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引领美好生活,助力企业发展——保健食品知识问答系列宣传材料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679
发表于 2024-10-6 22: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巩固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顿成果,进一步提升我区保健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对全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服务质量,加强提高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保健食品意识,深化保健食品安全社会共享 为推动保健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将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消费问题保健食品知识问答系列宣传资料,敬请关注!

01

什么是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合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不对人体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02

保健食品的标签是什么?

在保健食品的包装或标签上会看到天蓝色的“帽子”形状的标志,俗称“小蓝帽”或“蓝帽子”。这是我国保健食品的独特标志。

“小蓝帽”下方有“批准文号”,这是该产品独有的唯一编号,相当于该产品的“身份证号”,表明该产品是经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或经国家行政许可部门备案。

现已上市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包括:

(一)2003年以前,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格式为:卫食健(2位或4位年号)xxx号;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卫食健(2位或4位年号4位)xxx号、卫食健进(4位年号)xxx号。

(二)2003年至2016年,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食健G+4位年份号+4位序号;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食健J+4位年份号+4位序号。

(三)2016年至今,国产保健食品注册号格式为:国食健注G+4位年份号+4位序号;国产保健食品注册号的格式为:食健注G+4位年份号+2个省级行政区代码+6位序号;进口保健食品注册号的格式为:国食健注J+4位年份号+4位序列号;进口保健食品注册号的格式为:食品检定J+4年号+00+6位连续号。

03保健食品如何命名?

根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保健食品名称由商标名、通用名和属性名组成。

商标名称是指保健食品使用依法注册的商标名称或者符合商标法规定的未注册商标名称,以表明其产品具有独特性、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行为。

通用名称是指表明产品主要原料和其他特性的名称。

属性名称是指表示产品剂型或者食品分类属性等的名称。

04保健食品名称中不得含有哪些内容?

根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保健食品名称中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虚假、夸大或绝对的言论;

表达或暗示预防或治疗功能的词语;

粗俗或带有封建迷信暗示的词语;

人体组织、器官等词语;

“”以外的符号;

其他误导消费者的言论。

保健食品名称不得含有人名、地名、汉语拼音、字母和数字等,但商品名中的注册商标和含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含有字母和数字的原料名称的通用名称除外。

Q5

保健食品和保健品有什么区别?

保健食品有明确的法律定位。 2014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2.1将保健食品定义为: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产品属性显然是食品。

保健品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一般是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的产品的总称,包括食品、保健食品和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普通产品。

在宣传、举报和监督执法过程中,首先要依法认定产品属性,明确该产品是食品还是用品、保健食品、普通食品还是有毒有害食品。报告、文件、资料应当根据产品的实际属性,依法表述。产品名称不能笼统表述为保健品,导致事实不清、监管失准、信息误导。

Q6



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么区别?

食品是指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各种制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不包括用于治疗目的的物品。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合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不对人体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食品和保健食品既相关又不同。它们的共同点是,作为保健食品或食品,首先必须是食品,必须具有食品的基本特征,即应无毒、无害,并符合营养和卫生要求。 。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①保健食品可以宣称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则强调提供营养素。普通食品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是违法的。

②保健食品可以采用列入目录的中药材为原料,剂型可以是片剂、胶囊、口服液等。

③保健食品有严格的摄入量限制和特定的饮食人群,而普通食品则没有这些要求。

Q7

保健食品和药品有什么区别?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疾病,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规定适应症或者功能治疗、用途和剂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是:

①保健食品用于调节机体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降低患病风险。它们并非旨在预防或治疗疾病。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并有规定的适应症或者功能、用法、用量的物质。

②药品一般针对有疾病症状的人群,而保健食品则针对特定人群。

③保健食品应按规定食用量食用,不得对人体造成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药物可以有一定的副作用。

④一般药物不能长期服用,但保健食品可以长期服用。

⑤保健食品仅供口服。药品可以通过注射、涂抹等方式给药。另外,可以使用的原料种类也不同,不允许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作为保健食品原料。

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所有食品,包括保健食品,都不具有预防和治疗功能。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和疾病患者切不可听信不法商家关于保健食品的虚假广告和夸大宣传,更不能利用保健食品来治疗疾病。

08 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等有哪些要求?

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与登记或者备案内容一致。必须注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能性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保健食品的功能、成分应当与标签、说明书相符。

根据《保健食品标签和警示语指导原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19年6月10日发布),保健食品标签设置警示语区域和警示语。警告语区域位于最小销售包装(容器)的主体部分。展示布局的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表面的20%。警告区域的文字与警告区域的背景有明显的色差。警示语以黑体字印刷,内容如下: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保健食品应当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容器)外显着位置明确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果日期标记采用“看包装的特定部分”的形式,则应准确标记包装的特定部分。

保健食品标签上注明投诉服务电话、服务时间等信息。投诉服务电话字体与“健康功能”字体一致。

09 有消费者问为什么保健食品不像药品那样有单独的说明书。保健食品的说明书在哪里?

