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回复: 0

影字书法-书法影字的写法-书法影字的写法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952
发表于 2025-4-15 12: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书法多为小字,今人偏爱写大字。写大字便于发现问题,也利于掌握其中细微之处。从大到小较为容易,从小到大便难了。在学习书法时,尤其是初学者普遍觉得,将大楷缩小就成了小楷,把小楷放大便是大楷。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对照小楷写大字,对照大楷写小字,这种做法是很不妥当的。

大楷和小楷存在很多不同。在用笔方面不同,在结体方面不同,在书写的执笔方面也不同。字形的大小会影响笔法。大字的字形大,所以方笔应多于圆笔,实笔多于虚笔,应当多用实笔,少用虚笔;小字形的字小,圆笔多于方笔,虚笔多于实笔,多用虚笔,很少用实笔。大字用实笔时应当是笔中锋,小字用虚笔时可以多用侧锋。大字的起笔处藏锋需大,要锋芒毕露;中楷时可用小藏锋;小楷则可直接切入,从大字到小字,起笔处藏锋的程度各不相同。

大楷与小楷在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小楷的结字特点在于贵乎空灵且富有动感;而大字的结字则贵乎严谨且端庄。在执笔方面,小字执笔较浅,大字要求执笔较高。毛笔的大小要求各不相同,写大字需用大笔,写小字则须用小笔,不过大笔能够书写小字,小笔绝对无法书写大字。对于书法而言,字写到极大和极小都并非易事,大字写得好的书家不一定能写好小字,反之也是同样的道理。



小字与大字存在相互取法、相辅相成且相得益彰的一面。把小字放大,应当不会失去神韵;把大字缩小,也应当不会失去气势。然而,小字绝非大字的缩小,大字也并非小字的放大,它们各自都有自身的结构特征。小字的可贵之处在于开阔舒展、宽绰、明整以及清腴。大字的可贵之处在于结密、紧凑、雍容、凝重和浑厚。

苏东坡曾说:“大字难以做到结构紧密而没有间隙,小字难以做到宽绰有余。”因此我觉得想要小字呈现出大气象,就得把小字写出像大字那样的“磅礴气势”,这不是一般写小楷的人能够做到的。包世臣曾经高度称赞王羲之的《黄庭经》,说“在旷荡之处就如同万马奔腾,然而藩篱完好且具有井然有序的态势”,这就是一个例子。大字缩小后,因为有气势;小字放大后,也有气势(这是叶恭绰说的话)。

卫夫人的《笔阵图》提出了“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的观点。因为对于初学者而言,小字难以掌控,而大字相对容易入手,这也有先易后难的意味。此外,大字的点画较为规整,法度也更为严谨,先练习大字有利于打下良好的基础。卫氏的这一主张被后世历代的各家所接受和认同,如明丰坊在《童学书程》中说:“学书的顺序,必定要先学习楷法,而楷法又必定要先从大字开始。”清蒋和的《书法正宗》对这个道理阐述得更为具体。他说,初学的时候应该先写大字,不要立刻就写小楷。那些以写小楷作为开始的人,之后写的楷书都没有骨力。他是从能够练出字的“骨力”这一角度来强调要先写大字的。同时,小字也并非不讲“骨力”,而是要求每一笔都有意趣,每一笔都有力气,其标准更高,难度也更大。



初学者不宜急于练习写小楷。那么,所谓的“大字”多大才合适呢?康有为告诉人们:“应该以二寸、一寸为尺度,不能写得过大。”字越小书写起来越困难,字越大书写起来也越困难。如果字过大,点画、布白、笔势等方面相应地需要有很大的变化,而初学者往往不容易把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逐渐写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0:02 , Processed in 0.3888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