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3|回复: 0

2021年全球20大物流系统集成商排名发布:疫情影响下的行业变革与机遇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131
发表于 2025-1-14 14: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5月,MMH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物流系统集成商20强排名。

受COVID-19疫情蔓延影响,2020年对于全球企业来说将是艰难的一年。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地区安全封锁和供应中断对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电商需求大幅增长,尤其是消费品、食品、零售等行业,极大拉动了智慧物流仓储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部分传统制造业的需求受到疫情影响。如果规模较大,智能设备的推出可能会被推迟或暂停。

每一家物流仓储集成商都专注于一个或多个垂直细分领域。细分行业的需求变化将直接影响各大物流仓储集成商的业绩。

总体来看,2020年全球排名前20的物流仓储系统集成商总营收达到259.34亿美元,同比增长14.50%。 20家企业中有16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占比80%,其中增幅超过25%的有3家,分别是(27.30%)、(27.00%)、80家(30.10%)。

2020年国际物流仓储系统集成商营收前20强排名

高工产研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980.6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有所回升。

从市场需求来看,2020年,由于疫情的催化作用,下游行业客户对智能仓储应用的认知度大幅提升。加之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降本增效的压力越来越大。对智能仓储的需求不断增加。可以说,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我国智能仓储的市场化进程,同时引发了更多潜在的市场需求。

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中国物流业的崛起,为仓储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之制造业、新零售行业外包需求的释放以及仓储行业战略地位的强化,相比目前的“需求”,未来智能仓储将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25年,智能仓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500亿元。

2015-2025年中国智能仓储系统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从行业供给来看,2020年仓储业(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新增固定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年放缓。近年来固定投资增速放缓。原因如下:很大程度上受宏观环境影响,加上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整体不确定性增加,各行业对新增投资的态度明显不同。

物流仓储业投资连续十年(2006-2015)大幅增长,更多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未来十年,将更多转向物流技术,重点是仓库功能完善、终端节点建设、信息化、智能化(云仓储、大数据、物联网)方面的提升,投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物流仓储行业整体投资增速放缓。以智能仓储系统为代表的物流技术有望引领下一轮投资热潮。

高工产研通过对大部分中国物流仓储系统集成商进行梳理研究,结合公开数据和行业专家访谈,综合考虑企业在技术创新、盈利能力、市场表现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评选出2021年中国物流仓储系统. 集成商竞争力排名TOP20。

2020年中国物流仓储系统集成商竞争力20强排名

共有25家企业上榜(部分企业并列)。从上榜企业属性来看,25家上榜企业中有9家为上市公司,1家为准上市公司,合计占比40%。上榜企业营收规模(指物流仓储系统集成业务)普遍在2亿元至12亿元之间,营收超过12亿元的企业很少。他们之间的体型差距还没有真正拉大。

上市公司物流仓储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分布

上榜企业大多深耕一个或多个细分行业多年。现有市场各厂家的行业标签已初步形成,如烟草行业的昆川智能、今日国际;服装行业的上海宝凯和瑞熙。盛智能等;医药行业的北京理工大学、普拉格、武强科技等,快递/电商行业的科乐科技、科捷智能等。未来的增长点和变量将更多来自增量市场,如新零售、新能源、3C电子等行业。这也是各大物流仓储系统集成商持续关注和布局的重点。

国内厂商与国际厂商相比,在规模上基本存在一个数量级的差距。国际领先厂商规模基本在百亿级,如大福(295亿元)、德马泰克(210亿元)。 、SSI (203亿元)、(137亿元)等,国内能达到10亿元营收规模的厂商屈指可数。



一方面,国内物流仓储系统集成领域发展相对滞后。起初,几家国有企业是主要参与者(先发优势仍然存在)。随着市场化不断深入,需求开始释放,市场参与者迅速增加。呈现出发展规模小、分散的特点;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整合还没有真正开始。参照国际巨头的成长路径,能够做大做强的厂商背后都可以看到资本,通过资本手段进行并购。能够快速占领市场,扩大自身优势。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物流仓储系统集成商进入资本市场,有望在很大程度上加速国内外市场的融合。例如,诺力于2016年收购了无锡中鼎,并于2019年收购了法国公司; 2021年,银飞存储拟以现金收购 100%股权;此外,以普洛斯、万维为代表的巨头厂商也在智慧物流领域深化布局。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新玩家、新模式、新业态将不断涌现。聚焦智慧物流领域资本的青睐度将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将是该领域竞争格局的裂变和重塑。

评分标准:

注:“T”为技术含量单位。上述科技创新总含量按照企业公布的发明专利、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五项知识产权的单位加权换算计算,为一个参考依据。 。

声明: 1、以上数据基于GGII研究和公开数据。一些企业不愿意提供相关信息或参与排名。 GGII不纳入排名!

2、本排名基于公司2020年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运营情况。

3、我们尽可能全面地覆盖中国的物流仓储系统集成公司,不排除有遗漏的可能。如有遗漏,请尽快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在下一期更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5:45 , Processed in 0.3262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