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回复: 0

复字书法-书法复字图片-书法复字的写法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811
发表于 2025-4-22 05: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绎新籀古 光气垂虹”——严复书法特展今日起于故宫博物院延禧宫开始对外展出。大众对严复的印象在历史课本中是启蒙思想家、中国“西学第一人”。实际上,他的书法融合了晋唐宋明诸位大家的体格风韵。其行草楷书主要以二王、颜真卿、苏东坡为法,呈现出宽博端庄的特点。本次展览重点展出了百余件文物,其中有严复临帖、信札、批注、对联、题赠、译著等。这些文物呈现了严复先生的书法造诣。

严复故居

严复(1854 - 1921)是中国近代很卓越的启蒙思想家。在那个国难极为深重的时期,严复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凭借着非凡的见识以及勇气,他系统地把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了中国。他唤醒了一批较为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提出“信、达、雅”三字译学标准的翻译家,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并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以此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他还是积极推行改革的教育家,引进了西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大力倡导全民素质教育,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以教育来救国。他担任首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参与创办了复旦公学并兼任其校长。他还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他培养出了众多人才。

严复的译著

严复学贯中西,是我国“西学第一人”,在书法方面也很有造诣。他的书法融合了晋唐宋明诸位大家的体格风韵。他的行草楷书主要以二王、颜真卿、苏东坡为取法对象,显得宽博端庄。严复的翰墨展现出了他“绎新籀古”“推陈出新”的意态和思想境界。书法评论家评价说:严复的书法实践与他书学思想中对晋唐的推崇并不相互抵触。他一贯以颜书作为骨架,使字体结构向外拓展;以王羲之、孙过庭为血脉,笔调流畅。他还一贯神态沉静、气息安定,举止从容、姿态俊雅,始终呈现出一种极为斯文的书写状态。在当时那风云变幻、难以捉摸的历史情境之中,严复书法所展现出的这种风韵态度,就如同在浊世之中的一位翩翩佳公子一般。它让人能够想象到其主人的磊落风骨,并且让人对之充满了向往,久久不能忘怀。

福建博物院藏严复行书八言对

严复行书立轴



此次展出的严复书法作品,能展现严复与同时代人的交往状况。其中有“听水老人”陈宝箴,他是晚清维新派政治家。陈宝箴凭借其文才和韬略,被两湖总督曾国藩赏识,先后担任过浙江及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兵部侍郎、湖南巡抚。1895 年在湖南巡抚之任上,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一同推行新政。他们开办了时务学堂,设立了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等公司,还刊印了《湘学报》。此人被光绪帝称作“新政重臣”,他是清末著名的维新派骨干,也是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

陈宝箴曾引荐过严复。1880 年初,李鸿章谋划在北洋仿设练船学堂,在此期间,陈宝箴向李鸿章推荐了严复,并且赞赏他“器识闳通,天资高朗”。1894 年,陈宝箴把严复引荐给了张之洞。

严复赠陈宝箴的行书诗轴

严复写给伍光建的英文信札

展览中也展出多幅严复给家人的信札:

严复 致严君潜信札

严复书法主要得益于帖学。他对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数家都进行了极为精深的研究。在临池之余,他也会时常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他在临《兰亭序》之后曾记载:“定武真本的兰亭已经无法见到了。学者宁可选取诸、薛、冯承素以及双钩填廊中的佳作来学习,绝对不可以学习赵。临学如果快要学成,就会成为终身的弊病,不能不谨慎啊。”

严复临王羲之



严复书法墨迹中以行书居多。严复出生于清代同光年间,虽受何绍基、翁同龢些许影响,但他的书法主要是以颜真卿为底子,未曾有“馆阁”那种流行的时风。严复书法的特点如下:笔墨十分丰沛,章法妥帖且具备法度。在他的尺牍以及《天演论》的几页手稿中,均是用笔含蓄,呈现出儒雅清新的风格,线条的轻重缓急富有节奏,深深契合二王和颜书的风致。清内阁学士陈宝箴在《严君墓志铭》里说:“您在文学方面造诣很深,即便只是小诗短札也都很精美,被世人所珍视和宝贵。然而,您在战术、炮台建筑等学问方面,反而被文学所掩盖了。”

严复临褚遂良书帖

严复临颜真卿书帖

严复故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9:19 , Processed in 0.1074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