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回复: 0

健康大产业的五大趋势-趋势产业健康大数据分析-大健康产业趋势视频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850
发表于 2025-4-19 11: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在 2024 年有显著的结构性变革。在“提质、保供、控费、纠偏”的政策框架当中,传统赛道进行了深度调整,成熟赛道实现了转型升级,新兴赛道加快了崛起的速度,从而形成了多维度的发展格局。

传统赛道

一、传统赛道:创新驱动下的价值重构。

医药和医疗器械这两大传统板块,在集采常态化的作用下,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在医疗纠察深化的作用下,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在国产替代加速的作用下,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创新能力与合规水平成为企业突围的核心。

医药领域发生了从仿制药主导到创新药崛起的质变。药品集采将化学药、生物药、中成药等全领域都覆盖了。前七批集采把 333 个品种纳入其中,这些品种平均降价 58%。仿制药的市场规模萎缩了 12%,这使得资源不得不向创新药集中。《中国创新药物研发趋势 2024》表明,在 2021 年到 2024 年这个期间,临床阶段的 Me-too 药物所占的比例从 45%下降到了 30%。同时,FIC/BIC 药物所占的比例提升到了 46%。并且,研发的方向从“快速跟随”转变为了“自主创新”。

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有 8 个国产创新药成功进入了海外市场,其中 7 个通过 -out 模式登陆了欧美日。传奇生物在美首年的销售额达到了 12 亿美元,成为首个跻身全球肿瘤药前十的中国原研药。信达生物的 PD-1 单抗信迪利单抗获批了欧美适应症,打破了跨国药企的垄断。研发管线进行了结构优化。有 465 个国产候选药物处于中外同步临床阶段。细胞/基因治疗等下一代疗法呈现出 178.8%的增速并不断扩张。其在创新药管线中占比 52%。销售额突破 15 亿美元,从而验证了商业化能力。

政策支持不断加强,《“十四五”医药工业规划》规定,到 2025 年创新药的营收要占比 15%,研发投入强度要超过 10%。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加了 22%,像恒瑞、百济等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超过了百亿,其中 60%都用于 FIC 项目。2024 年创新药的融资达到 2300 亿元,早期项目占比 45%,资本从追求虚浮转向注重实际,从而完善了创新生态。

(二)医疗器械:国产替代深化与全球化布局启动

集采以及设备更新政策促使行业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12 类高值耗材进行集采后,平均降价幅度达到 65%。国产在市场中的份额从 40%提升到了 72%。威高骨科以及乐普医疗的脊柱耗材中标率超过了 80%。2000 亿元的设备更新贷款助力 1.2 万家基层医疗机构去采购国产设备。这些基层医疗机构通过该贷款得以进行设备更新。三级医院的国产设备占比有了提升,从 35%上升到了 58%。联影医疗的高端 MRI 在国内的市占率处于第一的位置。

技术突破推动了高端的突围,迈瑞医疗的血球仪成功进入了全球前三;微创医疗的支架在欧洲的销量增加了 40%;行业的研发费用率为 8.5%,这个比例高于全球的 5%;联影的研发占比为 19%,华大智造的研发占比为 25%,它们在影像和基因测序领域构建了壁垒。全球化发生了转变,从“代工”转向了“品牌出海”。在 2024 年,出口额达到了 780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18%。新华医疗的消毒设备进入了全球 2000 家医院。开立医疗的超声内镜在日本的市占率为 15%,并且打破了垄断。政策的目标是在 2025 年形成 10 到 15 家全球品牌,使高端装备的市占率超过 30%。

成熟赛道



二、成熟赛道:融合创新下的生态重塑

中医药赛道从粗放增长转变为精耕细作,智慧养老赛道也从粗放增长转变为精耕细作。政策引导促使了这种转变,需求升级也催生了这种转变。“传统 + 科技”的融合新范式以及“医疗 + 消费”的融合新范式由此产生。

(一)中医药:政策护航下的现代化转型与产业融合

《中医药发展规划》促使产业从医疗服务朝着大健康的方向进行延伸。在 2022 年,中医类医院的数量超过了 6000 家,增长了 22%。中医的诊疗人次达到了 12 亿,占比为 18%。政策通过对医保进行倾斜,例如中成药集采降幅达到 42%,以及让经典名方免除临床等方式,提升了慢性病管理的渗透率。

产业融合促使新业态得以诞生。“中医药 + 旅游”的景区,每年接待的游客量超过 500 万人次。“中医药 + 膳食”的功能性食品,每年的销售额达到 300 亿元,良品铺子等企业推出了“中式养生”系列。技术赋能促使现代化进程加快。华润三九的中药材通过区块链实现溯源,覆盖了 60 种饮片。以岭药业利用 AI 开发糖尿病并发症复方,研发周期缩短了 40%。中医药大模型将关注点放在消费场景上。叮当健康的“AI 体质检测”小程序,其月活达到 200 万,转化率为 15%。未来,将会形成“诊疗 - 调理 - 消费”这样的一个闭环。