保健食品的包装容器、盒子上经常可以看到保健食品的说明书。由于保健食品的说明书简洁易懂,保健食品一般不附说明书。产品标签的内容直接覆盖了说明书的全部内容,更加方便。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相关信息。

市场上的保健食品有很多种,不同的保健食品有不同的功效。保健食品的功效有哪些?本期保健食品知识问答,带您了解保健食品的功效。

10 保健食品分为两大类——保健食品如何分类?

营养补充剂是指以维生素、矿物质为主要原料,以补充人体营养而非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其作用是补充膳食供应不足,防止营养缺乏,降低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特定功能保健食品是指经国家批准、可以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总共27种: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提高记忆、缓解视疲劳、促进排泄。铅,清嗓子,协助降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缓解身体疲劳,提高耐缺氧能力,协助防御辐射危害,减肥,促进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改善营养性贫血,化学物质肝脏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痘、去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水分和油脂含量,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

11、虚假宣传保健食品功能、诈骗“保健品”

首先我们来看看保健食品的虚假宣传有哪些?小编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获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监管部门批准的27类保健功能的虚假宣传陈述进行了汇总(具体见下表)。请不要购买带有这些虚假宣传的产品,无论是超市等线下商店销售的产品,还是网上、会议、电视、广播、电话、报纸上销售的产品,也可以拨打热线电话。投诉、举报。

常见的保健食品功能虚假宣传

“保健品造假”例行公事



这里所说的“保健品”与我们所说的“保健食品”并不是同一个意思。具体差异请参见本专栏《保健食品知识问答(三)》内容。

一些不法商家以受害人有一定健康状况为由,欺骗、诈骗、哄骗受害人销售假冒伪劣“保健品”或夸大药用功效的“保健品”,如不购买、使用其产品,会造成身体伤害。 、高价“保健品”等诈骗钱财的行为,被称为“保健品诈骗”。

12. 骗子的伎俩主要有以下几种:

日常生活中记住这些习惯

更加警惕

例程1

自由诱惑,引人上钩

“免费体验”、“免费旅游”、“免费鸡蛋”、“免费面条”……诱惑无穷。诈骗者在社区或市场周围散发传单,主要针对老年人。凡是拿着传单来听讲座的人都可以免费获得奖品,利用老年人贪图便宜的心理,引诱他们落入陷阱。 “免费”的诱惑,正在为“保健品”乃至假冒伪劣产品的推广埋下伏笔。

例程2

冒充权威、冒充公益

诈骗者会假装使用或编造一个听起来非常官方和权威的组织名称。他们会打着公益的幌子,找一些知名的专家教授来讲座,然后不知不觉地开始推销产品,往往是向老年人推销。老年人不会辨别真伪,很容易上当受骗。

套路3

夸大宣传、虚假案例

“只需七日,药愈病”、“三天见效,永不复发”……一些产品的夸张描述和奇效十分离谱,甚至有一些是“安排好的”。 “保姆”和“体验”,很多中老年人或多或少身体不舒服,就借这种宣传的机会,最终落入骗子的圈套。

套路四

提出问题并受到情感感动

有些骗子利用孩子不在身边和老人情绪空虚的情况进行诈骗。他们叫他们爸爸、妈妈,给他们洗脚、按摩、和他们聊天。他们用各种甜言蜜语来哄老人迷惑,让他们相信骗子。最终,他们落入了骗子的圈套。当你最终推销一款产品时,你要么毫不犹豫地自愿购买,要么不好意思不买。

面对这些套路,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提高警惕,记住“天上的馅饼不会掉下来”,不要心存侥幸,更不要轻信陌生人突然的关心。要知道“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尤其是假冒伪劣的所谓“保健品”可能会加重病情。当您感到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而且,在选择药品和保健食品时,应选择药店、特色食品店等正规渠道购买,不要相信夸大的三无产品广告。

13、如何科学选择保健食品?

一个:

1、选择好的渠道

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选择正确、合规的渠道。保健食品在专门区域和专柜出售。尽量到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药店等购买,并索要正规销售收据或发票。

网上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的电子商务平台,仔细核对其食品经营许可证和保健食品注册证或备案凭证信息。不要相信朋友圈、朋友圈、来源不明的小程序等微商信息。

2、看清包装

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有“小蓝帽”,“小蓝帽”下方是否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检查产品的净含量、规格、原料、辅料、功能性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不适宜人群、食用及食用方法、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等包装上的保健食品。内容。

购买进口保健食品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经我国监管部门批准的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志; ② 规范中外文对比标签,且中文字体必须大于外文字体; ③产品原产国家或者地区、在中国依法注册的代理人名称、地址; ④ 必须有商标、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限或保质期等国内保健食品标准要求。此外,进口保健食品还须提供进口产品检验检疫证明或进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3、根据需要购买

要理性购买保健食品,根据特定人群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健康需求的产品。需要注意的是,“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品治疗疾病”。尤其是老年人、体弱患者、慢性病患者、儿童青少年、孕妇等应慎重选择保健食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保健食品。

4. 验证信息

查询保健食品真伪,可以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网址是:

5. 留存票据

记得向经营者索要购物小票和保健食品包装盒,并妥善保管。当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作为投诉的依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4:55 , Processed in 0.0645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