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回复: 0

机器人跳舞是真的吗-跳舞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吗-跳舞机器人是谁发明的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865
发表于 2025-4-19 12: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蛇年春晚上,机器人穿着花棉袄,转着花手绢扭秧歌,把观众都看呆了。人形机器人去掉皮肤后,那浓浓的机械感与柔美的舞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网友称其为“赛博秧歌”。

机器人跳舞是否属于大材小用呢?从国产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能够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登上蛇年春晚的机器人叫“福兮”,“福兮”的谐音是“伏羲”。它和去年出圈的泰山机器狗“挑山工”是同一家公司出品的,该公司是杭州宇树科技。从公开的视频能够看到,这些机器狗能够轻松地翻山越岭,能够负重载人,甚至能够倒立、比心。

机器人扭秧歌看似简单,然而每一个动作背后都蕴含着很高的技术含量。据悉,这些机器人身上配备了高精度的 3D 激光 SLAM 自主定位与导航,还有多智能体协同规划,以及先进的组网方案和全身的 AI 运动控制。

比如,对音乐进行“听懂”。这款机器人具备 360°全景深度感知技术,其前后左右的环境能够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在算法的辅助作用下,它们能够跟上音乐的节奏,跟随音乐节拍进行行走、跳跃和扭动等动作,就好像能够“听懂”音乐一样。整套动作完成后,给观众留下了很丝滑的感觉。

比如,有转手绢这个节目。节目播出之后,很多人对机器人能够如此灵活地转手绢这件事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他们心里在想是不是在手绢上安装了绳子。据宇树科技所说,这是由于机器人腕部电机安装了创新的抛放线机构,而不是通过绳子来牵引。正是这个让外行人难以理解的名词,使得机器人转手绢能够与专业演员相媲美。

例如,动作整齐划一。舞台上有如此多的机器人,怎样确保每一个动作都能整齐划一呢?这是因为有一整套同步控制系统,借助高精度的传感器以及实时通信技术,在同一时刻把指令传送给每一台机器人。

国产机器人除了具备跳舞、搬运等功能之外,已经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场景中开始发挥作用。此前,在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以及牛年春晚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据相关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的机器人产品中大概有五成会走向国外。

在人工智能领域,统计数据表明,到 2024 年 6 月时,中国的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 6000 亿元。在低空经济、量子传感、零磁医疗装备等处于前沿的领域里,中国的科技新锐们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探索全新的天地。据数据显示,2023 年“新三样”的出口已经突破了万亿元的大关。高新技术商品的出口成为了拉动出口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



今年春运期间,铁路金华车务段与婺城区进行了联合,同时还联合了铁路公安部门,他们引入了机器人来实现智能化巡逻。图中展示的是智能机器人出现在铁路金华站的候车大厅。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近来,《黑神话:悟空》走红国外,这令世界震惊。同时,机器人“绝影 X30”也出海了。还有能跋山涉水、跳舞比心的机器人。那么,中国科技产品为何能频频在海外“圈粉”呢?笔者认为这离不开三个转变。

改革开放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模仿”与“追随”是中国在众多技术领域的“标签”。出海主要借助贴牌代工、“三来一补”等模式。并且还曾遭遇过“8 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的尴尬局面。然而如今,在诸多前沿科技领域,我们不但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而且还能够与硅谷公司“掰手腕”。中国也因此对全球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性价比”转变为“质价比”。过去,许多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凭借“性价比”闻名,把“物美价廉”展现得极为出色。如今,“低价制造”已升级为“高精尖”的技术路线,不过依然保持着价格优势。

业内人士称,从研发初期起,每一颗钉子的成本都会被考虑在内。暂且不提及那些“第一”“唯一”,在科技水准相近的情况下,价格更实惠、品质更优良、服务更优质的产品,怎么会不畅销呢?

从“独木舟”发展到“大航海”。专注于高科技与产品力的“锚”,中国企业的科技触角正全面绽放。骑着 E-bike 成为不少海外用户的日常生活习惯,在上面刷短视频也成为习惯,用交易股票期权同样成为习惯。云计算基础设施、AI 大模型等正引领中国科技深入到全球各地数智化转型的各个方面。一些由中国研发的机器人产品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会面向行业进行开源开放。这为其他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等提供了基础,让它们能够进行“再创造”,同时也给中国自身带来了优势。并且,中国自身也可以获得更大规模的训练数据集。这样的情况有利于实现互助共赢。可以预见,未来必然会迎来一个跨界融合且全方位爆发的全球科技新时代。

近日,宁波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的科普团成员携带机器人抵达宁波市江北区甬港幼儿园。他们在那里开展了机器人演示以及互动科普活动。图源:新华社





科技新锐开始在海外扬帆起航。这归根结底是由于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地强大起来。同时,中国智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变得越来越大。

然而,需要有冷静的思考在大热背后。当赞誉和期待不断涌来之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知。我们虽然在一些前沿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但是在不少关键领域,我们与世界顶尖水平依然存在差距,并且在产业化方面,还面临着一些国家筑起的越来越高的“小院高墙”。

《之江新语》里有这样的话:这就如同爬山越岭,当到达一定高度时就跨越了一个坎,接着又要面临另一个高度,要过更高的坎。科技创新不正是这样一个“一山放出一山拦”的过程吗?若想要继续攀登高峰,推动中国科技产品走向海外,我们更需要学会些什么呢?

后发也能够制人。确实,在科技发展的某些领域,我们处在后发者的位置。那么,怎样跨越这样的差距呢?创始人梁文锋觉得,真正的差距并非仅仅是一年或者两年,关键在于到底是进行原创还是进行模仿。

“凡墙皆是门”,要打开高墙上隐藏的门,创新便是这把钥匙。先发者拥有优势,然而若后发者能在创新方面下功夫,敢于去做别人不愿做、不敢做的事,就有可能做成别人做不了的事,或许还能找到一条新路,从而实现“后发制人”。

突破需要耐心。科技领域的每一次创新和突破,看似是在一夜之间达成的,实则是在无数个夜晚中沉淀下来的。同时,也是无数次失败的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突破需要耐心。要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核,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通过科技创新来切实提升生产力,从长远角度来看,最终能够培育出更多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未来产业。

科技处于风口值得追捧,默默在创新领域深耕的人们值得赞扬。《黑神话:悟空》的“取经之路”历经了六年,最终到达了灵山脚下。

长跑搭档不能缺席。科技与产业相融合是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从原理创新到实现市场化的各个阶段都蕴含着不确定性。特别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它们独立研发的有效发明专利占比超七成,然而在专利创新以及产业化方面依然面临着缺少资金、场地以及专业人才等困难。因此,需要耐心资本做好服务与支持,也需要政府服务做好服务与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有机融合。

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政府部门需完善体制机制,给予人才更多发展机会,提供更宽成长通道等,以此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例如,浙江连续推出优先落户、优惠购房、保障子女入学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并且发布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整套政策,像探索项目、经费、团队、编制等随人才流动等情况。

“路漫漫且修远,吾将去上下求索。”就如“深度求索”这个中文名所展现的那样,科技行业的创新在进行更深度的探寻之后,必定会迎来满是春色的景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21:05 , Processed in 0.2021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