(二)智慧养老:从技术驱动到 “适老化” 价值回归

60 岁以上的人口达到了 2.9 亿。智慧养老市场在 2025 年预计有 1.2 万亿元。然而,有 40%的设备因为操作复杂而被闲置。政策规定在 2024 年,适老化改造要覆盖 200 万户,以推动技术与需求相结合。

行业从“炫酷科技”转变为“无感化服务”。上海的“一键呼叫 + 定位”系统能在 3 分钟内完成急救响应。北京的“健康监测床垫”的预警准确率达到 98%。企业加强了适老化设计,华为的老人机具备实体按键和语音交互功能。海尔的智能药盒解决了漏服问题,其复购率为 65%。“智慧化与适老化”达到平衡成为核心,南京银城的毫米波雷达能监测并保护隐私,美团的“子女代下单”业务覆盖了 300 座城市,订单量增加了 80%;平安健康险的“居家养老包”整合了相关服务,在试点地区的复购率达到 40%,推动了行业从硬件销售向服务运营的转变。

新兴赛道

三、新兴赛道:需求裂变下的价值蓝海

体重管理赛道依托消费升级与观念转变,成为资本聚焦的“新蓝海”,呈现从生理需求向心理价值跨越的特征。同时,这些赛道还呈现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场景跨越的特征。



(一)女性健康:从生理呵护到全生命周期管理

女性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5 万元,年增长率为 8%。80.1%的女性关注“身心健康平衡”,这推动了需求从疾病治疗转向多维养护。在生殖健康领域,辅助生殖的渗透率从 6%提升到了 12%,PGT 技术使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提高到了 65%。产后修复市场的规模为 500 亿元,和睦家的产后抑郁筛查套餐客单价为 8 万元,且复购率超过 30%。女性私护领域的智能化产品迎来爆发。其中,Livia 的痛经仪获得了 92%的满意度。同时,阴道微生态检测盒的销量增长了 150%。

心理健康成为新的热点。Keep 的女性冥想课程拥有 500 万用户,并且这些用户每月平均使用 12 次。心理测评的付费转化率为 25%。“她经济”推动了品牌的升级,薇诺娜凭借“敏感肌护理”成功跻身全球美妆前十,在 2024 年实现了 80 亿元的营收,其营销也从注重功能转向了追求价值共鸣。

(二)疗愈健康:后疫情时代的情绪价值刚需化

全球有 4 亿人患有焦虑症,中国有 5 亿人存在睡眠障碍。疗愈健康市场每年以 35%的速度增长,由此形成了“轻解压、慢生活、心灵成长”这样的产品矩阵。头部企业构建了“线上 + 线下 + 产品”的闭环。潮汐 APP 的付费用户达到 800 万,“疗愈星球”的线下馆在周末的预约率为 95%。中科院的“情绪 AI 测评”实现了技术提升标准化,其准确率达到 89%,并且已接入平安健康等平台;倍轻松的 AI 眼疗仪能够缩短入睡时间,缩短的比例为 40%。

行业存在监管空白的情况,只有 12%的机构具备专业资质,同时有 35%的机构存在虚假宣传。破局的路径是将“医疗化+市场化”相结合,春雨医生把 MBCT 疗法纳入了临床路径,其有效率达到 78%;和睦家的“情绪健康门诊”整合了多学科服务,并且医保覆盖降低了门槛,未来将会形成“专业医疗为锚、大众疗愈为翼”的分层体系。

体重管理方面:实现了从“减重焦虑”到“健康体态”的认知转变。

超重或肥胖人群的数量达到 9 亿,市场规模为 2000 亿元,并且从短期的减脂转变为长期的代谢管理。GLP - 1 类药物的销售额是 300 亿元,增长了 120%,然而国家药监局明确了其处方药的属性。智能化设备成为了增长的极点,华为 Watch 的体脂分析功能激活率达到 60%,薄荷健康的“AI 营养师”留存率为 75%。

线下转变为“医疗级减重”,和睦家的“代谢管理中心”运用“1+4”的团队模式,能够实现三月减重 8%,并且复胖率……< 15%;高端沉浸式服务客单价 2-5 万元,复购率 40%。行业挑战在于科学性,22% 产品存在成分超标,《体重管理服务规范》发布推动标准化,基层医疗机构将逐步开设 “肥胖门诊”,引导行业从噱头营销转向效果导向。

变革的本质在于政策、技术以及需求逻辑的重构。在传统赛道中,是在“挤泡沫”的过程中夯实创新的根基;在成熟赛道里,是在“练内功”的阶段中探索融合的路径;而在潜力赛道上,是在“抓机遇”的时候建立价值的壁垒。企业要以临床价值作为导向,像创新药那样聚焦未被满足的需求;要以用户体验作为核心,如同智慧养老回归到适老化的本质;要以合规运营作为底线,就像疗愈健康引入医疗资质。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震荡的环境中锚定增长的确定性。未来,企业若具备“政策敏感度 + 技术转化力 + 场景洞察力”,就将引领产业从“规模驱动”迈向“价值驱动”的新周期,并且会推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实现从“有”到“优”的跃升。

请参考《中国创新药物研发趋势 2024》、2023 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以及各赛道相关企业的官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20:37 , Processed in 0.5087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