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3|回复: 0

拍拍贷纽交所上市:10年P2P老牌公司成功敲钟,市值达42.34亿美元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886
发表于 2025-1-21 11: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10日,美国东部时间9点30分,拍拍贷四位创始人张军、谷少峰、李铁铮、胡洪辉悉数抵达纽约证券交易所,敲响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钟声。

开盘价定为13.4美元,较发行价13美元小幅上涨4%,市值达42.34亿美元。

这家有着10年历史的老牌P2P公司,在几乎濒临死亡之后,终于登上了资本市场的中心。

拍拍贷成立于2007年6月,是中国最早的P2P公司。与第一批成立的P2P公司不同,拍拍贷是其中唯一的纯线上平台,一开始甚至没有赚取利息利润。

这种独特的模式让拍拍贷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在长期无法盈利的情况下险些陷入生死危机。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36氪,拍拍贷在2015年底就已经被市场边缘化。

然而,我们今天在招股书中看到的却是非常耀眼的财务数字。

招股书显示,2016年拍拍贷净营业收入为12.16亿元,较2015年的1.96亿元,增速达520%。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拍拍贷净营业收入达到17.35亿元人民币,而2016年同期仅为3.52亿元人民币。

利润数字也大幅增长。 2015年,拍拍贷净亏损7214万元。 2016年扭亏为盈后,一年内实现净利润5.015亿元。截至2017年6月30日净利润为10.48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193万元增长25倍。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拍拍贷营业收入29.837亿元,净利润15.9亿元。截至2017年11月2日,拍拍贷注册用户超过6000万,促成交易超过3000万笔,平台累计交易总额超过800亿元。

从最初坚持纯线上、纯中介、不赚取利差的模式,近两年尝试线下消费分期业务,推出现金贷业务,最终实现规模化盈利。拍拍贷的上市故事可以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逐渐被商界驯化的故事。

探索与奋斗

拍拍贷虽然是第一个纯线上的P2P平台,但它是从线下起步的。

当时,大多数人看好线下模式——在各地开设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类似于民间借贷公司的做法。当时,线下业务是行业的主流。例如,与拍拍贷大约同时成立的宜信,通过线下获取客户、控制风险、完成贷款。

即使没有线下门店,大多数P2P公司也会选择与线下小贷公司合作,从他们那里获得资产包,然后放到网上筹集资金。几年后,随着O2O行业的兴起,这种模式也被称为网贷行业的O2O模式。

张军尝试了一段时间线下贷款模式后果断放弃。主要原因在于,与大多数P2P平台的定位不同,拍拍贷想做规模较小的借贷业务,人均数万。导致门店成本和人工成本过高,用小订单模式很难覆盖。此外,对于小额贷款业务来说,通过数据快速高效地完成风控比通过信贷员更为可行。

2008年初,张军放弃线下,转而从事纯线上的P2P业务。



当时,张军面临着风险控制的困难,面临着没有先例、没有行业经验可以借鉴的局面。给用户授信的依据是什么?当时,网上可获得的许可数据非常少。最终,张军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每个借款人的首笔信用额度为3000元,让用户根据自己的行为逐步积累信用。

拍拍贷的盈利模式也不同于其他P2P平台。在张军看来,拍拍贷要做的是网贷中介平台,在交易过程中赚取利差是传统金融机构的做法,而不是互联网的做法。

因此,拍拍贷对每笔贷款只收取服务费。初始收费标准为:6个月及以下2%,7-12个月4%。没有信用担保,也没有风险承担,只收取服务费。贷款的质量不会影响平台的收入。

然而,这种有些理想化的决定却导致拍拍贷的增长速度慢于同行。盈利非常困难,以至于连续8年多亏损。

正是三轮总计约1.7亿元的融资,帮助拍拍贷走到了大规模盈利的那一天。拍拍贷首轮融资发生于2012年10月,由红杉资本领投2500万美元。此后,红杉持续进行B、C轮投资,其他投资方包括光速安臻、诺亚财富、君联资本、SIG等机构。

达到政策红利

2016年和2017年前6个月,拍拍贷平台平均贷款金额分别为2795元和2347元,平均贷款期限分别为9.7个月和8.2个月。可以看到,拍拍贷的单客户贷款金额很小,远低于大多数P2P公司。

拍拍贷一直以小额网贷为主要资产,这一直是其规模无法增长的原因之一。

BAI投资副总裁赵蓬兰曾向36氪分析过当时的行业形势。这种P2P趋势的本质是小贷公司由于资金有限,希望通过互联网提高杠杆率。因此,2012年以来出现的几乎所有P2P平台的资产来源都来自于小贷公司通过不同渠道的资产包。大量P2P本质上是作为线下小贷公司的资金方。

