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普及了“上睑下垂”的知识后,不少家长在留言区询问“斜视”的问题。
由于留言较多,而且很多问题都相似,所以我想到单独出一期斜视科普给大家。
不行,我今天必须交作业。
01斜视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病之一
斜视,俗称“斗鸡眼”、“斗鸡眼”或“斗鸡眼”,是指眼睛直视前方时,眼球位置不对称。
是儿童最常见的三大眼病之一,患病率为3%~5%。
根据眼球偏离的方向,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下斜视4种类型。
图中右眼正常
远视儿童容易出现内斜视,近视儿童容易出现间歇性外斜视。两眼视力相差超过250度的人更容易患斜视。
当孩子患有斜视时,眼睛的视轴不平行,导致两只眼睛无法同时看同一目标。换句话说,当他们看东西时,他们只能用一只眼睛。
孩子看东西总是侧着头或者歪着脖子。难道他有斜视?
别着急,继续往下看。
02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斜视?
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看起来像斜视,但并不是真斜视,而是一种“假性斜视”。
例如,如果孩子的瞳孔距离过大,就会看起来类似外斜视;如果瞳孔距离太小,就会看起来像内斜视。
这个时候,家长们无需过于担心。随着孩子长大,这种“假性斜视”也会逐渐好起来。
接下来教大家两个检测斜视的小方法。方法非常简单,在家就可以完成。
笔尖法
此方法适合年龄较大的儿童。
让孩子双手各握一支笔,笔尖指向相反的方向,然后慢慢向中间移动,直到笔尖相对。
如果孩子不能将笔尖放在一起,很可能立体视觉有问题。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进一步确诊是否存在斜视。
立体视觉是指眼睛在三维空间中感知距离、深度、高低的位置的能力。
手电筒照明方法
将手电筒平行放置于孩子约40cm处,将手电筒的光线照射在孩子的眉毛中央,观察双眼黑色眼球上的光点。
如果反光点都在瞳孔中心,说明孩子没有明显的斜视。如果反光点倾斜,就有斜视的可能。
如果怀疑孩子患有斜视,可以到医院眼科门诊就诊。医生诊断斜视时,通常会进行视力检查、屈光检查、眼位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等,此外,还会进行检查以排除其他眼部疾病。
03斜视是怎样形成的?
斜视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与神经支配、屈光调节、眼睛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
我们知道,人的眼睛是由6块肌肉控制的,即控制上下运动的上直肌和下直肌;控制内部和外部运动的内直肌和外直肌;以及控制眼球旋转的上斜肌和下斜肌。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等神经可以支配这六块肌肉,从而影响眼球运动。如果眼球神经出现异常,就会出现斜视。
如果眼部肌肉及相关韧带结构异常,也会影响眼外肌的运动,扰乱眼球的受力平衡,引起斜视。
我们之前提到过,远视儿童容易出现内斜视,近视儿童容易出现间歇性外斜视。两眼视力相差超过250度的人更容易患斜视。可见,屈光不正也与斜视有关。
04斜视会影响视功能发育
斜视如果不及时矫正,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美观,更严重的是,会影响视功能的发育。
立体视觉丧失
正常情况下,我们在看物体时可以感觉到三维图像,但斜视会影响我们判断物体距离、深度和凹凸的能力,使我们出现“立体盲”。
孩子一旦失去立体视觉,就无法感知三维空间,未来的职业选择也会受到限制。医生、飞行员等需要良好立体视觉和操作的工作将不再可能。
引起弱视
斜视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久而久之就可能会引起弱视,也就是斜视性弱视。
这个时候治疗就比较麻烦了。一般来说,必须先治疗弱视,然后治疗斜视,而治疗弱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05手术是治疗斜视的主要方法
目前,除了调节性内斜视可以通过戴眼镜矫正外,其他类型的斜视大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并不复杂,也不具有侵入性,家长可以放心。
根据手术对眼外肌功能的不同,手术方法一般分为肌弱化手术、肌强化手术、肌转位手术及其他特殊类型的手术。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
孩子的立体视觉一般在6至8岁时发育完全。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即使外观矫正至正常,也无法恢复立体视觉。
所以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最后补充一下大家都关心的间歇性外斜视。
好了,关于斜视的科普就到这里了。记得点赞和转发哦。如果您还有其他想了解的问题,请给我留言。让我们一起保护孩子的眼睛健康吧~
参考:
[1]刘家奇,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杨培增,范先群.眼科。第 9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刘玉蓉,张凡友。不同类型斜视手术前后远近立体视的变化[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05):819-822。
[4] 冯远,刘心田,贾志彦。斜视常见手术方法及基本原则[J].中华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9, 27(01): 48+27-32.
[5] 罗海霞,何强伟,李克芳,李桂勤,关颖超,何亮。间歇性外斜视手术139例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09):1673-16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