活了36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也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他的妻子苏珊是美国人,出生于台北。他们互相支持,一起经历生活的风风雨雨。

苏珊的突然去世对于潘威廉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也让他更加珍惜与家人、朋友的关系,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他将对妻子的思念转化为创作动力,继续用文字记录自己在中国生活的点点滴滴,向世界传递爱与希望。

回顾过去,潘威廉的人生轨迹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紧密相连。他从一个对中国充满好奇的美国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热爱中国的“老厦门”。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文化交流的影响力,为构建更加和谐的国际关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潘威廉表示,他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中西方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他计划写一本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的书,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政府如何关心和保护少数民族权益。

他将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分享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和想法,用自己的故事搭建起连接中美的桥梁。

参考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年12月03日“老外”脸,“老奈”心,他说中国最大的变化是……

厦门日报 2024.09.20 自称“远方厦门人”的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威廉写25本书讲述中国故事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年12月02日定居中国的美国教授潘威廉:中国遥遥领先每次出国,我都感觉自己回到了20年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7:27 , Processed in 0.0610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