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面对 B 端。他带领团队进行了产品开发工作。开发出了两个不同的产品,一个是面向中学的,另一个是面向大学的。这些产品为用户提供了自主研发的开源系统。中学生能够依据自身需求接入各种动作算法。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接入各种动作算法。
一次参加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的经历,让冷晓琨除了发现 B 端需求外,还发现了 C 端需求。当时,他和联合创始人常琳带着 5 台还没有外壳的原型机去参加展览。他们没想到,5 台展示机器都以 1000 欧元的价格被当地观众买走。彼时,国内的优必选已经把消费级的人形机器人投入市场,种种迹象表明,面对 C 端的消费级机器人确实有市场。
目前,乐聚机器人经过三次重要的迭代。第一步是要达成从能走转变为快走的状态,“看似简单,实则技术难度颇高,或许一位博士毕业五年且深入实践后才能做到”;第二步是借助搭载 slam 算法,使机器人能够对空间形成感知;第三步是消费级产品通过与图灵机器人展开合作,具备人工智能,能够对语音进行识别,进而与用户进行沟通,以解决诸如天气查询、简单交流、生活提醒等类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