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春节过后养胃很重要,这些养胃谣言你信了吗?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850
发表于 2024-10-6 19: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节期间,家人朋友欢聚一堂,聚餐难免会增多。人们在吃大餐时,往往会忽视肠胃健康,导致肠胃不适。因此,春节过后,养胃就成了重中之重。网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养胃知识,但如果听信了那些错误的方法,不但达不到养胃的目的,反而会增加胃的负担,造成不良后果。结果。那么,养胃的传闻有哪些呢?我们来看一下。

谣言一:少吃多吃养胃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以少食多餐作为养胃的一种方式,殊不知少食多餐是一种错误的养胃观念。

北京中医院脾胃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庚表示,医生给一些人少食多餐的建议,是针对胃肠功能下降的老年人,以及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做过胃肠手术或者胃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由于胃肠功能下降,接受手术的患者无法再像健康人一样规律地一日三餐。他们需要少食多餐,以减轻胃肠排空的负担。否则,他们会出现消化不良甚至更严重的问题。消化系统疾病。但他也指出,如果是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患者,每天少食多餐,会增加胃酸分泌,不利于胃粘膜的修复和炎症的消退。 ;然后是糖尿病。患者基本上需要定时定量进餐,这样配合药物治疗,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因此,少食多餐,并遵循医生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建议。

湖北省中医院脾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胡云莲介绍,人们从小就养成了一日三餐(少数人吃两餐)的饮食习惯,心脏的起搏细胞胃和胃酸的分泌也形成相应的变化。工作节奏(即生物钟)。如果随便破坏这个规律,必然会造成胃蠕动、胃酸分泌等功能不协调,逐渐引起胃部不适;另一方面,如果进餐过于频繁、不规律,胃得不到休息,就更容易出现问题。因此,肠胃虚弱的人也应该一日三餐,最多四餐,而且要定时定量。

谣言二:胃不好就得长期喝粥

很多人都认为粥清淡、容易消化,所以喝粥可以帮助缓解一些胃部的压力,所以长期喝粥可以达到养胃的目的。

“与其他食物相比,粥比较软,对胃的刺激较小,因此,胃病严重的人和急性胃炎患者喝粥是有益的,但长期喝粥就另当别论了。”胡云莲说,在粥中,粥中的水分较多,会稀释胃液,而且粥往往占据较大的体积,很容易引起胃胀气。两者都会降低或削弱胃的消化功能。而且,如果胃长期适应这种软烂的食物,可能就不容易接受或适应其他类型的食物。此外,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谷物中的淀粉转化为麦芽糖。除了淀粉酶外,唾液还含有粘蛋白,它可以润滑食物并使其更容易吞入胃中。然而,唾液分泌需要通过咀嚼来刺激。如果经常喝粥而不咀嚼,会抑制唾液淀粉酶的分泌,不仅会降低口腔内食物的消化率,增加胃的负担,还会影响胃肠内食物的消化。消化和吸收。

刘耕还表示,因为粥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口腔和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会被稀释。对于胃肠功能不好的人来说,会导致胃肠蠕动变慢,进一步增加胃的负担。

谣言三:胃不好的人只能吃素食

“你胃不好,少吃点肉。肉不容易消化,多吃点蔬菜。”生活中肠胃不好的人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忠告,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并不是所有的肉都难消化。肉是否容易消化,首先与烹饪方法有关,油炸的肉不像水煮肉、蒸肉那么容易消化。其次,与吃的食物量有关。如果一次吃太多,不容易消化;第三个因素与肉的种类有关,鸡肉、鸭肉、鱼肉比牛羊肉更容易消化。”云莲说道。

并非所有蔬菜都容易消化。比如芹菜、韭菜等根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就不容易消化。而且这些蔬菜的纤维比较粗糙,更容易磨损胃粘膜,让胃部更加不舒服。另外,只吃素食也不利于营养均衡;另一方面,素食比肉类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更短,排空的速度也更快,很容易让人感到饥饿,导致反复进食,扰乱胃的工作。规律性可能会导致或加重胃部问题。因此,肠胃虚弱的人应多吃易消化、软的食物,荤素搭配,并选择适当的烹饪方法。只吃70%到80%的饱。

对此,刘耕指出,肉类中含有植物性食品所没有的多种营养成分,如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铁、锌以及部分B族维生素等。胃粘膜的修复和更新需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长期素食很容易导致营养失衡。因此,即使是肠胃不好的人,仍然应该做到膳食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多吃一些瘦肉、鱼、蛋、奶等动物蛋白;消化不好的人可以将肉切碎软化,并采取蒸、炖等方法,少用盐、酱油、味精等调味品,如肉末炖鸡蛋、清蒸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谣言四:睡前喝牛奶保护胃粘膜

