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元代玉器:材料工艺特殊,气韵粗放独具一格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769
发表于 2024-10-6 01: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朝时期,蒙古人入侵中原,以其强大的骑兵和极端的民族压迫建立了强大的帝国。领土辽阔,统治残酷。由于不堪忍受压迫和民族歧视,汉族贵族隐居生活,生活在下层阶级。这种快速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带来了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文学艺术得到了特殊的发展,更加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和表达。随后元曲和文人画兴起。但就玉石艺术表现手法而言,由于材质和工艺的差异,变化可能并不明显。但元代玉器更注重作品的神韵和粗犷,与宋代纤细秀丽的风格完全不同。他们有元人的刚强英雄气概,不求具体描写,不注重细节描写。这或许也是元代玉器的一个特点。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元代墓葬中出土的玉器很少。无锡钱予墓、苏州张士诚母亲曹墓、安庆范文虎墓仅出土少量玉器。主要有桃形垫圈、玉带钩、玉佩、玉带盘、玉印、玉瓶等。

钱予墓出土的海东青天鹅纹饰,手法粗犷大胆,雕刻出空心的湖水、荷叶、荷花以及天鹅与海东青搏斗的生动场景。这是该类型墓葬中唯一出土的玉器。零件标准。可见,元代玉器的一些内容继承了辽金玉器的内容、风格和题材。

元代“泉水”玉饰。长8.3厘米,宽6.7厘米,厚2.2厘米。江苏省无锡市钱予墓出土。

同墓中发现的桃形玉洗,也是迄今为止出土已知最早的桃形玉洗。杯身如裂开的桃子,蒂上有镂空的桃枝为柄,底为桃叶。其精美绝伦,独一无二,对于代代相传的同类玉器具有极高的鉴定价值。

元代青玉桃形玉洗。长11厘米,宽6厘米,高3.2厘米。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钱予夫妇墓出土。它呈青白玉色,通体清澈,呈褐色,间有斑驳斑点。造型独特,以桃身对半,以桃叶为柄,构思巧妙。

安庆范文虎墓出土的一件玉瓶,似仿商周青铜器的造型。器身扁平,质地细腻,盖钮上藏有四个如意云头图案。瓶径上刻有双耳,饰有四弦纹。腹宽而肥硕,富丽古朴,可能是一种仿古器皿。

元代白玉耳盖瓶。整体高度7.1厘米,直径3.2-2.7厘米。安徽省安庆市出土范文虎夫妇墓。

玉佛,元代。整体高度 19.5 厘米。浙江省海盐县镇海塔地宫出土。灰绿色叶腊石纹理。它由结跏趺坐佛和莲花须弥座两部分组成。佛像体态丰腴,面容安详。左手掌心向上置于腹前,右手触地施降魔印。莲花须弥座由四层可拆卸的层构成。

玉佛,元代。整体高度 21.8 厘米。浙江省海盐县镇海塔地宫出土。灰绿色叶腊石纹理。它由结跏趺坐佛和莲花须弥座两部分组成。佛像体态丰腴,面容安详。他双手交叠于腹前,打坐冥想,将一块蛋糕状的物体放在掌心。莲花须弥座由四层可拆卸的叠层组成。

元代玉双耳杯。耳高7.5厘米,直径10.8厘米,足径4.5厘米。故宫博物院。

从这些出土传世的元代玉器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



(1)反映蒙古族生活习俗的图片出现。

(2)山野森林题材较多。

元代蓝宝石吊坠。长5.3厘米,高3.2厘米,厚1.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天鹅水草纹玉带,圈钩,元代。环长 8.3 厘米,宽 6.7 厘米,厚 2.2 厘米;挂钩长 7.4 厘米,宽 2 厘米,高 2.4 厘米。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钱予夫妇墓出土。环和钩由同一块材料设计和雕刻。它由青白玉石打造而成,通体布满了图钦河的灰色斑块。戒指采用镂空设计,正面刻有惊心动魄的“泉水”场景,背面刻有戒指,衬托浮雕场景。环的一侧附有一个钩子。不仅玉质一致,而且图案也完全一致。应与戒指同时使用。

玉灶台,元代。高3.6厘米,底宽3.2厘米。浙江省海宁市志标塔地宫出土。玉色青白,有光泽。整件采用多层立体镂空雕刻技术。上部雕有两片荷叶,下部则交织着芦叶和水草。芦苇草丛中,雕刻着白鹭,或栖息,或觅食。底部有两个孔。

(3)普遍采用多层镂空工艺。

元青花玉镂空凤穿花饼。

螭纹带扣,元代。整体长12厘米,宽5.1厘米,厚2.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4)性格刚毅,勇猛,善用重剑。

玉虎钮,元代。整体高度为2.7厘米,边宽为3.5厘米。安徽省安庆市范文虎夫妇出土。

琵琶形玉带钩,元代。 12厘米长。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小寨南乡瓦胡洞村。



元代泮池纹丝带装饰。高 6.6 厘米,宽 6.3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白玉嵌凌霄花卉,元代。长 12.8 厘米,宽 7.4 厘米。出土于北京小西天。

元代玉双耳杯。耳高7.5厘米,直径10.8厘米,足径4.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螭纹玉带扣。整体长度为7.6厘米,版型为6.2厘米。出土于江苏省溧水县城南刘家村。其材质为青白色玉石,表面清澈。用椭圆形的材料,先切一个直径1.8厘米的半环孔,然后从侧面切成两块,并将连接处剪成扣子,这样两块玉就可以打开了并自由关闭。打开后,形状像“8”字形。两块玉石的正面均刻有高浮雕的螭龙。大赤龙嘴里叼着灵芝,小赤龙面对大赤龙,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扭纹玉环,元代。直径3.72厘米,孔径2.3厘米,厚0.74厘米。 1 对。白玉呈油状,属羊脂玉。器物呈圆形、环状,如绞绳,均饰有绞丝图案。其线条规整,打磨精美。两块尺寸相同。

元代桃形玉佩。左:高 6.22 厘米,宽 6.6 厘米,厚 0.81 厘米,孔径 1.50 厘米;右:高 3.8 厘米,宽 4.15 厘米,厚 0.66 厘米,孔径 0.8 厘米。 2 件。左边的一块是白色的。器物呈桃形,有棱,蒂端有大圆孔。孔周饰有弦纹,背面粗糙,有切割痕迹,并有三对牛鼻孔。表面抛光、光亮;右片呈蓝白色,部分呈黄褐色。形状和质量与较大的类似,背面顶部有斜切面。

心形玉饰,元代。整体高度8.6厘米,宽度5.55厘米,厚度1.22厘米。白玉制成,器身扁心形,两侧凸微折,侧壁呈圆形。将心尖削平并钻孔安装榫头,然后将活链与环连接起来。通体抛光且有光泽。

元龙形腰带装饰

从王朝更替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宋辽金元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阶段,不能混为一谈。但从中原玉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和传承分析观察,宋代中原汉文化的玉器与辽、金乃至北方的玉器有所不同。元代草原文化的国玉确实属于两个不同的系列。

辽、金、元时期的玉器具有北方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尤其是在工艺方面,他们更注重凸显作品的整体效果。比如那些贯穿枝干的多层立体玉器,不仅主题纹饰突出精美,而且枝干卷曲自如,穿插得体,别具一格。叶茎衬托花果,景物衬托人物动物,远景衬托近景。画面正反面隐隐约约,虚实相依,将花草鸟兽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达到了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8:01 , Processed in 0.0628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