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6|回复: 0

涪陵千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崛起,央企渝企民企外企齐聚投资兴业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297
发表于 2025-1-2 15: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8日,“中央·重庆同在”(涪陵)发展对接活动暨央企、重庆民企、外资企业涪陵行举行。此次活动签约项目67个,协议资金830亿元。同时,共有42个项目开工竣工,总投资超过130亿元。其中,化工新材料领域包括新材料研发中心、降解塑料、新能源材料等项目,成为本届盛会的一大亮点。

目前,重庆涪陵正着力打造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轻量化零部件两大千亿龙头产业集群。今年1-9月,涪陵物资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千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正在这里强势崛起。

产业集聚效应逐步释放

央企、渝企、民企、外企为何齐聚涪陵投资创业? “抓住机遇,合作共赢。”多位与会企业家给出了相同的答案。

“在与建峰化工的并肩合作中,公司在新型降解材料产业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当天,北京大有榆林集团在涪陵签约,启动年产50万吨植物纤维生物降解材料项目。 ”公司副总经理熊云波信心十足。

面对国家实施的“限塑”新政策,大有榆林集团整合超细竹粉与聚碳酸亚丙酯(PPC)二氧化碳改性共聚物的先进技术,采用创新的降密度工艺改造传统塑料产品。降解塑料全面升级,启动植物纤维材料(PFM)竹代塑项目。

涪陵白涛工业园华丰园 何干健 摄



熊云波表示,涪陵工业园建峰化工生产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酯(PBAT)聚合物是他们项目急需的原料。涪陵项目建成后,通过实现原材料近距离供应,可大幅降低公司成本,预计节省50%以上。与此同时,国内PBAT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建峰化工也对产品销售感到担忧。

在园区管委会的积极协调下,双方很快擦出了火花。得益于涪陵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配套,这个总投资25亿元的项目从第一次会面到相互考察再到携手签约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

今年以来,涪陵区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核心产业链,编制了《重庆市涪陵区产业链投资促进分析报告》,绘制了“9+18”重点产业链投资地图,并构建了“一产业一链条”“一名领导、一名专职团队、一名顾问”的工作体系,成功引进了一批具有延伸、补充、强化链条作用的优质项目。当天签约的60多个项目中,优势产业项目占比超过90%,产业集聚效应逐步释放。

发展化工新材料和质量新生产力

近年来,涪陵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生产力。此次签约投产的项目涉及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华峰集团投资10亿元的新材料及碳中和研究院项目,是涪陵发展化工新材料和新质量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作为本土龙头企业和连锁企业,华峰集团重点打造聚氨酯、聚酰胺产业集群。涪陵白桃工业园投资超过200亿元,实现产值1665亿元,利税268亿元。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己二酸制造企业、全球最大的单体氨纶生产车间和国内最大的铝质传热材料生产基地。

华峰集团董事长游飞宇表示,华峰正在稳步推进重庆华峰新材料研究院项目、年产138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年产138万吨功能性尼龙66一体化项目等。年产量30万吨。项目建设、中试和产业化项目将延伸聚氨酯、聚酰胺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向千亿级先进材料龙头企业迈进。

包括华峰集团在内,涪陵着力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新生产力。到2023年,涪陵产业园将打造3个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00家省级以上开发机构、90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围绕先进材料产业主攻方向,涪陵将着力抢龙头、建集群、强支撑、培育生态,进一步促进材料产业链集聚做强;加快16个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包括华丰低碳研究院在内,推动科技成果现场转化,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新生产力的‘有效增量’。”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集中力量再造“涪陵工业”

“当前,我们正在共同打造‘涪陵产业’,力争到202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0亿元、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涪陵区委书记李勇在活动中表示。

涪陵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首批页岩气示范区和勘探开发示范基地之一,产业发展底蕴深厚基础和丰富的行业承接经验。 。近年来,涪陵立足工业大区、制造强区的产业创新独特优势,深入实施“科技招商”行动,充分发挥“双长制”作用打造产业链创新链,培育新兴产业规模,扩大传统产业优势。补齐重点领域短板,推动产业集群能源水平提升。

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轻量化零部件两大价值千亿的先进材料主导产业,涪陵以华峰、万开为代表的聚酰胺、聚氨酯、聚酯三大新材料产业创新链延伸、强化。连锁聚集了27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拥有3项以上发明专利。 00件,产值超过1200亿元;以鑫源、卡莱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零部件产业集群,聚集高新技术企业7家、限额以上工业企业4家,“专、特、新”企业3家、双百企业2家企业……两个千亿级产业越来越强。

据介绍,涪陵正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以全国新一轮产业转移为契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致力于巩固千亿园区、深化产业转型升级。 “亩均英雄”改革,推进多层标准化工厂,促进产业发展。建设将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动涪陵高新区、白桃园区两个千亿园区达到2000亿水平,发挥重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主体作用。

“一方面,我们鼓励本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转向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迈向高端,增强产业链韧性;另一方面,关注国内行业知名企业,引进一批带动力强、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构建强大的产业生态链,从而推动新的产业发展。涪陵产业生态升级。”涪陵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20:42 , Processed in 0.0608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