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贺来教授从三个层面阐述了日本防控 AMR 的行动及成果。一是政府层面,通过制定 AMR 行动计划的达成目标等,以改善 AMR 带来的问题;二是学会层面;三是医院及局部地区层面。1999 年开始,联合委员会由 22 个学会组成,该委员会对感控医生进行认证。通过提升医生对医院感控工作的兴趣,进而增加乐于参与管理工作的医生数量等措施,来加强对 AMR 的管理。
在医院层面,以东北大学医院为例,通过建立感控小组和感染疾病管理小组这两个部分来共同管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在局部地区层面,同样以东北大学医院为例,通过教育、病房审查、评估和干预等措施,最终避免了 AMR 在东北大学医院的爆发流行。2007 年到 2016 年期间,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逐年下降。通过良好的管理以及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MRSA 菌血症的病死率(30 天)显著降低。并且,东北大学医院在 2016 年率先达成了政府提出的医学领域行动目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