生活中,经常有人告诉胃不好的人:“睡前可以喝一杯牛奶,因为牛奶会在胃里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胃粘膜。”

对于这个问题,胡云莲表示,如果一日三餐都规律吃的话,睡前就没有必要吃东西(包括喝牛奶),因为睡前喝牛奶会破坏胃的“一日三餐”工作节奏。

“而对于泛酸、胃胀不适的胃病患者来说,喝一杯热牛奶可以立即缓解症状。这是因为喝的牛奶可以稀释胃酸,在胃粘膜表面暂时形成一层保护膜。”但这里的缓解症状和保护膜的形成只是暂时的,相反,牛奶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比其稀释和中和胃酸的作用要强。喝牛奶后胃酸分泌量可增加30%,因此建议睡前喝牛奶,不仅不能保护胃粘膜,还会加重胃病或影响疗效。”云莲说道。

这些暖胃食疗千万别错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高级药师林应元表示,胃寒的“三分治”就是七分滋补。胃寒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生、冷、辛辣、肥腻、甜、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您还可以尝试以下三种暖胃食疗——

胡椒橙皮五花肉汤

材料:花椒10克,洗净,鲜五花肉1块,陈皮5克(或生姜3片)。

做法:将洗净的五花肉放入辣椒中,用线将五花肉扎紧,放入砂锅中。加入2000毫升水(约10碗水),小火煮1小时,调味,分次温热食用。 。此汤适合三、四个人食用。

功效:治疗胃寒证,温经散寒,醒脾开胃。

陈皮鲫鱼汤

材料及做法:陈皮5克(或生姜3片),白须葱3根,鲫鱼1条,洗净去内脏,一起放入砂锅中温煮汤即可食用。

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对于健脾行气很有好处。

黑豆黑枣山楂陈皮汤

材料与做法:小米、黑豆50克浸泡,黑枣10颗,山楂10克,陈皮5克(或生姜3片)洗净去核,放入砂锅内熬汤。

功效:暖胃。特别适合食欲不振、大便不规律、爱吃肉、高血压的人食用。

调理肠胃的四大妙方

中医认为,说到胃,就离不开脾。但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不同。它具有消化和运输营养的功能。因此,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为人体五脏六腑提供营养。

“补脾胃就是补元气,补元气就是补生命”。中医认为,脾胃是决定寿命的重要因素。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表示,人体上有几个穴位与脾胃关系密切,如中脘、太白、脾俞、关元、足三里等。等。每天按摩一两次,对胃、脾都有好处。此外,杨力还给出了一些缓解常见脾胃问题的小窍门。

如果因积食而消化不良,喝点萝卜汤:汤中炖适量的白萝卜,可以治疗腹胀、食滞、消化不良;山楂3~5个、陈皮5~10克泡水,也能帮助消化。

如果脾胃虚寒,喝点姜红糖水:姜汤是民间广泛流传的驱寒暖胃偏方。不过,姜汤一定要趁热出汗时喝,这样体内的寒气才会散去,全身才会舒服。

如果老年人食欲不振,不妨试试山药姜炖五花肉:山药100克,生姜10克,五花肉1块,连续炖两三天。能健脾暖胃,对增进食欲有显着效果。

如果因体质虚弱而腹泻,可煮些莲子、山药、大枣、小米粥:用莲子10克、山药100克、大枣10枚、小米适量煮粥,可帮助改善病情。脾虚引起的腹泻。

养胃的本质是生活习惯的滋养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晓伟认为,如果胃部不舒服,应避免自我诊断。必须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肠胃健康。

均衡饮食。根据居民饮食塔的建议,提供均衡的日常饮食。食物成分的丰富组合,有利于人体摄入各种营养素,保证各器官的正常工作。建议每天吃1份鱼、肉等,搭配3份蔬菜,水果200至350克。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规律饮食和睡眠。注意正常作息,不熬夜,科学合理锻炼,定时进餐,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长时间没有吃东西的胃就像空转的发动机。胃酸分泌过多会加重原有的胃部不适。暴饮暴食会在短时间内超过胃的承受能力,引起胃急性扩张,完全打乱胃肠道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节律,严重时会导致胃出血。细嚼慢咽,不仅可以充分粉碎食物,减轻胃的消化负担,而且可以减少过多的气体进入胃,避免胃胀、嗳气的发生。

远离高盐、生冷食物。少吃熏制和腌制的食物。这些食物含盐量高,会直接损伤胃粘膜,可能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生冷食物会导致胃肠道温度迅速下降,血流量减少,引起功能紊乱。应多吃新鲜、清洁、清淡的食物,烹饪时注意控制油盐用量,尽量保持口味清淡。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可以减少因情绪引起的功能性胃肠疾病,避免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保持阳光心态,有利于肠胃健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20:29 , Processed in 0.0642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