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0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科学运动?运动对心血管的好处与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077
发表于 2025-1-11 10: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给人们带来生机和活力,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科学研究发现,运动本身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让人感觉更好,让身心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范建民医生表示: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由于心脏功能受损,比如冠脉等,导致他们对运动的耐受力大大降低。为冠心病患者的心脏供血的动脉。狭窄,一旦运动量增大,心脏血管的血液供应就无法供应,就会出现胸痛,导致无法继续运动,所以常规的运动项目就不再适合了。

这不仅带来较大的心理落差,而且无论停止运动还是强迫自己进行不适当的运动,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运动对心血管有什么好处?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该如何锻炼?

1.运动对心血管的好处

1. 提高生活质量

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心脏康复运动可以增加心脏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促进侧支血管的生长,这意味着为心肌建立额外的能量运输通道,提高心肌供氧能力,有效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改善心脏功能。提升。

2、降低血脂、血压

运动可以显着降低血脂含量(胆固醇、B蛋白、三酰甘油等),改变血脂质量,有效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防止斑块形成和脱落。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

同时,运动还可以减慢休息时的脉搏,降低血压,因此对控制血压也有帮助。

3、促进新陈代谢

运动可以促进大量毛细血管的开放,加速血液和组织液的交换,加速新陈代谢水平,增强机体能量物质的供给和代谢物质的排出能力。

2、心脏康复锻炼要点

1、强度要适中

强度过大会将肌肉中的疲劳物质(乳酸)释放到血液中,增加心脏的负荷,不仅降低了运动效果,还容易受伤,这是非常危险的。

适宜的运动强度是指运动时不出现呼吸困难、能稍出汗、能与周围人正常交流等。



如果出现呼吸急促或说话断断续续的现象,则表明运动强度太大。

您可以使用好朋友的心电图来设置运动模式、监测和管理运动、生成运动报告,让您及时了解自己的运动状态。

2. 最好等一下,以免为时已晚

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清晨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时间。

一天之内,上午6-9点被认为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时间,心绞痛和猝死多发生在上午9点左右。

因此,最好避开这个高峰期,安排在晚上或下午。

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体力的发挥,还是身体的适应性和敏感性,下午或黄昏是最佳时间。

此时全身肌肉、关节的协调能力最强,尤其是心率、血压比较稳定,更适合参加锻炼。早晨不仅感官不灵敏,而且运动协调能力也较差,心率、血压波动较大。

3、下肢优于上肢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锻炼应从下肢锻炼开始,即从下肢锻炼开始,然后过渡到上肢锻炼。

上肢运动时,血液更容易回流心脏。过度运动很容易导致大量血液回流心脏,增加心脏的耗氧量,从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机会。

对于下肢运动来说,由于重力的作用,足部的血液返回心脏的距离较长,并且在返回过程中存在腹压的阻力。单次运动返回心脏的血液少于上肢运动。

4、全身优于局部

当局部肌肉活动时,如上肢或下肢运动时,活动部位的肌肉和血管会扩张,不活动的肌肉大部分会收缩,很容易造成血压明显升高,增加身体负担。心脏。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功能较弱,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心肌缺血和心脏病。

全身运动时,运动开始后血压会略有上升,随着全身肌肉血管的放松而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活动不但不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而且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3.心血管锻炼套餐

1. 步行



以每分钟80至100米的速度自由行走或在活动平台上行走。目标距离可逐渐增加至2000至3000米。

您还可以交替进行步行和跑步练习。步行1分钟、慢跑半分钟20次,总时间30分钟。步行速度应控制在50米/分钟,跑步速度控制在100米/分钟以内。

出院后或身体状况良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上述锻炼外,还可以进行以下项目:

●蹲下和站立。扶着墙(或其他物体)蹲下,然后站起来,各10次,共3组。

●仰卧并拉开双腿。仰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弯曲膝盖,将双腿向胸部和腹部收回,然后伸展双腿。每组做10次,共3组。

运动小贴士:

①控制心率:运动适应性心率=180-年龄(岁)内;对于60岁以上或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运动适应心率=170-年龄(岁)内。

②控制时间:每次运动应持续30~60分钟,其中热身活动10~15分钟,收尾活动(以慢走为主)5~10分钟。实际锻炼时间为20至30分钟。 ,至少 15 分钟,每周 3 至 4 次。

③医生指导:运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尤其是急性期病情严重者,以免发生意外;一旦运动中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必要时立即就医。

④循序渐进:从低强度运动开始。效果通常至少需要 6 周才能显现。一旦停止,效果就会逐渐消失。 1到2个月后,需要去医院复查,重新评估运动效果,以便医生及时开出运动处方。做出改进。

2.太极拳

对于处于非急性期且病情稳定的患者来说,太极拳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式。

太极拳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压,使心血管风险降低40%。是一种理想的心血管疾病康复运动。但太极拳动作较多,中老年朋友很难全部学会。因此,我们为心血管患者选择了以下动作:

●金鸡独立:微闭眼睛,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随意抬起一只脚,试试自己能站立多久。如果你累了,可以换另一条腿。建议中老年人练习时有东西扶住,避免练习时摔倒。

●左右野马鬃毛分开:先将双臂弯曲成抱球姿势,然后左右手交叉向外伸展。完成这两个动作后,向相反方向重复。

●白鹤展翅:白鹤展翅是通过左右野马鬃毛分开来练习的。仍然用右手握住球,然后双手交叉,最后交叉双手将对方推出去。建议每天练习,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恢复。 (来源:湖南省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4:07 , Processed in 0.0698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