正是这种模式,让一些P2P平台能够快速获取资产、快速提升交易量,也将拍拍贷挤出了行业主流行列。 2015年仍处于亏损状态的拍拍贷进入2016年,一季度累计交易额仅为107.62亿,平台贷款余额为47.84亿。此时,拍拍贷已经有9年的历史了。

但这种将拍拍贷推向行业边缘的线上小资产模式,在网贷监管文件发布后,却成为其天然优势。

2016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公布。 《办法》对客户贷款上限提出要求,必须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一时间,拍拍贷成为监管机构眼中的典范代表。

此外,监管还严格将P2P定位为信息中介平台,这也正是拍拍贷想要的。拍拍贷相关人士也表示,“消费金融的兴起和行业的逐步规范,导致拍拍贷用户爆发式增长。”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36氪:“拍拍贷其实在2015年底就已经被边缘化了,但2016年情况又开始好转,因为它提倡的不仅仅是赎钱,而且符合政府监管要求。”自2016年起,所有P2P网站不得明确声称保本保息,必须声明投资有风险。这对很多平台的交易量造成了很大影响,拍拍贷成为了受益者。

拍拍贷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与监管措施发布前后37天相比,拍拍贷交易量增长39%,新增贷款余额增长34%,新增贷款金额增长34%。用户投资增长31%。 2016年第三季度,拍拍贷新注册投资用户数环比增长132%,而P2P行业平均投资者数下降2%。

关键飞跃

目前,拍拍贷主要提供标准贷款(P2P业务)、现金贷款和线下消费分期贷款三类产品。 2017年撮合交易量中,标准贷产品占比81%,现金贷占比12%,是两大类产品。



此前,拍拍贷做标准贷款产品已有8年时间,没有盈利。这迫使张军思考新的产品创新,线下消费分期是他的第一次尝试。

2015年7月,拍拍贷与浙江消费电子零售商合作,进军线下消费分期业务,并成立子公司“拍拍贷”,与80个城市的1.6万家零售商合作。

然而,线下分期支付的竞争一直很激烈。捷信、百钱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先发优势。拍拍贷在这个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

即使作为客户获取渠道,它的价值也有限。艾分析做了一个计算:以平均每件2500元计算,2017年上半年消费分期交易笔数不足30万笔。即使所有线下客户都能转化为线上二贷用户,30万用户也只占487万活跃借款人的6%。

近期,拍拍贷的线下门店已经开始关闭,拍拍贷在消费金融业务的首次尝试并不算成功。

2016年,纯网络小额短期贷款业务刚刚兴起。 2016年4月,拍拍贷还推出了小额短期移动现金贷产品草草贷。这一次,拍拍贷做对了,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赚钱工具。

招股书显示,2015年拍拍贷发放的贷款总额仅为50亿元。到201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94.24亿元。今年上半年,拍拍贷已发放贷款264.3亿元。远远超过去年。

一方面是因为政策红利给拍拍贷品牌带来的光环,增强了其在P2P业务的获客能力;另一方面是现金贷业务高利率、短周期、高回购带来的强烈冲击。盈利能力。虽然现金贷仅占总交易额的12%,但向用户收取的综合费率却远高于标准贷款产品,是前者的两倍多。

截至2017年上半年,拍拍贷注册用户数超过4800万。其中,借款人数量为690万。在这690万借款人中,重复贷款率为68.3%。与趣店相比,其2017年上半年的再贷款率高达82.7%。

现金贷是再贷率较高的行业。据业内人士测算,整个行业的平均再贷款率也在60%左右,再贷款率高意味着盈利能力强。

艾分析测算过曹操岱的营收能力。根据过去四个季度拍拍贷招股书披露的各项指标,艾爱分期测算,到2018年草草贷产品交易额将达到175亿元,营收在7-9亿元之间。

拍拍贷并不是唯一一家利用现金贷热潮的 P2P 公司。即使你自己不做现金贷,通过向其他现金贷公司提供资金,也为P2P公司节省了不少钱。

然而,在这个看似繁荣的现金贷行业,最大的变数是监管。拍拍贷在招股书中也表述了这一点。 “很快就会有大规模的监管行动,而且这次会很严重。”这几乎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幸运的是,拍拍贷自身的P2P业务也在健康发展。 IPO后,要么以充足的资金作为安全缓冲,降低现金贷业务利率,要么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用更加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对冲现金贷的政策风险。

与陆续依靠现金贷业务赴美上市的互助金融公司相比,拍拍贷或许更为稳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21:42 , Processed in 0.2274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