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6|回复: 0

中国古代冰雪活动探秘:从诗经到唐代北方民族的冰上逐鹿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134
发表于 2025-1-13 20: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冰雪活动探讨】

历史文献和民族志资料表明,人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掌握滑冰技术。经过长期“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人们终于学会了冰上行走的基本技能,迈出了征服冰面的第一步。

据有关资料显示,至少在唐代北方民族部落中就有冰活动的记录。 《新唐书》这样描述当时北方的古老巴雷民族部落:“古巴雷……风俗好猎射,少耕耕作,骑树冰上与鹿较量。 ”唐代史学家杜佑所著的《通典》《北狄传》中也记载,古时的巴耶,“人们脚着木脚,在冰上追鹿,以农猎为业”。每当冰天雪地的冬季,巴耶古人就会用木制工具在冰上追逐猎物。 。

上述北方民族流行的早期冰上运动形式中,“木脚”和“木马”都是滑冰和狩猎的装备。 “木脚”的长度可能比“木马”短一些,但使用起来却更加灵活。它与后来的溜冰鞋类似,主要是用腿向前滑行; “木马”就是把木板绑在脚下,依靠木杆来支撑助滑器,产生向前滑行的动力。虽然利用这些装备进行的滑冰行为尚不具备游戏或竞技性质,但已经可以视为滑冰运动的雏形。

在滑冰活动盛行于北方民族的同时,早在宋代,中原地区就出现了早期的冰上滑冰形式。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当时“河北东路新安、苍、泾之间……冬季,人们坐在床上,拉着床”。冰,名曰灵床。”反映在宋代,在今河北省海河流域的霸州、雄州、沧州地区,就流行冰床或雪橇活动。

到了明代,冰床或在冰上滑行的拖床更为流行。明代刘若愚在《追中志》中记载:“这是河……冬天结冰的时候,可以拖床,在木板上加一个横床或一根杆子,一个人可以牵着床。”前面有绳子,两三个人一拉,冰就如飞了。” ”由此可见,乘坐冰车在明末十分流行,成为明人冬季户外休闲方式之一。上述文献中记载的“拖床”,是一种类似于后来的“冰车”的冰滑翔机。 ”以及在冰上滑行的“冰雪橇”。

清代的冰上运动基本上按照两种制度发展:一是由朝廷管理,由训练有素的职业运动员组成,定期举办大型“冰上”表演和竞技项目;二是由朝廷管理,由训练有素的职业运动员组成,定期举办大型“冰上”表演和竞技项目;另一种则深受民间喜爱,融入冰上运动之中。集生产、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冰上技艺形式。

清代冰雪活动主要流行于乾隆至光绪年间。主要表演和比赛项目有滑冰与射箭相结合的射龙球、传统花样滑冰摇摆等。冰雪节除了上述的各种冰上活动外,还有民间流行的冰上技能,包括平板滑、溜冰鞋、冰术、冰床等。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体育运动的传入,现代冰上运动逐渐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冰上运动一起,成为中国现代冰上运动发展的中流砥柱。时至今日,几千年演变而来的中国传统冰上运动形式,无论是平板滑冰,还是现代冬奥会的短道速滑;无论是传统的冰秋千、滑龙,还是冬奥会的比赛。花样滑冰、冰舞;东西方跨越时空的冰雪文化通过北京冬奥会的平台在中华大地交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5:57 , Processed in 0.1254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