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第二届消博会提升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国际竞争力,免税企业纷纷合作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691
发表于 2024-10-4 15: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借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之机,海南掀起一股专享免税界的狂欢热潮。

“消费博览会不仅是中国一年一度的消费盛宴,也是海南自贸港的年度消费盛宴,对于推动离岛免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日,海南省商务厅厅长、海南省国际经济发展局局长韩生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消费博览会将提升关税国际竞争力海南离岛自由购物。

本届消博会上,多家免税企业纷纷开设展厅,携手国际大牌合作伙伴亮相,并宣布新一轮项目合作。

海航控股旗下三亚海旅免税城与法国捷洛夫集团、中粮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近10个国际品牌;以“机场+免税”两大产业首发的海南控股,与法国品牌卡尔·拉格菲签署战略协议,拓展业务合作;大型商业零售集团王府井展示了百货、奥特莱斯、免税等五大业态,并现场公布了重点项目。

“与上届消费博览会相比,广岛免税城经营面积扩大了十倍。在回岛提货、邮件投递等便利政策的支持下,与去年第二季度相比,销售额同比增长120%。” 7月27日,海南控股粤东免税城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消博会期间的购买力较去年有明显提升。

从数据看,离岛免税正在不断激发海南经济发展活力。

“2021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总额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免税销售505亿元,同比增长83% %,免税购物者人数968万人次,同比增长73%。” 7月26日,在第二届全球消费创新、免税及旅游零售大会上,中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海民透露,中旅集团将持续加大投入和发展在海南。

海南离岛的免税机会

随着免税政策不断优化,海南对免税经营者的吸引力日益增强。

2020年7月,海南实施新的离岛免税政策,在购物限额、产品品种、购物对象等方面有了新的完善,鼓励适度竞争。具有免税产品经销资质的经营主体,可按规定参与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商业。

这成为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自2011年实施以来最大幅度的调整。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两年来,不仅给国内免税行业带来了产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也带来了市场关注度和政策重点方面的积极变化。” 7月27日,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专家白文曦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利好政策的支持直接体现在数据上:据海口海关统计,2020年政策调整以来,截至2022年6月底,海口海关监管离岛免税商品销售金额为90.6%亿元,销售商品数1.25亿。其中,日均购物金额为1.24亿元,较新政实施前增长257%。

“海南是不出境即可享受免税购物的省份,在全国规模零售业中具有绝对优势。” 7月27日,德勤亚太区消费品及零售行业管理合伙人张天兵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海南发展离岛免税业务初期,只有中免和海南免税两个经营主体。但截至目前,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已增至6家,离岛免税店增至10家。仅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全年,免税销售额海南10家离岛免税店同比增长83%。

一批“先行者”已经在比赛中取得了领先。在新政的推动下,中免集团早在2011年就在海南开设了全国首家离岛免税店,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旅游零售运营商。目前,中免集团在海南拥有三亚国际免税城、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等6个项目,占据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的半壁江山”。

时报记者 摄

7月27日晚,时代周报记者走访中免集团旗下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发现,店内挤满了DIOR、雅诗兰黛、LAMER等品牌,不少消费者正在购物。付款时排起了长队,收银台的店员也不知所措。

“我已经买了一个多小时了,还没买完呢。”一位来自武汉的90后消费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暑假期间他和家人一起去海南度假,行程结束前就来到免税店“囤货”。 “以前都是请国外的朋友帮我买,现在在海南就能买到,价格比普通专柜便宜很多。”

由于利好消息和需求,更多玩家仍在涌入,以分一杯羹海南离岛免税市场。

2022年5月,海南汽车集团宣布收购海南旅游免税100%股权,寻求注入免税业务; 2022年7月,王府井宣布完成对海南旅游的收购,旗下万宁第一奥莱正式更名为王府井阅屋小镇,进一步开拓免税市场。

“近两年来,珠海免税集团在海南积极布局,推动实施三亚联合中央商务区项目、珠免税·三亚旅游投资城等相关商业项目,积极争取免税资格-自由的岛屿。” 7月27日,珠海免税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珠海免税旗下三亚联合中央商务区项目也在加快建设。

免税行业寻找线上机会

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有免税相关企业3.35万家,其中海南以1.58万家位居第一。穆迪戴维特报告认为,未来五年海南将取代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零售市场。

海南免税市场“金块”热潮背后,各大免税运营商仍面临经营和竞争压力。

第二届消费博览会期间,中免(以下简称“中免”)发布了上半年业绩。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超20%;此前,2021年,中免净利润仅为11.63亿。人民币,同比大幅下跌60.92%;到2022年一季度,业绩下滑势头不减,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双双下滑,分别仅实现167.82亿元和25.63亿元。

正在加大海南免税业务投入的王府井也在近日发布了业绩预公告。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23%至37%。 “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受到影响,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门店不同程度关门或营业时间缩短。”对此,王府井在公告中做出了解释。

在免税经济中,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才能“圈地”。 7月27日,中国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免税行业竞争逐渐加剧,将考验免税企业的整体能力。 -自由运营商。 “如果缺乏足够的竞争优势,就很难在市场上生存。”

不过,白文喜认为,国内免税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有利于扩大行业规模、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免税行业需要竞争才能创新发展。”

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多数免税玩家已经开始拥抱线上,电子商务成为未来发展的切入点。

本届消费博览会期间,海旅免税与京东国际、杭州药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网网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珠海免税将携综合电商平台“珠海免税MALL”亮相,集免税品预订、跨境电商、完税O2O于一体。

“2021年6月,三亚海旅免税城京东小程序上线。这是京东首家网上免税店。自上线以来,累计销量稳居京东小程序第一名。今年第二季度的交易量较第一季度有所增长。 164%。” 7月27日,海旅免税店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尽管在线上找到了突破口,免税店经营者仍然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 “由于产品采购和内销之间存在一定的周期,如果前期采购出现偏差,就会造成一定的积压,造成企业资金的积累,成为企业运营的负担。”赖阳表示,供应链本身的采购能力、消费需求把握能力以及综合运营能力,都会影响免税企业的长远发展。

7月27日,科方德投资执行总裁张小兵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国内免税企业要避免同质化,引入更多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试水免税产品,了解市场和产品多角度、把握好行业规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5:25 , Processed in 0.07552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